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萬果
第二輪新冠疫情卷土重來,讓這座北方小城又緊張起來。
由于防疫物資不足,各地紛紛發起援助。這天半夜,看管貨棧的門衛孫大爺接到通知,將有一輛來自武漢的物資車,馬上來他這里卸貨。領導充滿歉意地說,沒辦法,正規接收點忙不過來,只好在貨棧周轉一下。
剛放下電話,孫大爺就聽到門外傳來汽車鳴笛聲。這就叫說曹操,曹操就到了。孫大爺匆匆戴上口罩,出門一看,沒錯,門口的卡車上,裝著滿滿的防疫物資,車頭前掛著“志愿者”的條幅。
孫大爺是個辦事認真的人,他上前向對方要手續。開車的男子也戴著口罩,三十來歲,跳下車遞過手續。孫大爺看完手續后,問道:“師傅貴姓?你從武漢來的呀,那里還有疫情嗎?”
男子說話很干脆:“我姓林。武漢疫情早就沒有了,全國人民都支援我們,嚇得新冠再也不敢來了。現在,是該我們回饋社會的時候了。”
孫大爺打開貨棧大門,讓他把車開進去。
車剛停穩,開車的男子就說:“我是個飯店老板,參加了志愿者服務團隊。請您馬上安排人手卸貨,卸完車,我連夜返回去再拉一車。”
孫大爺一聽,有點犯難,這可是半夜,找誰卸車啊?林老板一看,就說:“那我自己來,咱有的是力氣!”
孫大爺心里不忍,人家千里迢迢開車過來,還要卸貨,還要開車回去,那哪行?他急忙說:“你別急,我從旁邊小區叫幾個熟人。”
要說孫大爺人緣真不錯,這電話一打,還真叫來不少人,不過年輕人只有一對小夫妻,另外五位是上了年紀的老大爺,因為這里地處郊區,年輕人本來就少。
這可是半夜,他們本來在被窩里睡得正香,被叫醒后一聽是武漢志愿者拉來了防疫物資,就都來了。這對小夫妻男的叫小李,開著玩笑說:“放心,武漢來的大哥,我們是七個葫蘆娃,人少力量大,很快就能卸完。”
正說著話,又來了一位小青年,比小李年紀還小,戴著大口罩,不言不語就卸起了貨。小李向他妻子笑嘻嘻地說:“這下變八仙了,干起來更快。”說著就忙活起來。
林老板和孫大爺也沒閑著,一起上了手,開始卸貨。就在干活的時候,林老板看見小青年的口罩有點滑落,眼眶下方露出道刀疤,心里就是一沉,但他沒說話,在卸貨的時候,故意跟在小青年后邊,怕他悄悄偷防疫物資。這些防護服、口罩什么的,在這個特殊時期,可不好籌集呢。
卸貨的一共有十個人,人多力量大,很快就把防疫物資卸到了倉庫里。
小夫妻和五位老人都回去了,只有小青年不肯走,可也不說話,就在倉庫周圍轉悠。林老板覺得可疑,也不敢就這么離開,始終盯著他。
就在這時,孫大爺忽然從庫房門口撿起一樣東西,驚訝地叫起來:“鉆戒!這是誰丟的?”
林老板過去一看,高興地喊起來:“快看看,里面是不是刻著‘李鳳’兩個字?”
孫大爺借著燈光細瞧,還真有。
林老板這下子激動起來,說:“想不到在這里找到了!”
