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市實驗小學作為一所百年老校,作為首批江蘇省實驗小學、省模范小學,面對云計算、“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浪潮帶來的新挑戰,充分利用風起云涌的新技術,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以“新學求真”為理念,助力眾多不同生命成長。
一、智慧校園建設
1.高起點:硬件建設助力教育信息化
學校的規劃和建設充分體現教育優先發展理念,根據《江蘇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發展規劃》,按省I類標準配置各類教學專用教室和設備,高標準構建智慧校園。數字化學習中心設有多媒體網絡教室、云教室、未來教室、數字閱覽室;演播中心設有錄播教室、移動錄播系統、微課工作室、校園錄音棚;實驗探究中心設有機器人搭建室、物聯網實驗室、3D打印實驗室、數碼創意室、激光智造創意室、科學實驗室,學校自2021年開始論證建設人工智能實驗室。
2.重應用:智慧校園教學、服務、管理可視化
學校依托智慧校園數字化校園網站、“人人通”云平臺以及校內外其他資源平臺,實現了日常管理、校園安全、云上黨建、疫情防控、線上教學、招生入學、德育在線、智慧公眾號等多方面的場景應用。
二、智慧教師培育
首先,建立智慧校園領導小組,全面推進信息化發展。制訂學校信息化發展規劃,開展各種培訓、研討、競賽活動,如微課、翻轉課堂、智慧課堂、創客等,探索學校的智慧校園建設之路。
其次,構建不同層級的信息化培訓體系,如暑假期間的全體教師數字化技能培訓、開學初的新教師數字化技能培訓、學科特色培訓等。
再次,組建信息化應用研究核心團隊,如智慧課堂教學團隊、微課工作室團隊、創客教育輔導員團隊等,提高學科教師信息素養,增強有機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組織學科教學的主動意識和應用能力。近年來,學校已有幾十人次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等各級各類競賽中獲獎。
三、智慧學生發展
我們始終以信息化環境下的創客教育和智慧課堂教學為抓手,推動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課堂教學方面,不斷推進智慧課堂試點,深入進行智慧課堂研究,構建智慧課堂教學體系。開設語文、數學、英語為主的智慧課堂教學研究,注重啟發學生思維,鼓勵自主學習,全面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和終身學習能力。“學科+”方面,大面積開展社團類創客教育實踐,開設以機器人搭建、3D打印、創意編程、物聯網為主的科創類社團,注重啟發學生思維,鼓勵實踐創新,全面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和綜合素質,發展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提升學生信息技術和學科核心素養融合水平,推動智慧教育在校園里生長。
經過幾年的努力,學校已成為全國青少年計算機科技創新實踐教育示范基地、無錫市未來教室試點學校、無錫市智慧校園試點學校、無錫市創客教育實驗學校、無錫市智慧課堂試點學校、無錫市信息技術學科基地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