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區堅持以“小切口”推動“大改革”,通過完善機制保障、開展試點研究、優化班子配備、打造黨建品牌等舉措,為構建職責明確、協調順暢、運轉高效、作用到位的教育治理體系夯實基礎。
1.持續深化,有序推進試點工作
海淀區選取了交大附中、育英學校、雙榆樹一小等7所中小學校,開展試點工作。海淀區委教工委加強對試點學校的調研,指導梳理學校黨建工作思路、修訂學校章程,探索開好黨組織會議和校長辦公會議的模式,確保各項試點工作任務有效落實。如交大附中修訂了黨組織委員會議事規則和校長辦公會(行政會)議事規則,建立“兩委會”議事決策程序和規則,對議題提出、會議研究、集體決定、爭議處置等環節作出明確規定。雙榆樹一小在深入總結前期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健全黨組織領導的體制機制,以“黨建帶團建、團建帶隊建”的一體化建設,推動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融合發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開展“北京市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研究”課題研究,深入探索完善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的議事規則、決策程序等。交大附中、育英學校等作為子課題課題組成員,共同開展黨政分設學校試點策略研究,雙榆樹一小也開展黨組織領導德育策略研究,為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的有效運行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參考。
2.選優配強,全面提升學校黨組織的組織力
加強中小學校黨組織建設,明確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職能定位,選拔黨性強、懂教育、會管理、有威信的干部進入黨組織委員會。以黨組織換屆為契機,全面梳理學校黨組織,尤其是7所試點學校黨組織的組織架構、議事規則、黨組織委員人選條件等,明確在黨組織換屆時,由上屆委員會提出的候選人預備人選原則上應為校務會成員。全面實施、持續抓好“黨組織書記頭雁領航”“黨務工作者素質提升”“黨員黨性錘煉”等工程,落實黨管干部、黨管人才的原則,建設好干部梯隊。在全市率先評選黨建帶頭人,打破中小學管理“重行政、輕黨建、輕黨務”的觀念,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為全面實施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提供人才保障。2022年1月,共評選出海淀區教育系統黨建帶頭人20人。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組織各中小學校全面開展自查工作,確保學校章程充分體現黨的領導,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發揮教育黨建督查組的作用,加強對各單位黨組織落實“三重一大”的指導督促,堅決糾正“以行政建設代替黨的建設”的現象和行為。
3.培樹品牌,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海淀教育高質量發展
堅持黨建引領、創新驅動,深挖海淀紅色教育資源,培育打造一批海淀教育黨建品牌,把弘揚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深刻融入學校教育,為推進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提供不竭動力。海淀區整合包括部分試點校在內的13所具有紅色革命歷史的中小學校資源,成立海淀紅色學校黨建聯盟,全面傳承弘揚海淀教育紅色基因,推動地區紅色教育黨建資源互通共享、優勢互補,切實增強各級各類學校黨組織的凝聚力、創造力。同時,結合海淀紅色教育資源,不斷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推出“音樂黨課”“藝術黨課”等,確保學校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同頻共振。制定海淀教育黨建品牌培樹三年行動計劃,在建黨百年之際發布了海淀教育第一批黨建品牌,啟動了第二批黨建品牌甄選工作,部分試點校黨建品牌入選,以黨建品牌建設為契機,推動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如交大附中“幸福號”黨建品牌,深化“引領·融合·服務”黨建工作機制建設,推進“校區融合、黨政融合、身份融合”,強化“課程引領、榜樣引領、德育引領”,堅持“為師生的發展需求服務、為師生的身心健康服務、為師生的生活保障服務”,發揮了品牌效應和示范作用,切實通過黨建工作創新探索體制機制改革路徑。
下一步,海淀區將在深入總結試點工作基礎上,健全發揮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作用的體制機制,保證黨的教育方針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在中小學校得到貫徹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