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林
(茂名市中醫院急診科,廣東茂名 525000)
急診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種臨床較為常見的急危重癥,病情險惡,其主要以嘔血、黑便、血壓下降、頭暈、心率加快等癥狀為臨床表現。現階段,內鏡診治是臨床診斷、治療急診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常采用的方法,其可在較短的時間內對患者進行止血,以盡可能地避免其病情惡化甚至死亡[1]。因急診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起病突然、病情進展快等特點,所以患者從發病至治療的時間越短,止血成功率越高,臨床病死率越低[2]。《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診治指南(2015年,南昌)》[3]推薦患者可在最佳的治療時間窗(24 h內)行止血治療,但部分患者在入院時發病時間超過了24 h,已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因此,臨床上可通過研究影響急診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內鏡診治時間延長的危險因素,并以此為依據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進而減少內鏡診治時間延長的發生,達到提高其治療效果的目的?;诖耍狙芯窟x取150例急診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茂名市中醫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急診科收治的150例急診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臨床基本資料,依據其內鏡診治時間分為對照組(≤24 h,100例)、觀察組(>24 h,50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因、入院時血清血紅蛋白(Hb)、臨床表現、有無合并癥、文化程度等臨床基礎資料詳見表1所示。茂名市中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已審定并批準實施此項研究。診斷標準:以《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診治指南(2018年,杭州)》[4]中關于急診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相關診斷標準作為參考。納入標準:①滿足上述診斷標準,且經內鏡檢查確診者;②入院后均接受內鏡下止血治療者;③伴有嘔血、黑便及血壓下降、頭暈、心率加快等癥狀者;④臨床資料完整者。排除標準:①食管胃底發生靜脈曲張者;②嚴重心、肺、肝腎等功能異常者;③血液系統疾病者;④惡性腫瘤及其他嚴重疾病者。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內鏡下止血治療。首先,建立靜脈通道,并予以常規治療(吸氧、輸血、抗休克等),使用胃鏡(生產廠家:日本Olympus 公司,器械型號:V70)觀察消化道情況(食道、胃、十二指腸等),隨后對胃內積血進行抽吸,明確出血點位置,再依據患者的病情實施針對性的止血治療。止血治療方法:①藥物注射止血。首先,對患者使用腎上腺素鹽水(1∶10 000)進行局部沖洗,以充分顯露出血點位置,于病灶黏膜下層進行注射腎上腺素鹽水,直至黏膜發白、腫脹,一般選擇4~6點,1~2 mL/處,總注射劑量<10 mL。②氬離子凝固止血。使用內鏡專用氬氣刀(山東玉華電氣有限公司,型號:APC YH300A型),于內鏡活檢孔道置入探頭導管,并將其置于出血部位上方5 mm,行止血治療,氬氣刀電場強度為5 000 V/min,氣流量為2.4 L/min,功率為100 W,1~3 s/處,病灶黝黑并止血成功后退出。③金屬鈦夾止血。首先,對患者的病灶予以充分暴露,然后以金屬鈦夾送出內鏡的前端,在出血點部位進行釋放、止血,根據出血情況也可用多枚鈦夾止血。
1.3 觀察指標 ①影響急診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內鏡診治時間延長的單因素分析。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整理,包括年齡、性別、病因、入院時血清血紅蛋白(Hb)、臨床表現、有無合并癥、文化程度等。其中血清Hb水平檢測:入院時,抽取兩組患者外周靜脈血5 mL,待其凝固后,將其置于離心裝置中(3 000 r/min,10 min)進行離心,取上清,血清Hb水平檢測使用邁瑞 Mindray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②影響急診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內鏡診治時間延長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采用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將單因素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篩選為影響急診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內鏡診治時間延長的獨立危險因素。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22.0統計軟件對所有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危險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當P<0.05時,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影響急診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內鏡診治時間延長的單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觀察組中患者入院時血清Hb≤50 g/L、有合并癥、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的患者占比均高于對照組(P<0.05),而兩組年齡、性別、病因、臨床表現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影響急診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內鏡診治時間延長的單因素分析 [例(%)]
2.2 影響急診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內鏡診治時間延長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以急診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內鏡診治時間延長為因變量,將單因素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指標作為自變量,納入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模型進行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有合并癥、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均為影響急診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內鏡診治時間延長的危險因素(P<0.05,OR=1.966、1.487),見表2。

表2 影響急診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內鏡診治時間延長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急診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指在較短時間內患者上消化道發生非靜脈曲張性出血的一種病癥,因其起病急、病情發展快,若患者未能采取及時有效的止血治療措施,隨著上消化道出血量的增多,可嚴重威脅患者的預后生存質量[5-6]。目前,急診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療主要是采取氬離子凝固止血、內鏡下藥物注射、金屬鈦夾夾閉等內鏡下止血方案,其可控制病情進展,但其治療效果受患者入院接受內鏡診治時間的影響,其時間越長,治療效果越差[7-8]。因此,本研究主要是通過明確影響急診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內鏡診治時間延長的相關危險因素,從而改善患者的預后。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入院時血清Hb≤50 g/L、有合并癥、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的患者占比均高于對照組(P<0.05),與原姍姍等[9]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分析原因可能在于:Hb可在紅細胞內運輸氧,故其水平的降低可導致機體病灶的血氧供應不足,進而使得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創面愈合延遲,導致患者的病情惡化,而內鏡診治的時間也會相應延長,因此,臨床可通過相應的治療措施升高Hb水平,進而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減輕病情[10-11]。隨著年齡的增長,部分患者易出現其他基礎疾病,且多有用藥史,而當急診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發病時,其癥狀易被掩蓋,進而延誤內鏡診治時間,因此,可通過為患者詳細講解用藥的注意事項以及不良反應,同時督促患者養成健康的日常生活方式等方法,盡量減少其基礎疾病的發生率,同時更利于患者在發病時及時入院就診[12]?;颊叩氖芙逃潭瓤捎绊懫渥晕翌A防意識,其文化程度為高中及以下,在一定程度上預示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較低,了解疾病知識的途徑較為單一,進而易使得患者的自我預防意識下降,進而延遲入院診治時間。因此,臨床可通過多途徑(線上、線下)的健康宣教為患者科普疾病知識,進而提升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增強自我預防意識,縮短入院診治時間[13-14]。此外,本研究的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有合并癥、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均為影響急診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內鏡診治時間延長的危險因素,與張華寶等[15]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患者有合并癥、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均為影響急診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內鏡診治時間延長的危險因素,因此,臨床可采取相應措施縮短急診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內鏡診治時間,提高預后效果。但本研究所選的樣本量較少,因此需進行擴大樣本量、多中心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