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凱 高山
北京市第二中學突出技術課程的育人優勢,彰顯“五個重視”的技術課程理念,引導學生在做中學、做中思,培育核心素養。
重視學生,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課程價值觀。以主題式教學為載體,將價值觀教育融入技術課程中,打造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支持的技術課堂生態。將生活中的元素融入項目設計與制作的過程中,傳遞“技術向善”的價值觀,讓學生感受技術的發展是為人們的幸福生活服務的。在技術課程中,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疑-探-獲”教學方式,鼓勵學生在疑問中探索,在實踐中獲取知識。進行技術構思、技術設計、技術創作、技術測試等實踐活動,努力實現技術學科素養的全面形成。
重視技術,引導學生形成理性的技術意識。在課程中建立起技術、學生、工程三者的有效聯系,突出技術意識和技術思維的形成,感悟技術發展對人類社會進步的積極推動作用。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環保、關注野生動物保護等,使學生以同理心進行項目構思、設計和實踐。通過技術實踐,引導學生形成對技術的敏感度,構建技術與人類文明的聯系,建立起對技術文化的尊重和重視。
重視評價,助力學生建構技術學科素養。學校對技術學科的評價進行了改革,豐富技術課程的評價方式。既有過程性評價,又有終結性評價;既有表現性評價,又有結果性評價;既有對學生素養發展的評價,又有對學生作品的評價。項目實施前,學生都要以小組為單位介紹方案,并由其他同學和教師共同提出建議;項目實施中,學生都要提交過程性設計方案及材料;項目完成后,學生都要介紹作品,分享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案。基于此,技術課堂形成了“項目展示與項目分享相結合、項目設計與項目實踐相結合”的特色評價方式。
重視創作,夯實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技術課程的實施與學生的實踐過程是密不可分的,重視創作的技術課程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大單元”和“大項目”的主題課程中,由于項目較為復雜,涉及機械結構、機械傳動、傳感器應用、電機和舵機控制等多方面綜合性技術,學生遇到問題時很難準確定位,教師就在課程中引導學生建立系統化的思維方式。將“大項目”分解為多個子系統,按照由小及大、由外而內的思維方式查找問題、解決問題。經過一學年的課程學習,學生能夠形成一套問題解決的思維方式。
重視品格,錘煉學生的必備品格。克服困難的過程也是提升學生“逆商”的過程。零件加工尺寸不合適、程序調試不順利、機器人運行不穩定等都會造成學生心態的失衡,教師要通過幫助學生分析問題、引導學生組內討論等助力學生解決問題,最終獲得成功。每一次問題的解決,都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戰勝自己,建立更強大的自信,最終形成堅韌樂觀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