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文山 孫艷
南通市如東縣掘港街道童店小學始建于1937年,現有12個教學班,400多名在校學生,40位專任教師。學校秉承“以德立人、以德育人”的辦學宗旨,提出“求真求實,求善求美”的校訓,遵循“讓生命在禮儀中綻放”的教育口號,踐行“讓鄉村孩子同樣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的發展目標。學校被評為全國新教育實驗優秀實驗學校、中國STEM教育2029行動計劃種子學校、江蘇省陶行知研究會實驗學校等。
一、以網絡硬件設施打造智慧校園
學校網絡目前已基本實現全面覆蓋,教師配有專門的辦公計算機,能夠實名制單點登錄網絡,上傳自己的教學資源。學生機房按照比例配備電腦,每間教室配備白板教學系統,教師教學方法更加現代化。學校還配備了3D打印機、智能機器人等創客教學裝備,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要。2020年上半年學校更新了監控設備,能隨時調用,且在傳達室裝備的安防系統能一鍵報警。
為保證校園網絡安全,學校每臺電腦均配置防火墻、防病毒等系統,使用者憑實名賬號登錄,可用可查。學校行政人員蹲點各班級微信群、QQ群,實行行政人員和班主任雙負責制,群內“約法三章”:實名發言、不發廣告、文明交流。學校公眾號、美篇宣傳任用專人編輯,由校長審核之后發布。學校號召大家遵守網絡文明禮儀,尊重知識產權。迄今為止,學校未發生過信息安全事件。
二、多平臺助力智慧管理與智慧學習
學校使用云平臺、教師信息、學籍管理、陽光招生等系統,進行智慧化管理,使得學校工作規范而透明。師生通過名師空中課堂、一起作業網、免費語音學習等系統實現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
學科網、云平臺、學習強國等平臺為教師準備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學習機會。各學科教師每周定時進行網絡教研,學習身邊名師的優秀課件和教案。學校還建有圖書館、電子閱覽室,連接區域數字圖書館,定期推送閱讀公眾號,為師生提供豐富的書籍資源。
三、信息技術促進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水平提升
1.加強教師隊伍信息技術水平
智慧校園的建設離不開廣大教師的參與,而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智慧校園創建的標準。為此,學校開展多項活動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第一,利用“廣玉蘭教師論壇”定期開展教育信息化新知識、新技術及新媒體的應用專題培訓;第二,基于暑期“夏日芬芳”系列競賽,開展微課制作評比、各學科模擬課展示、交互式白板應用比賽;第三,針對新入職教師,開設信息專題校本培訓,迅速提升新教師的新媒體新技術應用水平。
2.搭建學生信息技術能力展示平臺
智慧校園的建設最終是為了服務學生,學校搭建各種平臺引導學生走近信息技術。第一,架構STEM課程,身處鄉村,在物力、財力、人力條件均受限的情況下,倡導“為未知而教,為未來而學”,巧妙利用身邊資源,構建鄉村STEM課程;第二,豐富信息呈現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電腦制作比賽、機器人比賽、程序設計大賽、航模比賽等;第三,習慣養成打卡,將習慣養成由校內延伸到校外,加入家長監督模式,使好習慣的養成更加容易。
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稍一松懈就會被淘汰。因此,學校將會加大送教師參加省內外培訓的力度,建設涵蓋完整的教學資源庫,為教學提供強有力支持。學校智慧校園的建設還處在起步階段,距離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智慧校園”還有一個漫長的努力過程。今后,學校將根據發展目標,統籌規劃,逐步實施,不斷吸取經驗教訓,點亮智慧校園之火,閃耀智慧教育之光,凸顯校園信息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