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友 姜力


“租得起又住得好,重慶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了群眾。”1月27日上午,在九龍坡區渝州路街道嘛嘛公寓歇臺子店,說起拎包入住的便捷,23歲的胡家馨不由自主地發出感嘆,“政府在地理位置如此優越的地方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真是服務到家了。”
原來,政府提供給中低收入群體的保障房以公租房為主。如今,品質好、租金低,“門檻”只要是無房戶均可申請承租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已成為重慶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的新市民和青年人迎來新生活的新選擇。
申請、看房、簽約,最快30分鐘
“以前,自己在其他地方租房住,房屋出現問題告訴房東后,很久都沒人上門解決。”讓胡家馨覺得省心的是,嘛嘛公寓不但有管家24小時在線服務,報修速度快,而且公寓里的洗衣機、電磁爐、冰箱等家電也一應俱全。
而在租金方面,嘛嘛公寓相比同類型房屋,便宜了一到兩成。
緊鄰軌道1號線石油路站的嘛嘛公寓歇臺子店,周邊商超、交通、公園配套齊全。公寓共有50多套房間,戶型以一室一廳為主,面積在25至36平方米之間,房間設計以輕工業風為主。
除了歇臺子店,嘛嘛公寓還有白馬凼店和陳家坪店。而類似于嘛嘛公寓這樣經濟實惠的保障性租賃住房,九龍坡區還有不少,包括城西家園人才公寓、九龍西苑人才公寓、九龍意庫壹間公寓等。
在石橋鋪商圈的核心地帶,一棟舊倉庫樓搖身一變成為九龍意庫壹間公寓。這里不僅為周邊的文創園區、餐飲、公共服務行業的基層奮斗者們提供了住宿,也用豐富的配套讓承租人真正實現安居、樂居、宜居。
“我是第一個入住壹間公寓的租客。”來自廣東的邵京于2021年1月1日成為壹間公寓的首位承租人。
2020年,邵京來到重慶創業,經營一家粵式餐廳。來到重慶這座陌生的城市,租房是他首先要解決的事情,“為了找房,沒少找中介,不是價格太高,就是條件較差。”
2020年9月,九龍意庫開園,邵京的餐廳同時入駐其中。同年12月25日,九龍意庫在九龍坡區政府的支持下,推出了以“藝術港灣+現代生活”模式,打造多元化人文藝術主題綜合性保障房居住社區的項目。
“我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實地查看了公寓房間。”邵京聽說后第一時間提交了租房申請,“這里緊挨著餐廳,而且交通方便,離軌道1號線的站點最遠不超過900米。”
讓邵京意想不到的是,申請后的第三天他就搬進了新家,因為他是首位承租人,在相關手續審批上稍微耽誤了一下,不然會更快。而之后的租房者,從申請、看房到簽約,最快30分鐘就能搞定。
補助資金讓公寓性價比更高
事實上,不管是嘛嘛公寓、壹間公寓,還是九龍坡區的其他保障性租賃住房,各種設施設備均應有盡有。
其中,壹間公寓會客區、健身區、書吧等活動空間,可以提供休閑娛樂及生活服務,房間還配有家具家電、智能門鎖。此外,工作人員24小時值守,監控設施齊備,租客完全不用擔心安全問題。
據了解,壹間公寓戶均面積41.2平方米,租金在1300元至1800元區間。
位于中心城區寸土寸金的核心商圈,在租戶口碑中“裝修有檔次、服務有保障”的壹間公寓,租金卻低于市場價,這還得從公寓的前身“舊倉庫樓”說起。
2019年,該樓面臨消防升級改造,在九龍坡區政府的支持下,招商局地產(重慶)花園城有限公司聯合業主方重慶外運儲運有限公司,將原倉庫及辦公樓升級,打造成文化創意產業園——九龍意庫。公寓作為九龍意庫配套項目,引入了專業房產租賃服務運營商“壹間公寓”連鎖品牌。
“公寓有房間191間,建筑面積7870平方米,整體改造及精裝修費用2000萬元左右。”公寓店長姜政宇介紹,按相關政策,該公寓項目通過申請補助資金,加上改造舊房比新建費用更低,實現公寓性價比更高。
這正是九龍坡區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工作的主要思路:以盤活存量提質改造為主,以供地新建為輔,充分利用中央財政資金和市級配套資金,通過大幅增加小戶型、低租金、高品質房源,有效化解新市民、青年人階段性住房困難,讓他們在城市里留得下,住得體面。
不僅如此,九龍坡區還圍繞產城融合人才配套需求,支持重慶鋁產業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利用西彭“城西家園”存量房屋資源,高標準打造“西部(重慶)科學城九龍坡片區人才公寓”。
“一點四區”緩解租房難、租房貴
據九龍坡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住房保障科科長周先衛介紹,2021年九龍坡區共新建租賃住房1867套、改建租賃房源3327套、盤活存量租賃住房11321套,有效緩解了新市民、青年人住房之憂。
其實,九龍坡區的探索只是重慶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重慶按下了構建“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體系“加速鍵”。國務院出臺保障性租賃住房政策文件后,重慶制定《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意見》,從土地支持、簡化審批、財政資金支持、金融支持、執行民用水電氣價格、稅費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以有效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
2022年1月17日,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問題”。
“我們把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作為‘十四五’期間住房建設的重點任務,推動出政策、定目標、建機制、推項目、籌房源、搭平臺,著力補齊租賃住房發展短板、培育專業化規模化租賃企業、完善住房保障體系、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重慶按照盤活存量為主、適當新建為輔的思路,重點在“一點四區”,即軌道站點、商業商務區、產業園區、校區和院區(醫院)周邊,結合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緩解新市民、青年人租房難、租房貴的問題。
“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將由政府給予政策支持,充分調動市場主體積極性。”該負責人說道,“十四五”期間重慶計劃籌集40萬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目前,已落實4.9萬套(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