林老板是這么說的:他在武漢開著一家飯店,規模不算大,不忙的時候就參加各種志愿活動。
他們這些志愿者有個小圈子,其中有個朋友告訴他,去年武漢疫情暴發的時候,各地志愿者都送防疫物資到武漢,其中有一趟車,開車的司機卸完貨,發現自己手上戴的鉆戒丟了,怎么找也找不到,而戒指上就寫著“李鳳”兩個字。
林老板猜測,今天他這車防疫物資,就是當初支援武漢的那一批,都是紙箱子,打好了包,整整齊齊的,由于當時沒用上,又沒過期,這次原封沒動轉運到這里了。“看來戒指是當初夾在裝防疫物資的紙箱縫里了,咱們一搬動,才又掉出來。我們得趕緊還給人家。”
林老板既然這么說,孫大爺就把鉆戒給了他,讓他轉交給志愿者組織,尋找這位“李鳳”。
這枚鉆戒可真不小,能有好幾克拉,在燈光下流光溢彩,看得出價值不菲。
林老板是個辦事謹慎的人,先用手絹把鉆戒包好,再小心地揣進兜里,末了還給孫大爺打了收條,寫上自己的身份證號碼和手機號。
小青年看林老板一陣忙活,過來瞅了幾眼,想說句什么,看看孫大爺又閉了嘴。
既然貨已經卸完,林老板上車要走,孫大爺急忙攔住他說:“別著急啊,人是鐵飯是鋼,到我屋里吃點飯,喝點熱水,再走也不遲呀。”
說得也是,林老板這叫連軸轉,鐵打的人也受不了,于是,就跟著孫大爺進了門衛室。
孫大爺急急忙忙下了面條,還拿出本地特產燒鴨,讓林老板吃。
林老板是真餓了,就拿起了筷子。
這時,從門外進來一個人,正是剛才的小青年,沖林老板說了聲“這鴨子真香”,便自個兒找來碗筷,坐在他旁邊要吃鴨肉。
這也太沒禮貌了吧,孫大爺騰地站起來,林老板見他神色不善,暗想小青年剛才出力不小,吃點也是應該的,就攔住他說:“讓他吃吧,沒事。”孫大爺這才又坐下,沒說話。
小青年吃鴨肉,自然得摘下口罩,這一摘,臉上的傷疤全露出來了,看上去真有點瘆人。林老板心里一突,莫非這個人別有所圖?這么一想,他也就不再說話了,默默吃著,想吃完飯趕緊走人。
林老板三口兩口吃完面條,站起身,向孫大爺打了個招呼:“我這就走了,麻煩您了。”孫大爺見拉不住,只好出門送他。萬沒想到,林老板車的后輪胎竟然沒氣了!問題是,他車上還沒備胎,就連補胎工具也沒有,這黑燈瞎火的,看來今晚是走不了了!
林老板念頭一轉,懷疑上小青年了:剛才他是最后一個進門衛室的,是不是他把輪胎扎破了?莫非,對自己身上的鉆戒起了歹心?這么一想,他伸手就摸兜,掏出手絹一看,驚叫起來:“糟了,我的鉆戒不見了!”
孫大爺一聽急了,忙幫他找起來,小青年也跟著找,這可是半夜,照明也有限,找來找去也沒找到。
林老板懊悔地說:“都怪我沒裝好。其實這個戒指,除了貴重之外,還有個內情,剛才沒說完。戒指主人當時是新婚,蜜月還沒度完,就遇上了疫情,新郎官是個司機,一聽說缺少運防疫物資的司機,二話不說,就開著車出發了。萬萬沒想到,結婚戒指竟然丟了,我真有點替他擔心,怎么向新婚妻子交代。”
孫大爺聽了很是感動,看了一眼小青年,就懷疑上他了:剛才小青年是挨著林老板吃飯的,莫非他下的手?想到這里,說話就有些不客氣:“這枚戒指是志愿者丟在武漢的,如今也是巧了,又出現在咱們這里。好人不能沒有好報,要是誰不小心拿了,趕快還回來。”
跟前就這么仨人,小青年當然知道這是說他,但就是不吭聲,還是不停地找,從門衛室到院子里,找了個遍,還是沒有。
林老板無奈地說:“天亮再說吧,反正我也走不了了。等天亮找個修車師傅,得先把輪胎補了。”
孫大爺就給林老板安排起了床鋪。門衛室挺寬敞,還有張折疊床,平時不用就塞在床底下,這下派上用場了。
林老板是真累了,上了床頭一挨枕頭就睡著了,直到太陽照進來才醒。
他走出屋子,看見孫大爺正笑瞇瞇地等在外面,一見面就說:“你猜怎么著?鉆戒還真找著了,還在倉庫里。我就不明白了,戒指你裝起來以后,就沒進倉庫啊?”
