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晶晶

信息技術高速發展,促成信息傳播形態不斷更新。建立在數字技術、互聯網技術基礎之上的,跨越了時空限制的新媒體,由于具有海量、互動性、個性化等特點,成為現代傳播的中堅力量。較之于傳統媒體,新媒體充分展現了多姿多彩的魅力。現如今信息的傳播并不再是以往的單向信息傳播,信息的發送可以是多個方向的,同樣信息也可以來源于各種各樣的渠道,信息的分享以及傳播已經打破了時間以及空間的限制,變得隨時隨地、更加方便。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也給思想政治教育傳播提供了更大的空間、更多的可能,應用新媒體傳播規律,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可以實現更深層次的創新。
傳播學是研究人類一切傳播行為和傳播過程發生與發展的規律,以及傳播、人和社會之間關系的學問。利用新媒體平臺,能夠進一步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傳播效果,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開展。由孫永魯所著的《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學創新研究》一書,總共有六章。第一章至第三章主要介紹了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學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義,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學當前的研究現狀,以及與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學研究相關的概念,并對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學的研究內容以及研究方法進行了詳細介紹。第四章節主要對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及新媒體業態進行了分析,并詳細介紹了思想政治教育傳播,以及新媒體傳播相關的重要概念。在這一章節當中,作者對思想政治教育傳播的特點進行了詳細分析,分別介紹了思想政治教育傳播信息的明確性、思想政治教育傳播主體的導控性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受眾的特定性,讓讀者對思想政治教育傳播有了更深一步的認知。在第五章至第六章中,主要介紹了新媒體發展概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傳播與新媒體之間的內在關系等。新媒體打破了媒介之間的壁壘,消除了信息傳播的時間以及空間的限制,使得媒體變得更加的個性化、進一步增加了受眾的選擇性,用戶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可以對信息進行檢索,也可以自己發布信息,相比于傳統的媒介,新媒體的形式更多樣,信息發布也更為及時。
新媒體的出現為思想政治教育傳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將新媒體傳播應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傳播過程中,能夠進一步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除了課堂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外,學生也可以通過移動終端收集到各種各樣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局限于課堂中,學生們可以隨時隨地接收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本書立足于在新媒體環境中運用思想政治教育學和傳播學的原理,對新技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傳播進行深入地解析,對思想政治教育學和傳播學中的各要素進行比照解析,從中探討和揭示各要素間的內在聯系,努力發現新媒體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傳播規律。作者詳細介紹了思想政治教育傳播以及與其他相關的概念,讓讀者對于思想政治傳播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傳播的性質以及研究內容;書中作者還進一步介紹了思想政治教育傳播的現狀,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在新媒體時代存在的問題、機遇和挑戰,作者所提及的融合發展、時度效意識缺乏等問題深刻且一針見血地反映了當前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傳播的不足。
針對這些不足和挑戰,作者提出相應的對策。一是對思想政治教育傳播環境進行治理,對網絡信息傳播進行進一步的規范,對于不良網站以及媒體運營機構加強管理,避免不良的政治觀點以及錯誤的價值觀念對學生的思想進行腐蝕,營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傳播環境。二是樹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傳播的全局性思維,在思想政治教育傳播過程中,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為對教育對象定制個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服務,根據教育對象的自身條件和實際情況,為其定制符合其發展需求的信息化服務。在思想政治教育傳播過程當中運用新媒體技術應做到因材施教,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質量得以提高。三是幫助教育對象形成正確的信息判斷能力。本書提出的這些對策,對于新媒體時代的思想政治傳播教育改革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
作者單位??呂梁學院
本文系中共山西省委教育工作委員會“新時代高校教師黨員常態化教育管理研究”(項目編號:GWB—202120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