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德壽
當前,國家“雙減”政策猶如“加強針”,推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筆者認為,汕尾市廣大教育工作者必須著力在思想上加壓,提高站位,深化認識;在行動上加碼,內外結合,猛藥去疴;在保障上加強,多方聯動,齊抓共管。切實推動“雙減”政策落地生效,為汕尾教育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貢獻應有力量。
一、在思想上加壓,提高站位,深化認識
我市教育系統內外對為何“雙減”、怎么“雙減”,還存在思想不夠統一、方向不夠清晰、措施不夠精準、落實不夠到位等問題。對此,我們要從講政治、講專業、講事業的角度出發,全面認識落實“雙減”政策的極端重要性,其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點:1.“雙減”能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需要;2.“雙減”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3.“雙減”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在行動上加碼,內外合璧,猛藥去疴
“內”,就是要筑牢校內育人主陣地。一是著力減輕過重作業負擔。各中小學要進一步健全作業管理機制,分類明確作業總量,有針對性地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二是著力優化學校課后服務。三是著力提升學校教育質量。落實“雙減”,要加大教育投入,增加教育用地供給,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增加優質學位,促進新優質學校發展,根據實際推進集團化辦學,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要深入實施“決勝課堂”行動,依靠課堂主陣地,優化教學方式方法,提升課堂育人效能。要健全市、縣、校三級教研體系,配齊配足各學段各學科教研員,激發學校教研小組內在潛能,切實提升教研服務教學的水平。四是著力提升師資素質水平。要在進一步做好調研的基礎上,制定市直和各縣(市、區)教育系統引才育才規劃,靶向引才育才,切實提升師資水平。要全面總結梳理教師“縣管校聘”制度,進一步探索教師動態流動機制,選育好利用好“三名”人員,充分激發教師隊伍活力。要深化師德師風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近期重點是采取專項督查、實地暗訪、學生家長舉報、媒體監督、通報曝光等形式,嚴肅查處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到校外培訓機構違規取酬等師德失范突出問題,真正樹立教師良好形象。五是著力樹立正確的評價導向。
“外”,就是要全面規范校外培訓行為。一是要在專項整治上發力。積極構建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的市、縣(市、區)、鎮(街道)三級聯動網絡,推動各地各部門排摸建檔,加強日常監管力度,因地制宜開展整治,同時要積極構建長效治理機制,對于工作有成效、有經驗的要及時總結交流、通報推廣。二是在專項督查指導上發力。教育、市監、公安等部門要協作聯動,組成專項督查組,深入開展對各地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督查,促進各地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工作同步有效推進。三是要在常態化監管上發力。
三、在保障上加強,多方聯動,齊抓共管
落實“雙減”,需要大家一起發力,共同推進。一是健全工作機制。落實“雙減”工作不是教育系統單干的事情,需要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紀委監督、部門合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教育部門要當仁不讓地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各級各部門需要加強協作配合,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分工合作,齊抓共管,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二要健全家校社深度合作機制。要充分利用先前建立起來的家校合作育人機制,通過家委會、家長會、教師家訪等途徑,強化家校合作機制。同時,婦聯、關工委、鎮(街道)、村(社區)等要通過各種方式,強化對家庭教育的培訓宣傳,讓“雙減”政策家喻戶曉、入心入腦,成為一種行為自覺。家庭更要加強對學生在家時學習、勞動、心理等各方面的教育,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讓減出來的時間和空間去做更加有意義的事情,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成才。三要健全督導問責機制。唯有從嚴督導問責,才能使“雙減”政策有效落實。
責任編輯 黃銘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