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和彥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關鍵之年。開封市教體系統要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改革創新為強大動力,以促進公平為基本政策,以服務社會為基本職能,加快推進教育體育現代化,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一、學習新思想,在黨建引領示范上當先鋒
一是加強學習宣傳,夯實政治思想根基。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組織開展迎接、宣傳黨的二十大專項行動。
二是健全體制機制,打造堅強組織堡壘。穩妥推進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持續開展中小學校黨建文化“一校一品”創建工作。
三是嚴格紀律監督,全面加強從嚴治黨。緊盯違反師德師風、違規補課辦班等突出問題和校園工程、招教招生、學校食堂等重點環節和領域,做深做細做實監督工作,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教書育人環境。
二、貫徹新方針,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上當先鋒
一是深入開展黨的教育方針貫徹落實行動。各學校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作為重要任務,確保全體師生深刻理解、把握黨的教育方針的科學內涵。
二是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
三是進一步完善“五育”并舉育人體系。持續加強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開展好“學習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等主題活動。實施體育、美育、勞動教育質量提升行動。樹牢健康第一理念,健全“教會、勤練、常賽”的體育教學模式,深入開展每天兩個“大課間”活動,完善五級體育賽事制度。穩步推進中招體育考試制度改革,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啟動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光明行動。持續開展“雙帶頭、雙引領”活動,倡導社會文明新風尚,為打造“書香開封”“健康開封”作出積極貢獻。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逐步提高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配備比例。遴選一批研學社會實踐教育基地,征集一批研學精品路線和課程,打造學生社會實踐大課堂。
四是健全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做好“三寬”家長學校建設工作,實現專業化家長學校全覆蓋。在課后服務和“雙減”“五項管理”等工作中,充分發揮家庭的作用,盡力爭取家長支持,強化家校協同育人。
三、實現新跨越,在促進教育公平上當先鋒
一是持續打好“雙減”攻堅戰。建立健全校外培訓監管機構。持續推進校內提質增效和校外培訓專項治理,堅持集中整治和專項巡查相結合,堅決做好防反彈、防變異工作。探索以“雙減”深化基礎教育改革的機制,以“雙減”推動“雙提”(教學質量提升、師資水平提升)、“雙改”(教材改革、教學方法改革)、“雙考”(中考改革、高考改革)、“雙評”(教學質量評價、育人質量評價)。不斷提高課后服務質量,讓每一個學生在校內“吃飽、吃好”。加大民辦義務教育治理力度,按照要求,實施“一縣一策、一校一案”,明確路線圖和時間表,確保如期完成任務。持續開展“公參民”義務教育學校專項治理。
二是嚴格落實“公民同招”政策。鞏固義務教育“公民同招”改革成果,落實公辦民辦普通高中同步招生,著力解決民辦高中跨區域掐尖招生破壞區域教育生態問題。完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政策,切實保障隨遷子女受教育權益。
三是鞏固拓展教育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進控輟保學從動態清零轉向常態清零。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學生資助政策的有效銜接,精準落實各類資助資金。
四是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編制實施城鄉中小學布局規劃,推動城鄉中小學“兩集中”規劃建設。啟動城區普通高中外遷工程。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建設項目82個。
五是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建成全市教育專網,實現中小學固定寬帶網絡提速擴容。推動各級各類教育資源和管理平臺互通,推動“三個課堂”在中小學校的常態化按需應用,匯聚優質數字教育資源,為線上線下教育的融合發展提供資源保障。
四、實現新提升,在構建高質量發展體系上當先鋒
一是推動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實施“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持續開展小區配套幼兒園及無證幼兒園專項治理;實施學前教育普惠擴容工程,完成新建公辦幼兒園11所、改擴建公辦幼兒園23所,新增學位8770個。實施幼小銜接攻堅計劃,扭轉幼兒園“小學化”傾向。
二是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率先啟動蘭考縣、尉氏縣、鼓樓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縣創建工作,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管理能力提升工程。
三是推進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化發展。深入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實施“雙新”(新課程、新教材)課程提質、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四個工程”。
四是推動職業教育提質擴容發展。深入推進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完善產教融合辦學體制,共建職教聯盟改革試點,支持建設示范性職教聯盟。
五是推動高等教育、繼續教育高水平內涵發展。積極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
五、注入新活力,在推進教育體育綜合改革上當先鋒
一是深化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改革,逐步縮小城鄉教育差距。
二是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積極構建以科學規劃、特色發展、質量提升為核心的督導評估模式,引導學校規范辦學、內涵發展。
三是深化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出臺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意見,健全督政、督學、評估監測“三位一體”的教育督導體系。
四是穩妥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工作。
五是穩步推進招生考試制度改革。加快補齊教室、教師等短板,完善辦學、辦考條件,為啟動改革奠定基礎。
(責 編 清 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