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蘭 ,劉 芳
(湛江市霞山區(qū)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廣東湛江 524002)
新生兒肺炎發(fā)病原因為在分娩過程中,新生兒吸入羊水、乳汁或胎糞等,引發(fā)肺部炎癥反應,該疾病的臨床特點為吐泡沫伴氣促或伴咳嗽、高熱等癥狀[1]。鹽酸氨溴索屬于黏液溶解劑,其作用是降低黏液分泌含量,使痰液黏度下降,進而提高支氣管運動頻率,最終使患者咳出痰液,排出氣道內粘稠的分泌物[2]。布地奈德屬于吸入性非甾體類糖類皮質激素,能夠抑制氣道炎癥反應和松弛平滑肌,具有起效快、用藥劑量小的優(yōu)勢。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鹽酸氨溴索靜脈滴注聯(lián)合霧化吸入治療新生兒肺炎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湛江市霞山區(qū)婦幼保健院收治的73例新生兒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研究。根據(jù)治療方法將其分為單一組(36例)和聯(lián)合組(37例)。單一組中男性患兒20例,女性患兒16例;日齡16~25 d,平均日齡(20.55±2.71)d;病程3~6 d,平均病程(4.22±1.13)d;體質量2~4 kg,平均體質量(3.05±0.27)kg;肺炎類型:11例吸入性肺炎,25例感染性肺炎。聯(lián)合組中男性患兒22例,女性患兒15例;日齡17~23 d,平均日齡(19.79±2.55)d;病程3~6 d,平均病程(4.35±1.01)d;體質量2~4 kg,平均體質量(3.08±0.24)kg;肺炎類型:13例吸入性肺炎,24例感染性肺炎。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jīng)湛江市霞山區(qū)婦幼保健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符合《兒科學》[3]中關于新生兒肺炎標準;②通過影像學、病理學等檢查確診;③存在呼吸困難、氣道阻塞狀況;④屬于多肺葉浸潤;⑤臨床資料完整的患兒。排除標準:①對本次所用藥物不耐受,且存在器官感染疾病的患兒;②存在重要器官先天畸形的患兒;③存在先天性的營養(yǎng)代謝和內分泌功能障礙的患兒;④存在免疫力缺陷的患兒;⑤有抗LgA抗體的選擇性IgA缺乏患兒。
1.2 治療方法 單一組患兒采用鹽酸氨溴索治療,方法如下:選用鹽酸氨溴索注射液(西安漢豐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163341,規(guī)格:2 mL∶15 mg),將7.5 mg的鹽酸氨溴注射液與100 mL的0.9%氯化鈉注射液融合稀釋,稀釋后進行靜脈滴注,2次/d。聯(lián)合組患兒在單一組的基礎上添加布地奈德治療,方法如下:采用布地奈德混懸液(深圳太太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03343,規(guī)格:2 mL∶0.5 mg),治療方式為霧化吸入,2次/d,1 mg/次。兩組患兒均治療10 d。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氣指標。血氣指標包括:二氧化碳分壓(PaCO2)、氧分壓(PaO2)。②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炎癥指標。炎癥指標包括: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及白細胞介素-10(IL-10)。③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血清白三烯(LTB4)、降鈣素原(PCT)水平。④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肌酶指標。心肌酶指標包括:乳酸脫氫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上述指標均于治療前、治療10 d后清晨收集患兒空腹靜脈血5 mL測量患者,以轉速3 000 r/min離心10 min,得到血清。檢測方法:血氣指標采用血氣分析儀(上海涵飛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型號:MB-3000)進行檢 測; 血 清 CRP、IL-2、IL-6、IL-10、LTB4及PCT水平使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LDH、CK和CK-MB水平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深圳邁瑞生物醫(y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型號:BS-600)進行檢測。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完成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 )表示,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氣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PaCO2、PaO2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PaCO2均降低,且聯(lián)合組低于單一組;兩組患者的PaO2均升高,且聯(lián)合組高于單一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氣指標比較(kPa, ±s )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PaCO2:二氧化碳分壓;PaO2:氧分壓。
組別 例數(shù) PaCO2 PaO2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聯(lián)合組 37 7.22±1.42 4.33±0.61* 8.04±1.55 13.72±2.33*單一組 36 7.04±1.26 5.69±0.90* 8.15±1.62 11.22±1.86*t值 0.236 2.552 0.113 2.203 P值 0.175 0.036 0.213 0.045
2.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炎癥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IL-6、CRP、IL-10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IL-6、CRP、IL-10均降低,且聯(lián)合組均低于單一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炎癥指標比較( ±s )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炎癥指標比較( ±s )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IL-2:白細胞介素-2;IL-6:白細胞介素-6;IL-10:白細胞介素-10;CRP:C反應蛋白。
