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詩淇

根據中央部署,從2021年1月1日零時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開始實施暫定10年的常年禁捕。11.1萬艘漁船、23.1萬漁民已退捕上岸,助力長江休養生息。
2021年是長江十年禁漁的第一年,農業農村部把長江禁捕退捕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會同部際協調機制成員單位和沿江?。ㄊ校┱块T,完善政策措施,落實安置保障,加強執法監管,全力推進長江十年禁漁平穩開局、順利起步。
禁漁一年以來,成效如何?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主任馬毅介紹,目前,退捕漁民轉產安置有力,基本實現應幫盡幫、應保盡保;長江禁捕水域非法捕撈案件高發態勢得到初步遏制,禁捕管理秩序總體平穩;水生生物資源逐步恢復,長江禁漁效果初步顯現。
為“?!倍敖?,長江水域生態有向好趨勢
長江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河流之一,生活著4300多種水生生物,其中170多種為長江特有。然而,上世紀末,由于攔河筑壩、水域污染、過度捕撈等高強度的人類活動,長江流域生物完整性指數幾乎到了最差的“無魚”等級,生態系統瀕臨崩潰。
2017年1月1日,一則《關于赤水河流域全面禁漁的通告》,按下了長江流域禁漁的啟動鍵。2020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已經按期實現全面禁捕;2021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正式進入十年禁漁期?!吨腥A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也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正式寫入法律。
江若無魚,人何以漁?馬毅表示,實施長江十年禁漁是打破“資源越捕越少、生態越捕越糟、漁民越捕越窮”惡性循環的根本出路,長江漁業資源的恢復還將為養殖魚類提供優質的種質資源,可以讓更多的人能夠更好地、更長久地吃魚。
一直以來,水生生物多樣性被視為長江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主要指標。馬毅介紹,通過制定并推動落實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實施方案,拯救珍稀瀕危物種,健全完善資源監測網絡,建立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評價體系等舉措,目前,水生生物資源逐步恢復,向好態勢初步顯現。
2021年5—7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進行了長江中游水生生物資源監測。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危起偉介紹,調查顯示,隨著長江全面禁捕工作的推進落實,長江常見魚類資源有恢復的趨勢,長江生態環境尚存的小型受威脅魚類種群有恢復的跡象。
以武漢以上江段的刀鱭上溯洄游期間為例,2020年僅湖北石首調查到1尾刀鱭,2021年陸續在湖北嘉魚、石首調查到多尾刀鱭,在洞庭湖也調查到1尾刀鱭,禁捕對于一些小生命周期的魚類還是有作用的,有望未來數年出現或恢復洞庭湖刀鱭漁汛。
據悉,目前魚類資源狀況逐步好轉,長江中游監利江段四大家魚苗資源量已由 2015年的 5.1億尾增加至21.9億尾,資源量為三峽水庫蓄水后的最高水平。長江上游一級支流赤水河魚類資源明顯恢復,魚類種類從禁捕前的 108 種恢復至 169 種,特有魚類種類數由禁捕前的32種上升至37種,資源量達到禁捕前的1.95倍。多年未見的鳤魚再次被監測到,鄱陽湖一次性發現近百條洄游的刀魚群體。
此外,鄱陽湖、洞庭湖,長江中下游湖北宜昌、安徽蕪湖、江蘇南京等多個江段長江江豚群體出現的頻率明顯增加。作為長江生態的“晴雨表”,長江江豚逐浪的生動景象頻頻出現,充分彰顯了長江大保護的成效。
漁民上岸,退出“江湖”闖新路
十年禁漁,關鍵在漁民,難點也在漁民。
據介紹,中央和地方財政共籌措資金260.12億元,主要用于捕撈證回收、退捕漁船網具補償、漁民過渡期補助、就業培訓、購買社會保險等退捕漁民安置事項。截至2021年11月底,沿江10?。ㄊ校┲攸c水域需轉產就業退捕漁民(有勞動能力且有就業意愿)基數為13.014萬人,已落實轉產就業13萬人,占需轉產就業基數的99.97%;重點水域共落實社會保障17.16萬人,實現應保盡保。
位于江西省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的鄱陽湖是中國最大淡水湖,素有“長江之腎”之稱。千百年來,煙波浩渺的鄱陽湖不但成就了贛鄱大地“魚米之鄉”的美譽,也哺育了湖區祖輩世代捕魚為業的漁民。
然而,十年禁漁意味著鄱陽湖漁民要放下船槳漁網,放棄世代傳承的手藝和以船為家的生存方式,“洗腳上岸”另謀出路。
舉行專場招聘活動、進行創業指導培訓、開發提供公益性崗位……江西省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全力幫助退捕漁民轉產“上岸”。
在鄱陽湖畔生活了50余年的范興在剛得知禁捕消息時,心里很不是滋味?!皼]文化、年紀大,加上除了捕魚沒有其他技術,不知道自己以后可以做什么?!边@是很多漁民的真實寫照。后來在當地政府的號召下,范興加入了護漁隊。日常巡湖、清理非法網具、協助漁政執法人員打擊非法捕撈成為他如今的主要工作。范興感慨,禁捕退捕是在為子孫后代造福。
