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
在當前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和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成功舉辦的背景下,人民群眾對青少年群體的身體健康更加關心,對學校體育工作更加關注。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是堅持人民至上發展思想的生動詮釋,是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國的必由之路。辦好學校體育事業,培養一代代身心健康的青少年學生,是推動我省由人力資源大省向人才資源大省轉變的基礎性工程。
筆者在此通過回顧與思考,結合自身的工作實踐,提出強化政治統領、提高教學質量、豐富體育活動、改革評價機制、完善競賽體系、夯實基礎條件等六方面的建議,以期為廣大學校體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一、回顧與總結
毛澤東同志1917年在《新青年》上發表《體育之研究》一文,鮮明地指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蠻其體魄”。1951年秋,他在接見湖南教育界人士時,特別強調:“你們辦學校應該注意一個問題,就是要重視青年學生的體育鍛煉。我認為有志參加革命的青年,必須鍛煉身體。”
體育工作,一直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更是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大力推動學校體育改革發展。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指導性政策,特別是2020年印發的《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和《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指出學校體育是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性工程,對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和奮發向上、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實現以體育智、以體育心具有獨特功能。
河南省始終把學校體育工作擺在重要位置,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體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2007年,《河南省學校體育工作十項規定》印發,提出校長是保證學生健康成長的第一責任人。2008年至今,連續出臺實施了《河南省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學業水平考試工作實施方案》《河南省普通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十項規定》《關于印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實施意見》等多項指導性文件,不斷鞏固和完善了我省學校體育工作機制。2013年7月,河南省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提出在全省中小學統一建立每天兩個大課間體育活動制度,實施大課間陽光體育工程,積極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特別在今年,《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實施方案》印發,對當前和今后較長階段學校體育發展任務、目標和要求進一步細化,提出了更具體的要求。
二、成績與問題
一項項政策的實施,構建起全省學校體育工作的制度體系;一代代教育人接續奮斗,推動全省學校體育工作向高質量發展。河南學校體育工作近年來呈現出“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各職能部門統籌協調、各類學校落實有力、社會各方廣泛支持、千萬學生積極參與”的新格局,取得了一系列新發展、新突破。
一是體育教育教學水平全面提升,校園體育活動廣泛開展。目前,全省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開設率達到95%;各高校均做到了開齊體育課程。陽光體育活動蓬勃開展,學生體育社團作用得到良好發揮。
二是“兩個大課間”有力保障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
三是校園足球“河南現象”叫響全國。自2014年以來,我省按照“育人為本、重在普及、廣泛動員、人人參與、夯實基礎、逐步提升”的發展理念,不斷健全機制、創新管理舉措,推動全省校園足球持續保持在全國領先位次,被稱為校園足球的“河南現象”。
四是各項學校體育運動項目協同發展。目前,河南已擁有293所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50所排球特色學校、58所網球特色學校、113所冰雪特色學校、9所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奧林匹克教育示范學校,111所學校獲評省級校園武術特色學校。
五是中招體育考試改革取得新突破。從2024年起,河南省中招體育考試總分值將由目前的70分提高到100分。焦作市在校園推廣普及太極拳,并將之納入中考體育必考內容;鄭州市擬把游泳納入選考項目;商丘市將乒乓球、羽毛球和網球納入技能類考試內容。
六是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全面實施。河南已建立日常參與、體質監測和專項運動技能測試相結合的年度考查機制。
七是體育教師素質不斷提升。我省堅持每兩年舉辦一屆體育教師教學技能比賽和中小學體育與健康優質課觀摩展示活動,持續開展“體育名師送教工程”,連續開展五屆學校體育藝術“一校一品”示范校和特色校評選活動,有力提高了體育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和工作積極性。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主要指標連續下降,一些地方和學校對體育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尚未按照國家要求開足體育課時,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和校園體育活動質量有待提升。體育師資隊伍力量不足,一些農村小學體育教師匱乏。近年來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器材條件雖有所改善,但整體發展相對滯后,城鄉、地區、學校之間還存在較大差異。一些地方唯分數、唯升學率現象仍然存在,教育評價體系中體育的權重不夠……
三、更好謀劃未來
當前,隨著國家“雙減”政策的深入實施,“雙增”逐步成為發展趨勢,學校體育工作也迎來了重要發展機遇期。筆者認為,河南學校體育工作要破題發力、提質增能,必須堅持“教會、勤練、常賽”工作理念,強化關鍵抓手,推動新政策落地落實。
強化政治統領。學校應提升政治站位,把體育工作作為一項政治任務抓緊抓實。每位教育工作者特別是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理念,以配齊配強體育教師、開齊開足體育課、全面改善辦學條件為工作主線,科學決策部署,完善制度體系,確保學校體育工作的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務實有效地推進學校體育改革。
提高教學質量。要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認真落實國家課程方案和標準,打造有體能、有技能、有競賽、有興趣的“四有”體育課堂,逐步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教學模式。落實中小學健康教育的課時要求,并做好健康教育在高校的延續和深化。要充分利用課內課外時間、校內校外資源,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學會1~2項終身受益的體育技能,既強調均衡發展,又注重特長培養。
豐富體育活動。持續開展“每天兩個大課間”活動,落實每天1小時校園體育運動要求,做到“全員參與、適宜負荷、興趣引領”。倡導學生廣泛參與校外體育鍛煉,推廣家庭體育鍛煉活動。加強“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設,推廣少林武術、太極拳等具有河南特色的中華傳統體育項目,加強優秀傳統文化與體育項目的融合傳承。
改革評價機制。嚴格執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開展好抽測、復核及公示工作;推廣健康等級證書制度,建立和完善學生體質健康檔案。推動中考體育考試改革,進一步改進測試內容、方式和計分辦法,科學確定并逐步提高分值,形成激勵學生加強體育鍛煉的有效機制。改進學生體育學業成績評價機制,完善“過程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的綜合性評價體系,研制“知識、能力、行為、健康”為一體的評價指標。完善體育教師崗位評價機制,一方面,將體育教師課后訓練、競賽指導、體質測試、走教任務等計入課時工作量,在績效工資(內部)分配時給予傾斜;另一方面,對體育教師的評價由“教了多少”向“教會了多少”轉變。
完善競賽體系。面向新時代,河南必須運用好“競賽”這個有效手段,大力調動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和積極性,比如組織全省千萬學生“陽光”體育活動(小學生“曙光”、中學生“晨光”和大學生“華光”體育競賽)和“四級聯賽”(“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以及“校長杯—縣(區)長杯—市長杯—省長杯”兩個層面的四級聯賽體系),帶動校園籃球、排球、網球、冰雪、武術等項目發展;指導學生體育總會組織好全省大中小學生體育賽事活動;做好參加全國第十五屆學生運動會各項準備工作;等等。
夯實基礎條件。把體育工作經費納入學校公用經費預算,體育工作經費和公用經費保持同步增長。建設滿足體育教學、課余訓練和競賽活動需求的場地設施和專用教室,配足體育設施器材,完善體育器材補充制度。把農村學校體育設施建設納入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和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規劃。加強專兼結合的體育師資隊伍建設,研究制定聘用優秀退役運動員擔任體育教師或教練員的制度與方法,鼓勵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補充師資力量。大力開展師資培訓、“名師送教到基層”、體育教育專業大學生支教計劃,支持高等師范院校與優質中小學建立協同培訓基地。保障體育教師在職稱晉升、學術評價、崗位聘任、學習進修等方面享受應有待遇。
(作者系河南省教育廳體衛藝處二級調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