鄭黎
數化萬物,智在融合。
當前,數字經濟正沿著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治理數字化和數據價值化四大方向發展,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賦予了新動能和新活力。
重慶,長江經濟帶上游重要節點城市之一,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對長江經濟帶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是重慶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近年來匯聚了6000余家數字經濟企業,牢牢抓住了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發展機遇,為重慶提供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讓數字經濟賦能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企業云集數說未來
漫步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一幢幢樓宇聳立在山水之間。
自2018年開園以來,優美的生態環境、有力的政策機制讓這里集聚了包括云從科技、新科電子、軟通動力在內的6000余家創新型企業、獨角獸企業,工業互聯網、汽車軟件、人工智能、衛星互聯網研發應用等產業鏈條不斷壯大。
作為兩江新區乃至全市數字經濟發展的領頭羊、主力軍,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積極引入數字經濟龍頭企業,精心描繪著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藍圖。
2019年8月,華為(重慶)人工智能創新中心正式落戶。重磅“嘉賓”的入駐,為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的發展藍圖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華為(重慶)人工智能創新中心依托華為30余年ICT技術與經驗積累,發揮鯤鵬生態資源優勢,整合兩江新區現有芯片、軟件、終端、云計算等產業資源,在技術賦能、構建產業生態圈等方面下功夫,助力區域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建設,增強產業聚集效應,助力重慶數字經濟發展。”華為(重慶)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自入駐以來,華為(重慶)人工智能創新中心已面向重慶市近1600家科技企業提供人工智能云政策及技術咨詢服務,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扶持170余家本地企業“上云”。
此外,在構建產業生態圈方面,這位業內“大咖”的帶動作用也十分明顯——積極引薦多家重點人工智能生態鏈合作企業,通過AI伙伴計劃共創AI商業合作生態;整合上下游產業鏈條,吸引更多優質企業落戶兩江新區。
據統計,2021年1—11月,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新增注冊數字經濟企業857家,注冊數字經濟企業累計突破6000家;數字經濟企業合計納稅金額53.48億元,同比增長44.12%。
數字賦能驅動創新
人們常常暢想,未來的智能化生活能有多智能?
在位于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的重慶云石高科技有限公司,一套利用AI技術打造的“車駕管智能化升級解決方案”,生動地展示了“智慧科技為生活添彩”的現實場景。
在以往的車輛年檢中,車輛管理所需要將檢驗過程中采集的照片和視頻等信息傳回后臺,再一一進行人工審核,審核壓力大、效率較低、審核結果存在誤差,每輛車平均審核時間長達7—10分鐘。
如今,這一歷史或將被改寫——云石高科推出“車駕管智能化升級解決方案”,該方案集3D目標檢測、三維重建、3D多目標追蹤等技術應用于一身,賦能交通管理數字化升級。
“通過這套方案,車檢機構的后端工作人員可以準確、快速地識別車輛外觀、證件表單、工位檢測等信息,每輛車審核時間僅需7—10秒,大大提高審查效率,助力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云石高科總經理岳振亞介紹說。
自2020年9月落戶以來,云石高科不斷針對市場空白與痛點,做差異化、有技術、接地氣的智能化產品,將AI視頻圖像分析應用做精做深,不斷提高科研成果產業化水平,助推政府服務數字化治理轉型升級。
“目前,我們已在車駕管領域形成了可覆蓋全國范圍的優秀生態供應鏈,為用戶提供行業戰略性產品技術服務。”岳振亞說。
事實上,云石高科只是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構建數字經濟格局中的一個典型樣本。作為重慶的數字經濟高地,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向人們展示著數字經濟發展的蓬勃生機——
在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兩江工廠,通過對制造數據賦能,長安汽車構建起敏捷、智慧的多車型柔性生產線,下線一輛高品質汽車僅需52秒;
在重慶金康賽力斯汽車有限公司兩江智慧工廠,支持客戶個性化定制整車顏色的生產噴涂系統,切換時間僅需15秒;
在中國船舶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智能監控+大數據分析”系統,哪里適合建設風電場,幾十秒就能知曉。
未來,兩江新區將繼續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圍繞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發揮協同聯動的整體優勢,全面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
成果轉化助力發展
2021年10月23日,第80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在四川成都拉開序幕。
來自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的重慶長城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隸屬于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攜最新研發成果驚艷亮相,一臺自主研發的國產化八核臺式機賺足了人們的眼球。
站在重慶長城的展臺前,參會者仔細端詳——這臺電腦通體黑色,設計十分利落,主機、顯示器、鍵盤等位置被點綴了彩色燈光,機箱側面沿用側透設計,呈現出光影變幻的視覺效果;采用1800R曲面屏,適合人體眼球的弧面視角,支持多角度傾斜、垂直升降、左右旋轉,用戶可根據需求自行調節,體驗感絕佳。
然而,炫酷外觀只能讓人“始于顏值”,而高效性能才能真正讓用戶“陷于才華”。
“這款八核臺式機是基于PKS體系(飛騰騰銳八核處理器+麒麟操作系統+安全能力)研發的,硬件功能性能強勁,優化適配軟硬件產品1萬余款,開機時間僅需7秒,產品穩定性、易用程度及性能指數均已達到國際主流水平。”重慶長城總經理助理董鈞鈞介紹說,“最值得驕傲的是,我們此次研發的八核臺式機除顯卡外,實現了軟硬件設備全部國產化。”
“國產化”的最大意義在于信息安全,基于自主技術進行終端產品研發的真正奧義也正在于此。
時間倒回至2020年4月,重慶長城入駐產業園,一段“園區孕育企業,企業反哺社會”的佳話就此開始。
作為中國長城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重慶長城通過構建國產化軟硬件適配中心、大數據中心等平臺,助力重慶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生態發展。
另一邊,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為園區內企業提供精準高效的服務,推動產業和企業不斷做大做強做優,以實際行動護航企業發展壯大。
僅用近兩年的時間,國產化八核臺式機便橫空出世,成為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激發創新主體活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最新成果和最好證明。
除了科技成果的高效轉化,產學研合作是重慶長城的另一個“開山之作”。
2020年末,300余平方米的長城“1+X”實訓培訓室在兩江新區落成,一種全新的產學研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在重慶長城蓬勃興起。
“我們融合了中國長城‘芯—端—云—控—網—安’產品產業生態鏈和全譜系自主安全產品線優勢,從方案規劃、適配、研發、測試售后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實習培訓,做到教學同步、教考融合,為學員搭建了一條直通網信行業的就業‘快車道’。”董鈞鈞介紹。
目前,重慶長城通過創新網信人才培養方式,不斷加強與重慶大學、西南大學、重慶郵電大學等院校協同合作,一支專業技術強、業務水平高的網信人才隊伍正在逐漸成長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