組別 例數(shù) IL-6(ng/L) IL-10(ng/L) CRP(mg/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聯(lián)合組 37 274.26±33.52 74.26±11.03* 20.69±4.36 4.07±1.17* 46.28±7.38 3.37±0.52*單一組 36 254.37±40.43 99.62±20.68* 20.74±5.34 8.77±3.58* 45.25±10.09 9.17±2.53*t值 0.826 2.081 0.016 2.239 0.172 3.918 P值 0.153 0.035 0.237 0.031 0.067 0.002
2.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LTB4、PCT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LTB4、PCT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LTB4、PCT均降低,且聯(lián)合組低于單一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LTB4、PCT水平比較( ±s )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LTB4、PCT水平比較( ±s )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LTB4:血清白三烯;PCT:降鈣素原。
組別 例數(shù) LTB4(μg/L) PCT(n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聯(lián)合組 37 4.26±0.60 1.94±0.21* 5.13±1.21 0.95±0.10*單一組 36 4.19±0.56 2.90±0.30* 5.04±1.05 3.15±0.81*t值 0.207 5.400 0.141 4.645 P值 0.323 0.001 0.204 0.003
2.4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心肌酶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LDH、CK和CK-MB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LDH、CK和CK-MB水平均降低,且聯(lián)合組均低于單一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心肌酶指標比較(U/L)
新生兒發(fā)生肺炎后,會導致呼吸道分泌物排出艱難,引發(fā)咳嗽,但痰液積留不會隨著咳嗽而排出,易造成氣道阻塞,從而出現(xiàn)肺泡萎縮的現(xiàn)象,不利于患兒病情恢復[4]。因此,維持呼吸通暢、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是治療新生兒肺炎的關鍵。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兒的PaCO2均降低,且聯(lián)合組低于單一組;兩組患兒的PaO2均升高,且聯(lián)合組高于單一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采用鹽酸氨溴索靜脈滴注聯(lián)合霧化吸入治療新生兒肺炎,能夠調節(jié)患兒血氣指標,促進患兒肺功能的恢復。分析原因如下:鹽酸氨溴索屬于臨床中常用的祛痰藥物,可以促使Ⅱ型肺泡細胞發(fā)育,增加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合成與分泌,從而預防肺不張與肺萎縮。布地奈德屬于非甾體類糖皮質激素,可以和皮質醇受體結合。采用霧化吸入布地奈德的方式,可以增加患兒對藥物的吸收面積,使藥物均勻、快速、有效地進入患兒肺部。兩者聯(lián)用對肺泡及其表面活性物質具有刺激作用,緩解肺泡萎縮癥狀,改善患兒肺泡功能,調整患兒通氣平衡,提高通透性,增加肺泡彌散面積,從而提高PaO2水平;同時兩者聯(lián)用可以增加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形成,提高肺通氣功能,最終降低PaCO2水平[5]。此次研究中,治療后,兩組患者IL-6、CRP、IL-10均降低,且聯(lián)合組均低于單一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采用鹽酸氨溴索靜脈滴注聯(lián)合霧化吸入治療新生兒肺炎,能夠減輕患兒的炎癥反應,降低促炎因子的水平。分析原因,可能是:采用鹽酸氨溴索靜脈滴注可以改善患兒因肺炎引發(fā)的肺泡萎縮和肺不張癥狀,同時可以恢復纖毛功能,提高纖毛擺動的頻率,提升呼吸道自凈的能力;布地奈德霧化吸入可以讓該藥物在患兒肺內沉積,抑制炎性因子水平,從而減輕水腫,改變患兒呼吸困難癥狀[6]。兩者聯(lián)合使用,有利于促使患兒排痰,以此降低患兒肺部炎性物質水平,最終促使患兒病情恢復。
本次研究中,治療后,兩組患兒LTB4、PCT均降低,且聯(lián)合組低于單一組。結果顯示,采用鹽酸氨溴索靜脈滴注聯(lián)合霧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療新生兒肺炎,能夠降低血清LTB4、PCT水平,促進患兒恢復。分析原因如下:PCT屬于反映新生兒患上肺炎的重要指標,可以抵抗炎性因子、調整因子細胞,PCT水平與患兒感染程度成正比。鹽酸氨溴索靜脈滴注聯(lián)合布地奈德霧化吸入可以控制Caspase-3蛋白、Bcl-2及Bcl-2相關X蛋白,從而抑制炎性因子,發(fā)揮抗炎及抗細胞凋亡的作用;同時,兩者聯(lián)合使用還可以調節(jié)患兒免疫力,增強其體質,進而促進患兒病情康復,最終促使血清LTB4、PCT水平降低,保護患兒肺功能[7]。新生兒肺炎患兒肺泡內存在的炎性滲出物,會減少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增大肺泡彌散距離,延長彌散時間,降低肺通透性,從而出現(xiàn)微型肺不張的情況,導致通氣和灌注比例失調,對肺泡通氣與換氣的功能造成影響。在本次研究中,治療后,兩組患兒LDH、CK和CK-MB水平均降低,且聯(lián)合組均低于單一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顯示,采用采用鹽酸氨溴索靜脈滴注聯(lián)合霧化吸入治療新生兒肺炎能夠減輕患兒心肌損傷。分析原因如下:鹽酸氨溴索對漿液和黏液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能夠調節(jié)痰液黏度,以此促進提高呼吸道自凈能力,痰液排出,保證呼吸道通暢,改善患兒肺功能,修復其心肌缺氧性損傷。采用布地奈德霧化吸入的方式,可以讓藥物直接到達肺泡,并附著在血管內皮細胞中,有利于將溶酶體膜的穩(wěn)定性提升,加強肥大細胞功能,使溶酶體酶和脫顆粒的釋放含量減少,以此提高患兒免疫能力,抑制炎性滲出,對動脈血氣進行調節(jié),從而減少心肌組織炎性反應[8]。因此,鹽酸氨溴索靜脈滴注聯(lián)合霧化吸入治療新生兒肺炎可發(fā)揮雙重作用,可以控制炎性細胞出現(xiàn),致使細胞功能細胞改變,以此減少心肌損傷,降低LDH、CK和CK-MB水平。
綜上所述,采用鹽酸氨溴索聯(lián)合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新生兒肺炎可調節(jié)血氣指標,減輕炎癥反應,降低血清LTB4、PCT水平,改善患兒心肌損傷,促進患兒病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