林老板接過戒指,翻來覆去地看,沒錯,外面鑲嵌著大鉆石,內側刻著兩字“李鳳”。他是越看越驚奇,伸手摸兜,結果又掏出一枚戒指來,一模一樣!
孫大爺愣了:“你,你沒丟?那這個戒指是怎么來的?”
林老板一臉羞愧,說了實話:“孫大爺,昨晚是我耍了個心眼,車胎沒氣了,我懷疑是小青年干的,為的是我睡覺時偷鉆戒。我就……就悄悄把手伸進兜里,轉移了手絹里的鉆戒,假裝說戒指丟了,這樣我就能睡個踏實覺了。可沒想到,您竟然又找到了一個,這是怎么回事啊?”
孫大爺也感到奇怪,他搖搖頭,才說:“你誤會他了,我也誤會他了,小青年根本沒動歪心思,他,其實是我兒子。”
說起兒子,孫大爺是一臉懊惱,這孩子真不是個省油的燈,從小學習就一般,大學沒考上,不得已進了廚師學校。
畢業第二年,他就初生牛犢不怕虎,貸款開了個小吃店,因為手藝不怎么樣,顧客經常鬧意見。有一次,脾氣暴躁的他還和對方打起來了,臉上就留下了那道疤,人也被拘留了好幾天,飯館自然也關門了。
眼看貸款還不上,小青年心里急,脾氣越來越大,還和孫大爺吵了一架。
不過,畢竟是父子,卸貨的時候,孫大爺就喊他來干活,小青年來是來了,就是不跟孫大爺說話。
“車胎真不是他扎破的,你睡下后,他找來工具,連夜給你補好了。至于戒指,他為了消除我的疑心,賭氣把貿易貨棧找了個遍,居然真找到了。問題是,你沒有丟,這么說是多了一個?”
林老板是做生意的,腦子活,很快就醒過悶兒來了,他說:“這戒指是新婚戒指,也就是說,本來就有一對,兩枚,一枚在新郎官手上,給弄丟了,現在在我手上;另一枚應該在新娘手上,昨晚丟在貨棧庫房里,那么原因只有一個,新娘昨晚曾經出現在庫房里!”
孫大爺這才醒悟:“昨晚只有小李的妻子……天吶,我想起來了,小李管他妻子叫小鳳!李鳳不是一個人的名字,是兩個人的合稱!結婚戒指嘛,這太正常了!”
孫大爺匆匆忙忙找來小李兩口子,一問就對上了:小李妻子就是姓鳳。她昨晚和小李幫忙卸貨,回到家就睡下了,壓根沒發現戒指丟了。此刻見到林老板手中的兩枚戒指,她才醒悟過來,說明了原委:“小李去年開車去武漢丟了鉆戒,回來就又訂制了一枚原樣的,沒想到,現在居然又找到了丟失的那枚。”
小李伸出手,手上果然戴著枚同樣的戒指,他微笑著說:“現在這里一共有三枚了。還真是巧了,我把咱們城市的防疫物資送到武漢,把戒指丟在里面了,沒想到防疫物資原樣支援回來,戒指也跟著回來了。這是戒指的旅行,也是愛心的傳遞!”
林老板給他的那位志愿者朋友打了電話,說了這件奇巧的事。
朋友也很驚訝,說這是因為志愿者的愛心產生的奇跡。
林老板把戒指還給了小李夫妻,然后跟孫大爺告別,上了車,開出了貨棧。
剛到一個轉彎,一個小青年攔住了車,正是孫大爺的兒子。他告訴林老板:“林哥,我急著還貸款是真的,但還不至于當小偷!我跟著你轉悠只是為了問一問,你是開飯店的,后廚需要學徒不?我想明白了,想開好飯店飯菜質量要跟上,我想去你那里當一陣子學徒,再回來重起爐灶。”
林老板是真喜歡這個正直又倔強的小青年,就拍拍他的肩膀說:“上車!我代你跟你爸說一下。武漢歡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