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北京市“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試點區,東城區確定了5所市級試點校和5所區級試點校,堅持系統研究與實踐推進同向發力、體制創新與機制完善同步推進、把關定向與辦學治校同頻共振的原則,重點圍繞“教育集團化學校試點策略”進行頂層設計和實踐探索,全面落實中小學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領導職責。
1.突出重點,改革領導體制
改革中小學領導體制,全面提升黨組織的功能是本次試點的重點。東城區委教育工委進一步規范組織設置,探索在教育集團和黨員百人以上的黨組織成立黨委,出臺了《黨的基層委員會成立工作方案》,升建了一批黨委、黨總支,率先在史家教育集團和北京五中教育集團兩個改革試點集團成立了黨委。制定了《教育集團黨委管理辦法》,厘清了教育集團化學校黨委的職責權限,發揮了黨委的領導作用,確立了黨委在學校的領導地位,圍繞“把方向、管大局”,進一步細化了集團黨委的領導職責。
教育集團在集團黨委領導下,堅持和完善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把握好學校的思想方向、政策方向和行動方向。立足教育“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的大局,研制實施教育集團中長期發展規劃,深化綜合改革,堅持依法治校,推動教育集團可持續發展、內涵式發展,努力提升教育集團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2.突破難點,健全運行機制
東城區委教育工委圍繞切實發揮教育集團化學校黨委的戰斗堡壘作用,出臺了一系列完善教育集團黨委運行機制的制度。修訂議事規則,對黨委會決策事項、議事規則以及與校長辦公會(行政會)的關系作出明確規定,強調凡屬重大問題都要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由黨組織會議集體討論作出決定;校長在集團黨委領導下,依法依規行使職權,按照集團黨委有關決議,全面負責學校的教育教學和行政管理等工作。完善“三全育人”機制,探索完善黨全面領導意識形態工作機制、學生德育工作機制、教師思政工作機制,創新工作方法,提高育人水平。
教育集團黨委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規范建設內設支部,把黨支部建在年級組、學科組等教書育人一線,選拔“雙強型”教師任支部書記,合理調整黨支部設置方式和活動形式,把支部建設與教育教學中心工作有機結合,強化黨支部的隊伍、陣地和制度建設,把黨對教育事業的領導落到教書育人第一線,有效緩解了黨建和業務“兩張皮”的問題,充分發揮了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同時,教育集團黨委探索設立黨建中心(黨辦)、德育和思政中心,由集團黨委委員擔任中心負責人,保證黨委領導有依托、有抓手。
3.找準焦點,完善人才梯隊
干部與人才問題是把黨的領導貫穿辦學治校、教書育人全過程,實現黨對教育事業全面領導的焦點問題。東城區委教育工委始終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抓好后繼有人、后繼“優”人這個根本大計,積極推進“集賢”計劃,多點支撐、多頭并進,努力構建人才分層培養格局,高水平建設基礎教育人才高地。制定《東城區教育系統隊伍建設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五大工程”,推進“五大計劃”,建設一支適應改革、與核心區教育相匹配的人才隊伍。制定《關于構建教育系統人才分層培養格局“壓茬”推進干部隊伍建設的改革方案》,探索建立領軍人才、重點人才、基礎人才分層精準培養體系,為推進改革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隊。制定《東城區教育系統“青年成長營”實施方案》,在區校兩級發現、培養和儲備一批有潛質的優秀年輕干部,通過3年系統培訓,著力提升政治理論素養和專業實踐能力,為持續深化改革提供人才保障。
在此基礎上,針對教育集團化學校的特點,結合試點要求和隊伍實際,進一步加大了書記的配備力度。兩個試點集團的黨委書記和總校長都是“一肩挑”,在集團成員校黨組織書記的配備上,堅持選優配強,選用了一批黨性強、懂教育、會管理、有威信、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書記。集團黨委重視內設黨支部書記的選配,安排一批講黨性、業務強的優秀黨員教師任年級(學科)組長兼書記,并強化組長、書記的“一崗雙責”,抓好內設黨支部的規范化建設,形成了解決基層黨建“最后一百米”問題的有益探索,在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的同時,也鍛煉了基層干部和黨員隊伍。
下一步,東城區委教育工委將根據市委的統一部署,有序推進中小學領導體制改革,結合教育集團化學校的實際,探索形成務實、有效的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