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余方 葉俊怡


2021年底,重慶市奧體中心公布了年度關鍵詞。
笑容。118名參賽選手將笑容留在了第八屆奧體游泳等級達標賽上,3000名跑友將笑容定格在第四屆奧體夜跑活動中,900萬群眾將笑容融入日常的每一次鍛煉里。
升級。2021年,重慶奧體中心完成游泳跳水館、體育場、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等10余項場地設施的升級改造,為群眾打造了更加舒適的健身環境。
大賽。2021年全國田徑錦標賽暨全運會資格賽、全運會足球項目男子U18組資格賽、重慶市六運會跳水比賽……在這個至關重要的“大賽年”,奧體人用使命和擔當,全力保障好每一場比賽。
一個個關鍵詞的背后,凝聚著市奧體中心黨支部為民服務的熱忱情懷。
近年來,市奧體中心突出黨建引領,不斷聚焦體育惠民為民事項,搭建起一座體育“民生橋”。
得益于“民生橋”的連接,這個總面積近1000畝的綜合性體育場館不再是冰冷的建筑,奧體人用心用情的服務讓這里有了更多溫度,群眾運動健身也充滿了熱度。
完善制度 凝聚發展力量
對家住渝中區醫學院路的市民余詩昊來說,來市奧體中心健身早已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吸引余詩昊頻繁來此鍛煉的,除了場地多、環境美、設施優以外,還有一個個暖心細節。
為滿足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健身需求,市奧體中心在各個場館外增設了健身驛站。鍛煉完以后,余詩昊經常坐在驛站休息,也在這里完成了肺活量、閉眼單腳站立、縱跳等身體素質監測項目。
跑步路過智慧步道上的智能屏幕時,余詩昊喜歡“刷臉”查看當下的心率、體溫等運動數據,還能獲得一份定制的科學運動計劃。
去游泳時,余詩昊發現游泳跳水館已經升級改造成智慧化場館,健身群眾可以通過線上辦理游泳購票、游泳賽事報名等服務。去年冬天,館內一直備有熱氣騰騰的紅糖姜茶,這讓游泳的群眾倍感暖心。
“生活在奧體中心附近很有幸福感,這里的硬件設施一直在升級,我們沒想到的健身需求工作人員也提前為我們想到了。”余詩昊說。
在市奧體中心,許多健身群眾都和余詩昊有著同樣的感受。能夠收獲一份份肯定,源于市奧體中心不斷推動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進一步完善黨支部領導中心工作的體制機制——
建立每周五下午“支部學習日”制度,通過集中學習、上黨課、討論交流等形式,引導全體黨員堅定理想信念,不斷提升為民服務的意識。
堅持黨建引領業務,把黨建工作與創建體育強市目標、推動中心高質量發展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圍繞新時代體育場館工作特點和要求,督促全體黨員主動思考,創新管理。
將22名黨員設在“關鍵崗”,為建設體育強市和積極服務中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正如市奧體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姚宏所言:“服務群眾不能拘泥于常規,既要有所堅持,又要勇于創新,只有不斷提升黨建工作本領,將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推動,才能凝聚起源源不斷的發展力量。”
夯實基礎 強化隊伍建設
2021年11月,市奧體中心接到中國田徑協會的邀請,對方表示,希望重慶再多舉辦幾場像全國田徑錦標賽這樣的大型賽事。
這個邀請把許多人的回憶拉回到了5個月前。
2021年6月,2021年全國田徑錦標賽暨全運會資格賽在重慶舉行,這是重慶近年來承辦的最高水平專業田徑賽事,共有來自全國各地34支代表隊近2000名運動員報名參賽。
在為期4天的比賽里,市奧體中心的籌備、服務和保障工作得到參賽者的一致好評,中國田協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大賽辦得很有水平。”
來自四面八方的點贊,是對市奧體中心整個團隊最好的支持和肯定。
“我們團隊很有戰斗力和凝聚力,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在日常工作和各項急難險重任務面前,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得很好,并帶動大家想干事、能干事,還能干成事。”姚宏說。
辦公室副主任楊麗華就是其中之一。
籌備2021年全國田徑錦標賽暨全運會資格賽期間,身懷六甲的楊麗華一直堅守一線,推進賽事項目、器材等各項籌備工作。
