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翔 丁嬌艷


近年來,畢節市大方縣奢香古鎮以黨建為引領,認真貫徹落實易地扶貧搬遷“五個體系”建設,統籌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安置區里的搬遷群眾通過自己的雙手創業就業,在城里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楊文芬、龍恩碧就是其中的代表。
2021年底,記者來到大方縣奢香古鎮采訪了楊文芬和龍恩碧。初冬的奢香古鎮雪沒山尖,確有幾分寒意,但聽了她們的人生經歷后,一股暖流涌動心間。
絕不向困難低頭
1963年,楊文芬出生于大方縣果瓦鄉蓑衣村,一家人除了種地外,僅靠父親做民族服飾維持生計,耳濡目染下,心靈手巧的楊文芬十二三歲就開始跟著父親學得有模有樣。
成年后,楊文芬嫁到同村的小河組。小河組是大方縣最邊遠的一個村民組,這里地勢偏遠、交通極為不便,孩子們上學通常要走一個多小時的山路,天不亮就要點著火把去上學。因為自然環境惡劣,即便是勤勞的人家辛辛苦苦勞作一年下來也沒有多少收入。
結婚時,楊文芬和丈夫住的是矮小的土墻房,房里沒有一件像樣的物品。有些時候到了無米下鍋的地步,她就去娘家背點糧食回來。那時候,楊文芬總是想:要是有一天能搬出大山該有多好?于是她和丈夫選擇外出打工,想去掙點錢后搬出大山,但是由于身體原因,打工所得入不敷出,夫妻倆不得不返鄉生活。
和楊文芬相似,老家在大方縣雨沖鄉金星村的“90后”彝族姑娘龍恩碧同樣身出寒門。父母不識字,靠種玉米、土豆維持一家人的生計。
龍恩碧不僅學習勤奮,干活也是一把好手。為了給父母減輕負擔,每天放學回來就上山干農活:砍柴、種包谷、割豬草、放牛,手上長滿老繭。龍恩碧從小就喜歡賺錢,有空時就上山挖藥材到集市上換錢。有一年冬天,天空下著大雪,9歲左右的她不顧嚴寒穿著破洞的鞋上山挖藥,挖了一個多月,賣了10元5角錢,第一次嘗到了靠雙手掙錢的樂趣。
高三畢業后,龍恩碧開始打工,那時候在縣城一家烤魚店當服務員,那個假期掙了1000多元錢。上大學后,寒假到廣東深圳打工,第一、二年跟人家去,第三、四年帶著同學去,加上平時在學校做兼職,就這樣靠著自己掙錢交學費完成了大學學業。
龍恩碧說,感謝曾經的那些暴風雨,自己就像墻縫里的一棵小草,暴風雨越猛烈,自己就越堅強。
“繡”出幸福生活
走進大方縣阿苗苗媽服裝加工廠,58歲的楊文芬正在一針一針地炫著她40多年來一直心愛的繡花技藝,動作依舊輕柔嫻熟。見到記者后,她樂呵呵地說:“非常感謝共產黨啊,做夢也沒有想到今天會過上這種幸福生活!”
轉機緣于2017年。那一年,村里的幫扶干部到楊文芬家走訪,告知楊文芬她家符合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可以搬到大方縣奢香古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問愿不愿意搬。聽到這個好消息,楊文芬喜極而泣,爽快地答應了。
搬遷后,楊文芬一家人的生活發生了質的飛躍—四室一廳嶄新的房子,面積120平方米,家里沙發、餐桌、電視機等一應俱全。更讓人欣喜的是扶貧干部還專門上門走訪推薦就業,楊文芬的丈夫選擇在小區里做保安,每個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而楊文芬則利用自己的傳統手工技藝制作苗族服飾、開了服裝加工廠。畢業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小兒子康華利用快手、抖音等平臺幫助宣傳、直播帶貨,產品遠銷到云南、四川、浙江、廣東等地,一家人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2020年,大方縣阿苗苗媽服裝加工廠年營業額突破70萬元,帶動當地貧困戶100余人就業,人均月收入2500元。2020年,大方縣阿苗苗媽服裝加工廠被共青團大方縣委聯合廣州市天河區扶貧辦授牌為“就業創業基地”,被廣州市天河區扶貧辦授牌為“就業扶貧車間”;2021年,被大方縣人大常委會授牌為“人大代表創業基地”,被大方縣婦女聯合會授牌為“婦女創業就業示范基地”,楊文芬榮獲“第五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稱號。
“感恩共產黨,以前在老家一年的收入還趕不上現在一個月的收入。傳承和發揚苗族刺繡文化,培養更多的‘繡娘’,帶領更多群眾尤其是安置區的搬遷群眾過上富足的生活,這是我今后的奮斗目標。”楊文芬動情地說。
圓夢路上綻芳華
在楊文芬的工廠對面,大約30米開外,有一個名叫“聚民藝”的服飾店,店內規范整潔、寬敞明亮,里面展示的各種民族服飾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接。店主就是龍恩碧,短短幾年間,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她憑著滿腔熱忱和聰明才智,把自己心愛的事業做得風生水起。
2017年,龍恩碧一家6口人和楊文芬家一樣從山里搬到城里。搬進安置區后,政府為龍恩碧提供了大顯身手的平臺。雖然她學的是地理科學專業,但從小受彝族文化熏陶,加之政府大力扶持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在古鎮內專門規劃了旅游商業街。2018年大學畢業后,龍恩碧就在旅游商業街開起了自己的民族服飾店,后來又注冊成立了貴州聚民藝文化服飾有限公司,成為了公司總經理。
2019年7月,龍恩碧參加了大方縣奢香古鎮引進的珠繡、漆器、蠟染等7個扶貧車間的技能培訓,成為手工藝品培訓師,負責教安置區里的30名留守婦女做手工,引領大家共同致富。
隨著奢香古鎮舉辦彝族篝火晚會、燈光秀、美食節等各種活動,游客逐漸增多,促進了旅游商業街產品的消費,龍恩碧的生意也越做越紅火。
因能力出眾,工作表現優秀,2020年1月,龍恩碧被評為“奢香古鎮第一屆創業之星”和“大方縣手工藝培訓講師”;5月,被畢節市廣播電視臺邀請拍攝真人勵志創業記錄片《青春? 在奮斗中綻放》;6月,在第四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暨畢節市“決戰貧困·創贏畢節”第三屆全民創業大賽大方縣選拔賽中,參賽作品榮獲一等獎;7月,在第四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暨畢節市“決戰貧困·創贏畢節”第三屆全民創業大賽決賽中,參賽作品榮獲一等獎;9月,在第四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貴州省決賽中,參賽作品榮獲優秀獎;2021年4月,被貴州省委、省政府授予“貴州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9月,被授予“貴州省最美勞動者”稱號。
無論是楊文芬,還是龍恩碧,她們都有著類似經歷,但從來不向困難低頭,反而越戰越勇,像一朵朵“鏗鏘玫瑰”嬌艷綻放,一步一個腳印實現致富夢。他們的事跡告訴人們:有夢就有方向、就有力量,只要不停追夢,就會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