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
在二0二二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深情感慨“我也是從農村出來的,對貧困有著切身感受”“經過一代代接續努力,以前貧困的人們,現在也能吃飽肚子、穿暖衣裳,有學上、有房住、有醫?!?,并指出“全面小康、擺脫貧困是我們黨給人民的交代,也是對世界的貢獻”。
同時,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如逆水行舟、滾石上山,不進則退。在經濟增速下行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脫貧群眾返貧的壓力進一步增加。前不久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守住這一底線的重大意義。
守住這一底線事關黨的歷史承諾。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重大歷史時刻,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兌現了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維護和鞏固脫貧攻堅戰的偉大成就,是這一承諾的應有之義。
守住這一底線事關民族的精神。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在脫貧攻堅偉大斗爭中,黨和人民披荊斬棘、櫛風沐雨,不僅創造了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而且鍛造形成了偉大脫貧攻堅精神,極大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闭驹谛缕瘘c,我們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傳承發揚脫貧攻堅精神,鞏固拓展好脫貧攻堅成果,不負人民。
守住這一底線事關鄉村振興大局。鄉村振興的前提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必然要求。面對日益嚴峻的國內外環境挑戰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們不能在脫貧攻堅勝利后掉頭就走,必須咬定青山不放松,站穩腳跟加油干,才能讓脫貧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前行。
提出這一底線,我們就有信心一定能夠守住。共產黨人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就在于總是堅持底線思維,從最壞處準備,向最好處努力。事實也一再證明,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有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斗,有科學的決策和實踐,就沒有什么我們克服不了的困難、實現不了的目標。
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的艱巨任務如期完成,是我們的底氣所在,也是我們的經驗之泉。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及時發現、精準幫扶是要義。只有及時將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和突發嚴重困難戶納進監測幫扶機制,盡早介入,精準幫扶,才能確保實現動態清零。
此外,聚焦重點領域、重點區域抓落實也是守住這一底線的關鍵。就業是國民財富之源,是民生之本。發展特色優勢富民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促進脫貧群眾就地就近就業,需要進一步提高銜接資金和涉農整合資金用于產業的比重,支持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和全鏈條開發,深入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同時,還要注重加強東西部勞務協作。只有千方百計解決好就業問題,才能確保脫貧群眾穩得住、逐步能致富。160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是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重點區域和主戰場。中央出臺的既有政策要落地落實,各地也要結合實際、開動腦筋,引導更多資金資源集聚。
正如馬克思所言,如果斗爭是在極順利的成功機會的條件下才著手進行,那么創造世界歷史未免就太容易了。脫貧攻堅的勝利彪炳史冊,來之不易。我們也必將在不久的未來,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上,取得又一個偉大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