比賽期間,游泳跳水館館長張徑的腿受傷了,但他仍在賽場上不停奔波,為運動員服務,直到賽事圓滿結束。
這樣的故事,幾乎天天都在市奧體中心上演。楊麗華說:“我們的工作需要直面群眾,天天都是直播,沒有彩排,黨員更要以身作則,把本職工作做好,才能帶動大家更好地為群眾服務。”
為了強化隊伍建設,市奧體中心黨支部注重在場館運營一線錘煉黨員,通過委任重點項目、辦賽、開展志愿服務等,切實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并廣泛開展“中國加油、抗疫有我”愛心捐款,“愛心助農、消費扶貧”,“致敬抗疫英雄、學習先進榜樣”,“進鄉村、助脫貧”,“好體育人志愿服務”等豐富多彩的黨群活動,進一步提升了團隊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下沉一線 響應群眾需求
2021年9月,市奧體中心微信公眾號“我為群眾辦實事”互動專欄收到一條留言:五環廣場設施有點老舊,希望可以改善一下。
收到群眾的留言后,市奧體中心很快就將五環廣場升級改造工程提上日程,并通過專業機構對雕塑、燈柱等進行檢測,制訂施工方案。10月初,市奧體中心便開始對五環廣場的雕塑、燈柱及附近的地磚進行維修改造。
12月底,五環廣場升級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又為健身群眾提供了一個舒適的環境。
為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市奧體中心推出一系列惠民為民舉措,開設“我為群眾辦實事”互動專欄就是其中之一。
自專欄上線以來,共收到群眾留言500余條,為群眾解決實際難題20余項。
“奧體中心每天的人流量能達到2.6萬人次,我們必須把工作做到細之又細才行。”姚宏說。
因此,除了線上收集群眾需求外,市奧體中心的工作人員還習慣走進人群中,觀察大家在健身過程中需要什么,找到了精準服務群眾的抓手:
從需求入手。擴大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區域,廣泛開展“和諧奧體·悅動九龍”、國民體質監測、健康大講堂等活動,實施塑膠跑道、全民健身路徑等改造工程,切實滿足群眾需求。
從智能入手。建成全市首個5G智慧體育場館,引進“人臉識別”、“智能停車”等智能化便民服務,提高群眾健身質量。
從細節入手。通過設置便民飲水點和便民存包柜,各場館配備除顫儀急救設備等,從微從小從細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正是因為對群眾的需求做到了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在2021年的民意調查中,群眾對市奧體中心的滿意度達96%。在此基礎上,市奧體中心將進一步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繼續用心用情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主動擔當 履行社會責任
2021年3月26日,重慶市首個方艙式大型新冠病毒疫苗接種點在市奧體中心投用。
該接種點分為等待區、預檢區、接種區、留觀區、異常反應急救區、后勤保障區、冷鏈區、醫廢區8個區域,配備氧氣瓶、除顫儀等搶救設備,擁有15個登記臺、15個接種臺,單日可完成5400劑次接種。
這個疫苗接種點,是在市奧體中心黨支部的帶領下,在不到一天的時間里搭建完成的。
3月25日,九龍坡區衛生健康委員會一行來到市奧體中心,目的是考察有沒有適合搭建疫苗接種點的場地。
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市奧體中心黨支部格外重視,大家都認為應當主動擔當,把這個任務承接下來。
“體育場館除了承擔體育賽事外,它還有重要的社會責任,就是積極服務大局。”姚宏表示。
很快,市奧體中心確定了疫苗接種點的選址,并協調相鄰商戶做好支持配合工作,大家加班加點清潔場地,2個小時內就完成了場地清潔工作,達到使用標準。
與此同時,市奧體中心還在設備保障、后勤保障、安保保障等方面持續發力,主動靠前做好服務工作,確保接種工作在第二天一早便安全有序地開展起來。
“推動體育事業不斷發展是我們的本職工作,但我們也要跳出體育,主動服務重慶經濟社會發展。”姚宏說。
這兩年,市奧體中心積極履行場館社會責任,堅決服務大局,率先在全市體育場館中推出“支持入駐企業復工復產10條舉措”和“奧體百萬體育消費券免費送”活動,為企業減負近300萬元,拉動消費近500萬元,幫助企業渡過了難關;免費承擔渝中區90輛、總價值近5000萬元的物資轉運車輛停放任務,為全市安全度汛作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