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杰
為推動“雙減”政策在學校落地、落實,北京郵電大學附屬小學秉承“‘五育’并舉? 體育先行”的理念,構建了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學體系,探索多樣化的教育教學方式,推動體育工作的創新發展。
提供豐富的課程,創新教學方式。在課程建設方面,保證每班每周5節體育課,學校在國家課程之外,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開設了旱地冰球、圍棋、花樣跳繩等校本課程,滿足學生對體育運動的不同需求。課堂上,聚焦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重視單元學習“學、練、賽”的體現。同時,根據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細則和管理辦法,按照教育教學規律,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和自信心。固定教學流程,包括集合整隊、隊列隊形訓練、慢跑熱身徒手操、體育技能訓練、放松活動等板塊。嚴格按照《體育與健康》大綱、教學進度、單元計劃、課時內容規范體育課堂,每周聘請專家組教師進行教研指導,同時對體育課教學進行巡查和指導,全面保障課堂教學質量。在教學內容上,低年級根據學生感興趣的項目設計教學內容,如跳繩、單雙圈跳躍、動物模仿跑、跳爬等;中年級開發特色體育器材、益智器材、軟式器材,提升學生興趣;高年級開發具有挑戰性的教學內容,如花樣跳繩、旱地冰球等,讓學生掌握2項體育技能。
保障鍛煉時間,倡導親子運動。學校尤為關注學生體質與健康,充分利用早操和下午陽光體育鍛煉時間,保障學生在校每天1小時體育鍛煉時間。同時,為保障學生校外體育鍛煉1小時,我們還設置了形式新穎的體育親子時光,例如,我們將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階段的體育作業與體育課堂教學大單元進行整合,將課后作業分成專項技能親子互動時間、游戲親子互動時間、創新技能親子時間等,鼓勵學生回家后與家長親子聯動。家長們在與學生進行親子運動的同時,自身也體會到了運動帶來的快樂。
體育課后服務是落實“雙減”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學校在“一校一案”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根據低年級和高年級兩個校區場地等現有資源,周一、周三在兩個校區設置了擊劍、健美操、田徑、籃球、圍棋、“小胖墩”素質提升等社團;周四、周五在兩個校區設置了射擊、足球、武術、冰雪社團共16項體育服務內容。每一個課后體育項目都由一名體育教師和專業的體育教練負責。
全面落實“雙減”工作是一項新課題,學校將不斷創新,在保障各項內容落實的同時,全面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編輯 _ 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