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華
(貴港市人民醫院麻醉科,廣西貴港 537100)
卵巢囊腫屬于常見婦科疾病,主要癥狀是不孕、月經不調等,嚴重影響了女性身體健康與生存質量。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為目前治療卵巢囊腫的重要措施,可切除惡變組織并降低惡變風險。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展和完善,該技術被應用于卵巢囊腫的治療中,明顯減少了患者的損傷,具有恢復快、出血少、并發癥發生率低等優點[1]。但手術治療仍存在一定的創傷性,且手術的麻醉期間因氣管插管、拔管刺激等使患者出現嗆咳、躁動、寒戰的可能性較大,且術后疼痛較為顯著,可導致血流動力學紊亂,降低患者蘇醒質量。對此,臨床應注意采取有效的麻醉措施減輕患者疼痛程度,保證血流動力學穩定,進而促進術后康復。舒芬太尼為強效阿片類鎮痛藥物,主要優點是起效快、心血管與呼吸系統穩定性好、持續時間長等。布托啡諾屬于阿片受體激動劑,主要用于術前鎮痛,優點為作用時間長、不良反應少等。基于此,本研究遴選12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實施對照分析,旨在評價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后鎮痛中布托啡諾+舒芬太尼的效果,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病例選取時間是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研究對象來自于貴港市人民醫院婦科診療的卵巢囊腫患者,共計120例,研究分組方式為盲選抽簽法,將患者劃分成常規組(60例)、試驗組(60例)。常規組患者年齡22~60歲,平均年齡(46.03±2.45)歲;腫瘤直徑為0.6~2.9 cm,平均直徑(1.12±0.39)cm;試驗組患者年齡20~62歲,平均年齡(46.03±2.43)歲;腫瘤直徑為0.7~2.8 cm,平均直徑(1.12±0.35)cm。兩組患者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全部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經貴港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均通過影像學檢查確診為卵巢囊腫,疾病與《婦產科學》中對于卵巢囊腫的描述相符[2];②滿足手術指征;③ASA(美國麻醉醫生協會)分級為Ⅰ-Ⅱ級[3]。排除標準:①嚴重貧血、肝腎功能不全、凝血功能異常者;②合并心腦血管疾病者;③精神與認知障礙疾病者;④手術及麻醉禁忌證者;⑤合并其他婦科疾病者;⑥長期應用麻醉或者鎮痛藥物者;⑦有吸毒史者;⑧有酒精依賴史者。
1.2 麻醉方法 全部患者均實施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治療,協助患者以膀胱截石位進行手術,全麻后在臍上1 cm建立氣腹,二氧化碳壓力控制為12 mmHg(1 mmHg=0.133 kPa),置 入 10 mm套管針后置入腹腔鏡光源透鏡,以左側中下腹部為穿刺口,應用10、5 mm套管針進行穿刺。探查卵巢囊腫位置、大小、數目,分離組織粘連并鈍性清掃囊袋,采取電凝止血。將切除的囊腫置入標本袋中,于左側中腹部穿刺部位對囊腫進行分解,取出后應用生理鹽水沖洗盆腔,拔除套管針后解除氣腹,縫合切口。
手術結束時,給予患者鎮痛負荷量:常規組患者應用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 H20054171,規格:5 mL∶250 μg)2.5 μg/kg、8 mg昂丹司瓊(福安藥業集團寧波天衡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10960148,規格:4 mL∶8 mg),藥物中加入生理鹽水至100 mL后通過電子鎮痛泵靜脈滴注。試驗組患者應用+舒芬太尼進行鎮痛,其中舒芬太尼1.25 μg/kg、布托啡諾(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020454,規格:1 mL∶1 mg)0.1 mg/kg、昂丹司瓊8 mg,加入生理鹽水至100 mL后通過電子鎮痛泵靜脈滴注。兩組患者滴注速度均為2 mL/h,最高總限量是8 mL。
1.3 觀察指標 ①鎮靜與疼痛情況。評估各組患者術后3 h、12 h、24 h的鎮靜與疼痛情況采取VAS(視覺模擬評分法)分析,分值范圍是0~10分,評分與疼痛程度呈正比[4]。鎮靜效果采取Ramassy(鎮靜評分法)分析:1表示清醒,患者有煩躁、焦慮、不安;2表示清醒,患者安靜,定向力良好;3表示清醒,對于命令有反應;4表示睡眠,對于強聲刺激有反應;5表示睡眠,對于強聲刺激反應遲鈍,6表示睡眠,呼喚無反應,2~4分為鎮靜滿意,5~6分為鎮靜過度[5]。②血流動力學情況。記錄兩組患者術后3 h、12 h的血流動力學情況,主要是MAP(平均動脈壓)、HR(心率)、RR(呼吸頻率),應用心電圖(江蘇蓋睿健康科技有限公司;GWE10)進行監護。③應激反應指標。比較各組患者術前及術后12 h的應激反應指標,對比指標為皮質醇(COR)、腎上腺素(EPI)、去甲腎上腺素(NE)、β-內啡肽,抽取患者8 mL外周靜脈血進行測定,通過3 000 r/min離心處理10 min,以電化學發光法測定COR、NE、EPI,以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β-內啡肽。④不良反應情況。對比組間不良反應發生率,包括嘔吐、惡心、頭暈。不良反應發生率=不良反應發生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研究涉及數據以SPSS 23.0分析,計數資料表達方式為(±s ),實施t檢驗;計量資料表達方式為[例(%)],實施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意義。
2.1 兩組患者鎮靜與疼痛情況分析 試驗組患者的3 h、12 h、24 h的VAS、Ramassy評分均明顯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鎮靜與疼痛情況分析(分, ±s )

