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秀鑾


在新的一輪課程改革中,人文知識越來越多地融入高中數學課程,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中強調,高中數學課程要注重數學文化等人文知識的滲透。教師在教學各環節融入文化知識,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感悟數學的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引領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下面是筆者嘗試把中國數學文化融入教學各環節中的教學片段,供大家參考。
一、利用中國數學文化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
在人教A版必修5《數列的概念與簡單表示》中,教材利用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研究的三角形數、正方形數作為一個例子,引出和歸納“數列”這個全新知識的概念,明顯,教材的目的是為了突顯數列中每一項和項數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嘗試利用學生熟悉的、與數學相關的人文知識引進數列的概念,讓學生在學習過程充滿熟悉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息息相關。
二、利用中國數學文化突破學習難點
學生在學習人教版必修三的《球的體積和表面積》中,教材的正文并沒有讓學生了解球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而是直接讓學生記下這個公式,只是在本章節的最后,以閱讀“探究與發現”的形式讓學生初步了解祖暅原理推導球體體積公式的原理。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嘗試讓學生通過了解球體體積公式推導的發展過程,揭示球體體積公式的本質,突破教學難點,完成教學目標。
整節課下來,學生在充滿數學文化的課堂里進行思維的提升。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體會到數學家劉徽和祖暅在球體的體積公式推導過程中刻苦鉆研的作風,對真理鍥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學生在蘊含著大量優秀中國數學文化的課堂里學習新知識,學生不但感受到這些數學文化所蘊含的精神,也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增強學生克服困難的信心。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