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幼飛


云端之眼走紅網絡、沉浸式“重慶1949大劇院”驚艷亮相……近年來,一連串獨具特色的新場景、新地標、新業態不斷在重慶涌現,刷新著消費者對重慶的認識。
2021年,這座年輕的直轄市更是斬獲佳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3967.7億元,同比增長18.5%,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6個百分點,在全國各省份中排名第三。
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散發、消費總體偏弱和投資低于預期等困難情況下,能取得如此成績,源于重慶以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為引領,以提振消費穩定經濟增長為目標,多措并舉推動消費擴容提質,力促全市消費市場持續回穩向好。
豐富消費場景,實現錯位發展
2月1日,虎年春節第一天,重慶十八梯傳統風貌區游人如織。
成千上萬盞造型各異、充滿中國風的花燈,賦予了這里濃厚的年味。游客們在蒙蒙細雨中感受著山城的浪漫,在大街小巷里體驗傳統民俗文化的韻味。
來自甘肅的游客馬健不禁感嘆:“重慶真是太美了!”
這是十八梯重新修繕開街后迎來的第一個春節。作為重慶母城上下半城的連接紐帶,十八梯曾由繁華到落寞。如今,十八梯再現重慶當年的老街巷、老味道,成為節日消費的新熱點。
火熱消費市場的背后,是消費載體的推陳出新。
近年來,重慶統籌推進長江和嘉陵江“兩江四岸”整體提升、中央商務區提檔升級、寸灘國際新城高標準建設,著力打造國際消費核心承載區;大力推進商圈、步行街改造提升,解放碑—朝天門、觀音橋商圈著力集聚國際消費資源,亮出提質擴容新版圖,加快建設世界知名商圈。
聚焦“城市觀景、山水體驗”,重慶大力發展以觀光旅游、休閑娛樂為主的“江岸經濟”“云端經濟”,推出來福士“水平摩天輪”、WFC會仙樓觀景臺、國金中心云端會所等“城市之巔”多元化消費地標。
突出“山城文化、渝味風潮”,重慶改造提升磁器口、洪崖洞、彈子石老街等街區,塑造富有巴渝文化底蘊的特色消費場景。
圍繞“多元融合、時尚引領”,重慶建成薈萃“兩江四岸”璀璨夜景的長嘉匯購物公園、全國首個室內森林沉浸式體驗的光環購物公園、全國首個TOD項目的金沙天街等新地標、新場景,消費吸引力進一步增強。
深挖“后街支巷、人文歷史”,重慶延續街區和老舊廠房的建筑風格和文化脈絡,精雕細琢,塑造富有山城記憶和巴渝特色的“后街支巷”特色消費場景,相繼建成鵝嶺二廠、戴家巷、北倉文創街區等一批特色文化街區,增添了“巴渝新消費”獨特魅力,提升了“山水城市”美譽度。
做靚特色經濟,打造“不夜之城”
凌晨的江北區九街,依舊燈光璀璨,人聲鼎沸。
不久前,“2021年中國城市夜經濟影響力十強城市”榜單發布,重慶榮登榜首。九街正是游客打卡重慶夜生活的必選地,是重慶夜經濟的代名詞之一。
九街分東區、西區和九街廣場3個區域。
東區于2009年最先開街,引進了餐飲、零售等多種業態。但彼時的九街更像是餐飲一條街,和重慶市內其他傳統商圈大同小異。直到2012年西區開街,商業運營團隊才提出“不夜九街”的概念,將目標消費群體鎖定為時尚、新潮的年輕人。
至此,九街迎來發展蝶變。
“圍繞夜間經濟,九街引進了一批最潮、最新的餐飲娛樂業態。”九街商業運營總監邱月朗稱。
2017年,江北區對九街進行擴容升級。
在江北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下,商業運營團隊一方面對硬件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將室內燈效延展至九街街面,擺放互動性強的雕塑;另一方面,將娛樂業態升級,不斷引進全國性娛樂品牌,探索新鮮娛樂形態等。
如今,這里已成為重慶市商務委員會批準的首批市級特色夜市商業街區。
九街的蝶變,只是重慶搶抓夜經濟發展機遇的縮影。
2020年,市商務委聯合市公安局等10部門發布《關于加快夜間經濟發展促進消費增長的意見》,就夜間經濟規劃布局、場景建設、業態培育、品牌打造和創新升級進行部署。
2021年,市商務委出臺《重慶夜間經濟市級示范區建設規范(試行)》,著力培育“夜味、夜養、夜賞、夜玩、夜購”“五夜”生活業態。與此同時,重慶還升級打造了2021不夜重慶生活節,開展了150余場主題配套活動。活動期間,全市累計實現銷售額121億元,帶動商家銷售額增長28%以上。
運用活動造勢,助力品牌發展
不論是純手工制作的城口臘肉,還是汁多爽口的奉節臍橙,只需要通過“2022愛尚重慶·網上年貨節”,便可一網打盡。
“本次網上年貨節將遴選、推介重慶特色網上年貨,通過聯動電商平臺,開設重慶年貨促銷專區。”市商務委電子商務和信息化處副處長陳梁稱。
舉行“2022愛尚重慶·網上年貨節”,只是重慶打造“愛尚重慶”消費品牌的活動之一。