九江市都昌縣捕撈漁民邵繼成帶領退捕漁民主動尋找生活出路,籌資建設都昌縣集裝箱陸基推水養殖示范基地,實行“統一苗種、統一養殖、統一管理、統一技術、統一銷售”,按股分紅,建立了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該基地有效增加了當地農民收入,豐富了市民的“菜藍子”,并在推動產業轉型、促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和鄱陽湖退捕漁民轉產安置等方面發揮了引領作用。
為鞏固禁捕退捕成果,湖南省沅陵縣因地制宜轉型產業,因人施策轉移就業??h人社局就業股負責人瞿金枝介紹,縣里組織上岸漁民開展技能培訓,提高就業水平,并點對點送漁民外出務工;引進企業,設立公益性崗位,就近就地就業;對自主創業的漁民,政府提供政策保障,幫助申請小額創業貼息貸款。
“曾經捕魚,現在護漁。政府幫我們找就業出路。”沅陵縣漁家巷社區56歲的上岸漁民唐世松說,在漁家巷社區,像他這樣的護漁員還有15人,另外還有保潔員8人、安全員17人,都是上岸漁民。據了解,沅陵縣有就業意愿的漁民就業率達到100%。
強化執法,確保禁漁取得實效
為確保十年禁漁取得實效,需要全面加大對非法捕魚的打擊整治力度,堅決消除非法捕撈隱患。2021年1—10月,沿江15省(市)共出動漁政執法人員144萬人次、執法船艇13.1萬艘次,清理“三無”涉漁船舶8544艘,清理違規網具24.9萬頂,查辦案件1.1萬起,查獲涉案船舶1507艘,查獲涉案人員1.1萬人,司法移送2145人。沿江各有關部門持續加強日常執法監管和案件查辦,加大涉漁對“三無”船舶、“捕運銷”鏈條化和禁用漁具銷售等查處力度,高壓嚴打態勢下非法捕撈得到初步遏制。特別是長江口“天羅地網”的亂象得到根本扭轉,水生生物江海洄游通道被打通。
退捕禁捕,重在“禁得住,管得好”。
為了提升執法監管能力和綜合治理水平,江蘇省用信息“防”,建設智慧“云大腦”,加快以“電子圍欄”為重點的執法信息化建設。首創“河湖長制”,在長江干流江蘇段34個水生物保護區、4個通江河湖等重點水域劃定禁捕水域網格單元997個,落實禁捕網格員1342名,做到每一段岸線、每一片水域、每一個村組都有人管理、有人執法,實施“河湖長制+禁捕水域”網格化。據統計,網格化管理運行以來,巡查發現交辦案件131件,涉案人員142人,查獲“三無”船舶10艘,移送涉刑案件10件。
江西省借助科技力量在全國率先建設水生生物保護區監管系統,實現捕撈作業可視化、監控自動化、執法流程規范化和業務管理協同化,提高執法效能。同時爭取中央財政資金1.3億元和省財政3200萬元,加快推進沿江沿湖漁政執法能力建設,裝備高清視頻、雷達監控、無人機等信息化設備和執法快艇、車輛等快速抵達裝備,提升監管效能。目前,全省有執法船30艘、執法快艇43艘、執法車64輛、高空瞭望探頭75個、無人機26架。
加大執法力度、嚴懲違法犯罪也是保障長江十年禁漁成效的關鍵之舉。
江蘇省堅持“水陸并重”,聚焦違法犯罪鏈條和非法漁獲流向,進一步整合公安、漁政、市場監管等部門力量,構建了從“水里”到“餐桌”的全鏈條監管防范網絡,定期聯合開展“查湖區、查岸線、查捕撈、查運輸、查經營”行動,全鏈條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目前,全省共開展執法巡查5000余次,出動執法人員10萬人次,查處案件2336起。
江西省農業農村廳、省水利廳共同建設實施禁捕水域“網格化”管控,結合河(湖)長制度,劃定網格212個,設立網格長2236人,多部門在全省禁捕水域聯合開展“清江清湖”“漁政亮劍”等專項執法行動,堅持“水面巡、岸線防、路上堵、市場查”,及時發現問題,從重、從快打擊非法捕撈犯罪活動。2021年全省各級漁政執法機構共出動執法人員12.8萬人次,清理取締“三無”船舶1124艘,查處違規案件626起,涉案人員838人。
安徽馬鞍山市重點構建了“人防+技防”“專業隊伍+社會共治”“水上巡查+岸上整治”“聯合執法+交流共建”四個結合的禁漁機制,對偷捕行為零容忍。2021年以來,全市共查處非法捕撈案件114件,查處涉案人員89名,查獲涉案漁獲物180千克,清理取締涉漁“三無”船舶72艘,清理違規網具319頂,加強對全市漁具經營店的全面摸排和規范管理。
“長江禁漁成績來之不易。但隨著禁捕工作的持續推進,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時而出現,退捕漁民轉產就業尚不穩定,執法監管能力基礎薄弱、非法捕撈呈現新變化等。”馬毅表示,下一步將抓緊制定出臺長江禁捕工作的長效性政策文件,加快修訂漁業法等法律法規;指導各地創造更多的公益性崗位,盡可能滿足退捕漁民就近就業需求;繼續與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開展打擊非法捕撈、打擊市場銷售非法捕撈漁獲物等專項整治行動,建立執法監管長效協作機制。
長江十年禁漁是手段,最終目的是為了恢復水生生物多樣性。馬毅強調,未來要開展常態化監測與評估,用好保護區政策手段,保護和恢復水生生物棲息地,評估和管理控制外來水生物種。印發關于加強長江漁文化保護的指導性意見,防止十年禁漁導致長江漁文化滅失。
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了《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實施方案(2021—2025年)》。這是我國首個針對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出臺的專項實施方案,對長江水生生物資源恢復和水生生物多樣性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強調,要深刻認識長江禁漁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按照“一年起好步、管得住,三年強基礎、頂得住,十年練內功、穩得住”思路,依法依規扎實推進,持續強化執法監管能力建設,抓實抓細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保護好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堅定不移打好十年禁漁持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