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霞 萬莉


摘要:目的:探討非指導性教學模式在消毒供應中心實習護生帶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消毒供應中心2019年1月-2019年12月的實習護生設為對照組,將2020年1月-2020年12月的實習護生設為觀察組,并引入非指導性教學模式實施帶教,比較兩組實習護生理論和操作考試成績以及護生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護生理論、操作成績分別為88.83? 和88.5??? 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習護生對帶教老師的滿意度從90.0%提高至98%,明顯提高(P<0.05)。結論 非指導性教學模式在消毒供應中心的應用,改變了學生填鴨式被動學習局面,提高了實習護生對專科知識和專科技能的學習興趣及帶教滿意度。值得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非指導性教學模式消毒供應中心? 實習帶教
隨著醫療事業日新月異的發展,消毒供應中心成為了醫院的“心臟”和醫院感染控制的重要部門。消毒供應中心是醫院醫療護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門,是一個技術性和專科性很強的科室。由于特殊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性質,實習同學不能適宜其環境的改變,不能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我科積極探討適合消毒供應中心實習帶教的方式,能調動同學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教學質量,實現實習帶教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從而科學的、規范的、合理的做好實習的帶教管理工作。現將我科實習帶教管理的具體措施概括如下。
1 一般資料
我院消毒供應中心人員結構由13名護士和8名工勤人員組成,平均年齡±28歲,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2名、護師7名、護士3名,我科擁有帶教資質7名 。我院將2019年1月-12月的實習同學設為觀察組,將2020年1月-12月的實習同學設為對照組。比較兩組實習同學的專科理論成績、專科操作成績、滿意度,具體方法如下:
2方法
2.1對照組 傳統帶教模式
學生入科教育、崗前培訓后,直接分配帶教老師,實行師帶徒式帶教(老師休息,隨機由其他帶教老師帶教)以傳授知識為主,講解消毒供應中心的各種操作技能及注意事項。
2.2觀察組 非指導性帶教模式
非指導性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和方法。美國羅杰斯倡導。建立在他的人本主義心理、教育觀的基礎上。其要點為:人均具有先天的優良潛能,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之實現;個人經驗的獲得構成了認識的基礎;情感活動為心理過程之基礎與動力。
2.2.1介紹環境、觀看消毒供應中心教學視頻。實習同學輪轉到我科,由帶教組長介紹消毒供應中心的發展理念并帶領同學們參觀消毒供應中心的三大區域和十大流程,讓實習同學了解消毒供應中心的發展狀況。我科制定了心得供應中心的教學視頻,讓同學們能夠在零基礎的情況下重新的認識消毒供應中心,了解其的工作性質,消除陌生感。
2.2.2科主任每周五和實習同學進行面對面交流。科主任每周五上午召集每組實習同學面對面交流,了解每周實習同學所學的專科知識、對帶教老師的建議、在工作所遇到的困難以及從實習同學層面所看到的問題。讓同學們能夠暢所欲言,實時了解同學們的學習動態,根據同學們的掌握情況及時調整帶教方案,讓同學們學以致用。
2.2.3改變傳統的帶教模式,引入新的帶教模式。傳統的帶教模式是老師為主導,將所有專科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同學,但是同學的接收信息的能力不一,往往達不到效果。新的帶教模式是老師把知識和技能教給同學,老師和同學對調身份,由同學們將關鍵知識點講給老師和其他同學聽,并接受同學們的提問,這樣調動了同學們的學習積極主動性,將知識點得以鞏固復習,鍛煉了同學們思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2.4以實際案例為導向,同學們提交一份問題分析。以在工作中發生的實際案例為導向,同學了根據事件的處理,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并提出改進措施,帶教老師負責總結。這種方式,使同學們遇事保持沉著冷靜的頭腦,開拓了同學們的思維能力,提高了同學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2.5實習同學制作PPT出科匯報。實習同學入科時帶教組長會告知同學們實習帶教計劃,需要準備出科PPT匯報,限時5分鐘。內容由自己擬定,同學們在消毒供應中心所學的知識用PPT的顯示匯報,帶教老師審核和修改,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鍛煉了自己,促進了帶教老師知識的進步,提高了消毒供應中心的帶教質量。
3評價標準
3.1理論知識是學生所學之基礎。觀察組和對照組在入科理論考試成績分別為(62.92±8.09)分和(63.00±7.86)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020,p>0.5),具有可比性。實習結束后觀察組和對照組專業理論成績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3.686,p<0.05),見表1.
3.2專科操作考核,實習結束后觀察組和對照組專科操作考核成績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4.263,p<0.05),見表2.
3.3帶教老師在帶教實踐中不斷總結和改進,觀察組和對照組對帶教老師滿意有明顯提高,從95.23%提高至97.61%,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4 討論
消毒供應中心作為醫院控制感染的重要部門,被譽為醫院的“心臟”,責任重大。雖然其工作沒有接觸臨床,但是消毒供應中心護理管理質量與患者安全性、與醫院整體形象密切相關。消毒供應中心常年面對冰冷的器械,工作枯燥乏味,使人容易身心疲憊。作為實習同學,初入科室,對消毒供應中心的環境和工作性質感到陌生,在思想認識上覺得消毒供應中心并不最重要,在實習期間表現出懈怠、隨心所欲,帶教老師應該正確引導同學們對消毒供應中心有全新的認識,制定嚴格的實習帶教計劃,根據同學們的個人差異,因材施教,提供不同的帶教方式,克服角色轉化的障礙。
古人云“可以牽馬過河,但不能按馬飲水”。在帶教過程中,老師能教給同學新方法、新知識、新理念,但是知識的接收和掌握必須要靠同學們不斷的自我學習。非指導性教學模式,能調動同學們的主觀能動性,促進老師和同學共同學習,提供一種促進學習真實、互信的心理氛圍。非指導性教學模式應用于消毒供應中心,提高了實習同學的理論知識和專科技能,提高了消毒消毒供應中心的帶教質量,提高了實習同學對帶教老師的滿意度,增進了實習同學對消毒供應中心的全面了解,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顧明遠,教育大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
[2]陶紅妹,優質護理應用于消毒供應中心工作的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8):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