2021年,市商務委聯合有關部門,結合本地消費特點,以“愛尚重慶·渝悅消費”為主題,把握四季消費熱點,組織開展了聯動全域、聯通全行業的消費促進活動。
數據顯示,2021年,重慶共統籌舉辦了第六屆重慶文化旅游惠民消費季、第十三屆中國(重慶)火鍋美食文化節等近700場主題活動,以及重慶國潮咖啡文化節、“愛尚九龍坡·潮享新商圈”賞新季等1000余場特色促銷活動,營造了全民“樂”享消費、“惠”享消費的濃厚氛圍,促進了市場回暖和消費回補。
此外,這一年,重慶還發揮汽車、家電等大宗商品消費頂梁柱作用,聯動有關區縣,發動汽車、家電等重點企業和相關行業協會舉辦“愛尚重慶”汽車消費展、汽車消費節、汽車下鄉及家電以舊換新等促銷活動,有力提振了大宗商品消費。
據統計,2021年,全市限額以上汽車類單位商品零售額達1188.9億元,同比增長13%;家電銷售額達309.5億元,同比增長17.4%。
經過一年多的培育打造,“愛尚重慶”已經成為消費者心中值得信賴的消費品牌。
注重數字賦能,引領智慧消費
最近,家住南岸區的市民張敏驚奇地發現,位于家附近的“佰年供銷”智慧化農貿市場變了。
經過一系列改造升級,市場變得干凈明亮,墻上掛著一塊電子顯示屏,滾動顯示著整個市場各類菜品的單價、銷售量等實時數據;每個攤位都有自己的電子屏,上面不僅有移動支付二維碼,還有為商家點贊評星級的二維碼。
“不會缺斤少兩,你看見小票上的二維碼沒?掃一掃,什么都清楚了。”似乎是怕張敏不放心,水果攤販田女士舉著小票貼心地說,“不僅如此,還可以掃碼查看水果產地等信息。”
這樣的智慧化市場,正陸續出現在重慶市民身邊。
2021年,為激活消費新模式、新需求,重慶積極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不斷培育數字經濟新優勢:
營造數字消費新場景。建設智慧商圈10個,試點建設智慧菜場30個。推進實體零售創新轉型、商品市場轉型升級行動,引導、支持重慶百貨、雙福國際農貿城等商貿企業加快數字化、智慧化轉型。壯大“互聯網+社會服務”消費業態,發展網上商場(店)、網上超市、網上餐廳等業態。
培育數字消費新模式。實施電商直播帶貨專項工程,組織100余場線上促銷和直播帶貨活動。促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探索“寄遞+電商+農特產品+農戶”等發展模式,全市建制村快遞服務覆蓋率超85%。
打造數字消費新平臺。推進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創建,武隆區、開州區、萬州區、巫山縣獲評“2021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區縣”,累計建成直播電商基地34個。2021年,全市農村網絡零售額達317.72億元,同比增長30.58%。
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重慶將以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為牽引,抓牢消費升級重點、破解消費升級難點,推動形成供需互促、產銷并進的良性循環,促進消費與產業雙升級。
【札記】
春節期間,記者以游客身份來到十八梯傳統風貌區、重慶佛羅倫薩小鎮等地,只見人頭攢動,游客消費熱情頗為高漲。重慶市商務委發布的消息顯示,2022年春節假期,重慶市主要商圈和重點監測商貿企業實現零售額299.5億元,同比增長9.3%。
不過,在消費回暖的背后,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在世紀疫情沖擊下,和全國一樣,重慶仍會面臨需求收縮的壓力。
明者防禍于未萌,智者圖患于將來。在政策措施上,重慶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及時出臺有利于穩定經濟發展、激發活力動力的積極舉措,有效擴大需求,提振消費信心。在提升居民消費能力上,重慶不斷優化居民消費的財稅支持、收入增長、服務功能提升等“軟環境”,讓老百姓消費更有底氣;適時有序推出新能源汽車促銷、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等促消費活動,進一步挖掘鄉村消費潛力。此外,重慶還以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為契機,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大力拓展“云端經濟”、夜經濟、社交電商等新消費、新場景。
一系列舉措,讓人信心倍增。我們也堅信,只要保持戰略定力、切實做好各項工作,重慶一定能化解需求收縮的壓力,全力穩定經濟基本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