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琴
未來的教育不再是傾聽者的教育,要放飛課堂,給學生一個初試羽翼的天空。教師在課堂上不再是一位滔滔不絕的講師,而是一位引導者和指揮者。因此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成為學生自由展現的地方,成為學生個性釋放、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家園,一直是我們的理想,也是高效課堂的一種體現。
Jigsaw是一種拼圖游戲,也就是把零散的部分拼成一幅完整的圖畫。Jigsaw reading就是把Jigsaw的理念和做法與英語閱讀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方法。我們嘗試從教材中的Read and write開始,圍繞Jigsaw reading這一閱讀方式而展開。下面以人教版PEP教材五年級下冊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 Part B Read and write 為例,談談如何將課堂歸還學生。
一、做好warm-up環節
小學生天生好動,經過10分鐘的課間活動,很難一下子靜下心來學習新知識,此時的warm-up 活動就格外重要。多設計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games, songs或者 chants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梢愿鶕枨騼焊璧膬热萏攸c加上動作或者分組分角色,讓全體學生動起來,全情投入。如本單元是學習有關季節的知識,可以將全班分為四個大組,通過問答形式:T: 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S1:I like summer.S2:I like ... 學生的回答將代表每個大組的選擇,唱歌時碰到自己組選擇的季節就站起來唱,這樣學生要高度集中精神,隨著節奏邊唱邊動,一下子就投入到課堂中來,并復習了本課的主要句型,一舉兩得,接著的新授課就水到渠成。還有學習新單詞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后我們可以用hangman的游戲:鞏固核心句子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可以用The shark游戲,即是將句子留空:________________?黑板上畫一條張大嘴巴的鯊魚,畫一只小動物例如小狗小豬的簡筆畫(簡筆畫將會代表全班學生),學生們可以自由說出字母,如果句子里有該字母就寫在橫線上,如果沒有就將小動物向鯊魚嘴邁進一步,這個游戲驚險刺激,深受學生們喜愛,永遠不會厭倦,情緒一下子被帶動起來。
二、讓學生自主參與課堂活動,成為課堂主人
英語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師要設計不同的教學任務,保證40分鐘的質量。學生應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本單元Part B Read and write教學過程中,我使用了Jigsaw reading的教學形式,設計了幾個活動:原文共有四段,將其分成兩部分:Paper A 和 Paper B, 兩段為一部分。第一個活動:將原文的標點符號去掉,要求學生分四人小組閱讀短文并標上標點符號, 然后小組討論并對答案。因為該課的教學內容是一篇以對話形式的短文,有時學生分不清楚對話人的身份和說話的內容,所以設計了標標點符號這練習,讓學生通過:“”,. 等標點,了解Zip and Zoom的對話內容從而更好地理解短文。第二個活動是四人小組一起讀短文,將不會的單詞找出來,用phonic 的方法共同學習它們的讀音,并根據上下文猜其中文意思,寫在方框里。當學生討論時意見發生了嚴重的分歧,我就適當的點撥協調;當學生遇到新單詞無法借助小組力量進行解決時,我就拿出來讓全班學生討論并解決。在這一個環節中,我已經退居到了“二線”,完全放手讓學生自主地合作學習。
接著學生交換座位形成Jigsaw group(專家組)。重組后,學生手中拿著不同的短文,他們要將在前面四人小組學習的新單詞教會其他組員,并分角色表演,如短文可以分三個角色:Zoom, Zip 和storyteller(旁述),并提示他們要注意表情和語調。這種完全由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自學短文,每位學生都有學和教的任務,他們都想出色地完成任務所以非常樂意和積極參與,課堂氣氛熱烈,平時不太愿意發言的學生都積極舉手。原計劃請一兩組學生表演,但后來出符意料,兩組學生表演后,學生還繼續高舉小手要求表演,看到學生們“小臉通紅、小眼發亮、小手直舉、小口常開”的情景令人感動異常。這是平時課堂上少見的,充分體現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魅力和將課堂“歸還”給學生后課堂的表現。
本課時的教學內容,如果依照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事先做好充分準備,課堂上先教會學生新單詞,然后看VCD,跟錄音讀,最后根據短文完成相應的練習。千般一律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生厭和提不起精神,新單詞和知識點很快就忘記了,時間一長,相當一部分同學就會對英語失去了興趣。真可謂老師累得要死,學生卻“隔岸觀火,冷臉相對”。尋找一種如何將教師從課堂中“解放”出來,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主人的教學方法是我們所有英語教師的心聲。
新課程改革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他們在主動學習中獲得生動、活潑的發展。這就要求教師的教育觀念也隨之改變,突破以傳授知識為中心,尊重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動精神,把教育過程作為學生自我探索和自我完善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們應充分考慮學生個體發展的需要,精心選擇教法,設計流程,讓學生的智慧、潛能和好奇心最大限度地處于激活狀態。只有這樣的“生態關懷”,學生才會在課堂上自由、快樂、主動地學習,高效課堂才能得以真正的實施。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