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超良
作為教育引導者、美術教學方案的制定者,教師首先要清楚地知道將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進行整合的優勢作用,只有全面提升教師的跨學科教學意識,才能促使教師從實際出發,靈活制定教學策略,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以便巧妙運用其他學科為美術教學服務,構建高質量教學課堂。
一、創設教學情境,實現美術與音樂教學融合
音樂與美術是藝術領域中的重要學科,美術中蘊含著鮮明的色彩、巧妙的設計、獨特的創意等內容,能夠帶給人良好的視覺享受。歌曲中蘊含豐富的情感,帶給人美好的聽覺享受。兩門學科都能夠帶給學生美的體驗,豐富學生認知,增強學生藝術素養。對此,教師可以在小學美術課堂中適當穿插音樂學科內容,從而幫助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獲得知識。
比如在學習“冰川與晚霞”這部分內容時,為了使學生增強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學習色彩知識,掌握色彩的調色方法,并感受其中產生的縱深感和節奏美。教師可以借助音樂,為學生學習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在課堂導入環節播放歌曲,并展示多姿多彩的“冰川圖”和“晚霞圖”,以此方式幫助學生在美妙的音樂中進行賞析活動,從而獲得更多更好的視覺、聽覺體驗,進而促進其審美能力發展。
二、創新教學模式,實現美術與語文學科融合
語文和美術雖然屬于不同領域,在教學中它們之間可以起到相輔相成的教育效果。美術教材中涵蓋著多彩內容,在課前,教師對教材展開細致分析,可以找到與語文相關聯的部分,在教學中進行有機結合,能夠有效啟發學生思維,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從而全面增強教育質量。
比如學習“趣味文字”這部分內容,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可以在美術中融入語文相關的內容,如引導學生學習、掌握漢字的結構和寫法,了解漢字中蘊含的內涵和悠久文化,并提升對美術字的裝飾美化能力。教學設計時,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開展進行:①出示趣味文字,指導學生完成書寫,以此落實語文教學要素。②進行文字觀察,完成藝術賞析,總結漢字特點,尋找其中的趣味點。③開展語文口語交際,使學生討論:漢字的趣味表現在哪?你會怎樣設計這些文字?④指導學生進行動手設計,選擇一個字或一個詞語進行創意設計。通過開展這樣的教學活動,可以促使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增強語文素養,并獲得思維能力的提升與發展。
三、融入現代元素,實現美術與信息技術融合
信息技術是一門重要課程,通過開設此課,能夠幫助學生從多媒體操作中掌握更多知識與技能。作為美術教師,要有創新教育的精神,同時注重深化落實素質教育要求,要積極尋找信息技術學科與美術學科之間的聯系,在進行美術授課活動期間,教師可以借助電子信息設備,幫助學生拓展學習途徑,參與更多元的美術創造活動。比如借助Flash軟件進行動畫設計;借助信息設備中的畫圖功能進行平面圖設計等等。在系列活動中,學生的美術素養和信息技術素養能夠得到發展提升,課堂活動形式也會更加精彩有趣。
以《圖文并茂》一課為例,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從繪畫中表現故事的形式與特點,從生活中感受美。課堂中,除了要求對學生進行基礎繪畫知識滲透和繪畫技能的指導,促使學生運用畫筆和紙完成作品設計,還要注重為學生搭建電子學習平臺,促使學生能夠借助電腦軟件,通過插入圖片、編輯文本、調整格式、色彩選擇、設置背景等多樣操作,在信息技術支持下設計創意作品。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的美術創意表現通過多渠道、多種表現手法展現出來,從而體現跨學科整合的優勢,并使學生獲得綜合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跨學科整合模式下的美術綜合實踐教學活動豐富多彩,作為教師,要靈活選擇引導方式,幫助學生構建更好的學習氛圍,從而促使小學美術課程更具教育價值。
責任編輯 錢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