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宇輝
在高三數學課堂教學中,試卷講評課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作為備考的一部分,試卷講評需得到充分重視。通過高效的試卷講評課,學生可以將模糊的知識、方法清晰化,對知識點理解得更加深刻;可以有效提升思維分析能力,構建科學完整的知識體系。它對學生錯誤的糾正、基礎知識的鞏固和提高、能力的拓展都顯得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試卷講評課往往是教學工作中較為薄弱一環,那么該如何上好試卷講評課呢?結合本校高三的教學實際,本人在此試從以下方面進行探討:
一、試卷講評前做好“三備”
認真閱卷是在試卷講評前的必做的工作。教師在閱卷過程結束后應做好“三備”:(一)將學生卷面的各類解答思路、方法以及暴露出的典型錯誤等逐一記錄,以加強針對性;(二)結合高考要求,做好各項得分數據的統計,根據高考考點及大綱的層次要求來分析各類題所占分量;(三)結合考試的答卷實際,將學生的各題答題正誤數量都全面統計出來,教師做到心中有數,為試卷的講評提供客觀依據。
二、明確講評的最佳時期
考試結束后,教師應及時講評試題。如果頻繁考試而久拖不批或不作講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性會受到打擊,這不符合學生的心理需要,對教學效果也會有一定的影響。反之,為了能夠及時反饋,有些教師會選擇改完試卷后馬上發回進行講評。其實,這樣也可能出現以下情況:學生的錯題有可能是比較基礎性的知識,發回答卷一看就能領悟怎么修正,無需教師再多花時間講評。故在實際操作中,及時講評也要把握時間節點,可叫學生先自行思考體會,然后老師在根據情況有側重評講。
三、試卷講評策略
(一)歸類分析,提升講評效率
一套試題以考題媒介,對各個知識點和各種數學思想方法進行考察,相關內容不可避免地會發生重復的現象。如果我們教師只是按部就班,逐條推進講評,學生很容易會出現精神倦怠的情況。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采用分類的形式進行講評。分類依據可結合試題具體情況而定,比如針對各題特點,可采取以考點分類、同類數學分析方法分類、代表性錯誤題型分類等形式開展講評。通過歸類評講,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其專注于聽課,又能鞏固學生對知識方法的掌握,有利于形成知識體系,同時使得數學課堂變得更加高效。
(二)注重通法,完善思維基礎
如今,高考試題以能力為目的進行命題,強調對通性通法的考查,技巧逐漸淡化,要求學生要牢固掌握好基本知識和基本思想方法。因此,作為教師,在評講試卷時要注意對于基本方法要講實講透,要講清楚解決這類問題的常規思路,相關的思想方法要讓學生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形成扎實的思維基礎。
考題1.設A,B為曲線C:y=上兩點,A與B的橫坐標之和為4.
(1)求直線AB的斜率;
(2)設M為曲線C上一點,C在M處的切線與直線AB平行,且AM⊥BM,求直線AB的方程.
分析:解決直線與拋物線公共點(交點)問題,與直線與橢圓、雙曲線位置關系問題類似,常常要注意應用根與系數的關系及設而不求、整體代換的典型技巧。另外,拋物線的幾何性質及導數工具等的應用往往能簡化運算。(解答過程略)我們知道,高中數學知識內容繁多,學生學習任務重,面對海量學習資料,不可能實施題海戰術,在高三階段更是如此,故通過考題評講鞏固通性通法顯得尤為重要。
(三)解剖典誤,彌補思維缺陷
每一次考試都是為了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和教學的不足,對于學生在答題過程中出現的“高頻病”,教師可記錄整理,抓住若干典型的答題錯例作案例分析,發現學生在思維能力、方法上存在的不足之處,從而在試卷分析時進行與之有針對性的講評。試卷講評時既要注意學生的“高頻病”,更要主動去分析學生的思維過程。每次閱卷都會遇到一些學生解題中途思維受阻現象,這時教師應通過對其思維給予確切的評價,消除學生的思維障礙。
學生在思考方法上存在不足,從教師教的角度上來說,也反映出這個知識點還未被講透。這就要求教師要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并加以改進。故試卷講評課對于類似這種嚴重的概念和方法型錯誤,應該認真解剖,追溯誤區,及時彌補學生的知識、思維缺陷。教師還應展示自己解題時的思考過程,以培養學生正確的數學思維方法。
(四)一題多講,拓展思維廣度
對于有些試題,通過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往往能探索出新的解題途徑,得到不同的解題方法,我們可從中得到最佳解題方法。探討解法是高三教學實踐的主體內容,試卷講評課若能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通過深入分析,對考題推陳出新,進行一題多解的訓練,優化解題方法,就能更好地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思維水平。試卷講評課通過一題多解的教學分析,能夠優生更優,也能使思維薄弱生能夠拓展知識面,有利于學生的整體提升。
以上是由一個原型題改編出四個不同的變式題。通過變式教學講評,以使學生能學一道題,會一類題,掌握解決這一類問題的方法規律。一題多變教學,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問題的知識結構,同時也提升了學習效率。
由此可見,教師在上高三試卷講評課時,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規律和身心特點進行授課。我們要充分準備、精心安排、科學高效設計講評課,不僅能讓學生掌握好知識點和解題方法規律,而且能讓學生的思維得到錘煉提升。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