表1 兩組患者鎮靜與疼痛情況分析(分, ±s )
VAS:疼痛視覺模擬評分;Ramassy:鎮靜評分。
組別 例數 VAS Ramassy術后3 h 術后12 h 術后24 h 術后3 h 術后12 h 術后24 h試驗組 60 2.18±0.37 2.56±0.29 2.01±0.25 2.27±0.35 2.15±0.28 2.09±0.31常規組 60 2.39±0.32 2.71±0.32 2.60±0.28 2.51±0.34 2.35±0.29 2.35±0.37 t值 3.325 2.680 12.175 3.809 3.843 4.172 P值 0.001 0.008 0.000 0.000 0.000 0.000
2.2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情況分析 試驗組患者術后3 h、12 h的MAP、HR、RR均明顯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情況分析( ±s )

表2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情況分析( ±s )
注:1 mmHg=0.133 kPa。MAP:平均動脈壓;HR:心率;RR:呼吸。
組別 例數 MAP(mmHg) HR(次/min) RR(次/min)術后3 h 術后12 h 術后3 h 術后12 h 術后3 h 術后12 h試驗組 60 82.99±7.68 83.28±10.27 106.57±3.78 109.26±3.27 28.15±3.09 27.16±3.61常規組 60 76.26±7.82 78.25±10.05 108.26±3.27 106.62±3.19 26.28±3.18 25.42±3.67 t值 2.636 2.711 2.619 4.476 3.266 2.618 P值 0.009 0.007 0.010 0.000 0.001 0.010
2.3 兩組患者應激反應指標分析 術后12 h試驗組與常規組患者COR、EPI、NE、β-內啡肽水平均較術前有所升高,但試驗組患者較常規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應激反應指標分析( ±s )

表3 兩組患者應激反應指標分析( ±s )
注:相比本組術前,*P<0.05。COR:皮質醇;EPI:腎上腺素;NE:去甲腎上腺素。
組別 例數 COR(μg/L) EPI(ng/L) NE(ng/L) β-內啡肽(μg/L)術前 術后12 h 術前 術后12 h 術前 術后12 h 術前 術后12 h試驗組 60 225.15±20.38313.28±40.51* 15.27±3.17 26.58±4.98* 243.26±28.16 310.28±34.52* 25.48±5.27 37.68±8.57*常規組 60 225.36±19.76341.26±42.63* 15.62±3.25 30.19±4.27* 243.62±28.64 335.47±33.86* 25.73±5.19 41.35±8.05*t值 0.057 3.685 0.597 4.626 0.069 4.035 0.261 2.417 P值 0.954 0.000 0.551 0.000 0.944 0.000 0.793 0.017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試驗組患者術后發生1例嘔吐、1例惡心,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是3.33%;常規組患者術后發生2例頭暈,3例嘔吐,3例惡心,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是13.33%。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27,P=0.047)。
卵巢囊腫是常見的女性生殖器官腫瘤,疾病形態、性質的類型較多,常見情況為囊性。導致卵巢囊腫的原因較多,包括遺傳、內分泌、生活方式及環境因素等,疾病嚴重影響了女性生活質量,早期治療對改善預后具有顯著效果。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的優點較為顯著,可減少出血量、縮小手術切口,同時還可在腹腔鏡下完成精細操作,可避免損傷周圍組織,故術后并發癥風險較低,患者恢復較為理想。但是手術操作存在創傷性,術后可導致患者出現難以忍受的疼痛,嚴重時產生不良反應,所以術后還應實施有效的鎮痛措施[6]。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術后12、24 h的VAS評分,術后12、24 h的Ramassy評分,均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結果說明在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后的鎮痛中應用布托啡諾聯合舒芬太尼的效果優于單一使用舒芬太尼,可提高鎮痛及鎮靜效果,能夠獲取較為理想的用藥效果。布托啡諾為新型人工合成的阿片受體激動拮抗劑,對于μ、δ、κ3具有較高的親和力,主要是興奮κ受體,對于μ受體具有激動、拮抗效果,故嘔吐、惡心、皮膚瘙癢等不良反應較小,且藥物對于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較小[7]。舒芬太尼屬于阿片類受體藥物,具有較強的脂溶性及鎮痛效果,藥物鎮痛效力為芬太尼的5~10倍,具有效應強、起效快、鎮痛時間長、藥物依賴性小等優點,聯合應用布托啡諾后,可發揮更為有效的鎮痛及鎮靜效果[8]。
試驗組患者術后12 h的MAP、HR、RR水平均明顯高于常規組,COR、EPI、NE、β-內啡肽水平均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表示布托啡諾聯合舒芬太尼可穩定血流動力學指標,對術后恢復具有一定促進效果[9]。研究表明,造成圍手術期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應激反應,EPI、COR、NE、β-內啡肽均是反應機體應激反應狀態的標志物,機體發生應激反應后,COR、EPI、NE均可大量合成,β-內啡肽也隨之釋放β-內啡肽為腦垂體釋放且具有類似嗎啡作用的肽類,可拮抗疼痛感[10]。本研究中試驗組患者的應激反應指標較低,表示聯合使用布托啡諾與舒芬太尼,可進一步減輕手術造成的應激反應,與楊晨等[11]研究相似。此外,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僅為3.33%,明顯低于常規組的13.33%(P<0.05),進一步證實了布托啡諾聯合舒芬太尼的安全性。上述結果說明在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后的鎮痛中,布托啡諾+舒芬太尼通過阿片受體作用,可獲取理想的麻醉效果,有利于維持患者術中心率、血壓的穩定,同時還可緩解術后疼痛,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
綜上所述,在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后的鎮痛中應用布托啡諾聯合舒芬太尼具有較為理想的效果,可顯著鎮靜和鎮痛,同時還可維持血流動力學穩定,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