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賢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產科,鄭州 450000)
妊娠期高血壓(HDCP)是產科臨床常見并發癥,包含妊娠高血壓、子癇前期、子癇等多種類型,目前已成為造成孕產婦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有研究[2]表明,合理控制血壓并配合有效護理措施對降低HDCP患者臨床風險具有一定積極作用。ABC管理法是一種簡便、高效的科學管理方法,其將事件按嚴重性分為A、B、C三級,可幫助護理人員掌握健康教育要點[3]。而戴明循環管理模式通過計劃、實施、檢查、處理4個步驟循環運轉,能持續性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終提高管理質量[4]。本研究將戴明循環管理模式與ABC管理健康宣教相結合應用于本院162例HDCP患者中,旨在觀察其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選取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HDCP患者162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對照組81例,年齡24~43歲、平均(33.61±4.52)歲,孕周35~42周、平均(38.64±1.53)周,疾病分類:妊娠高血壓38例、子癇前期15例、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壓16例、慢性高血壓并發子癇前期12例;聯合組81例,年齡23~44歲、平均(33.82±5.19)歲,孕周34~42周、平均(38.12±1.86)周,疾病分類:妊娠高血壓40例、子癇前期13例、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壓15例、慢性高血壓并發子癇前期13例。2組患者的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批準。
入選標準:1)符合“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診治指南(2020)”[5]中相關診斷標準;2)懷孕前無高血壓病史;3)學歷均為初中以上;4)意識清楚,具備一定學習能力。排除標準:1)患有重要臟器器質性疾病者;2)精神障礙類疾病者;3)耳聾、眼盲者;4)存在其他妊娠疾病者;5)惡性腫瘤者。
2組均予以相同的降壓治療,鹽酸尼卡地平注射液(廣東粵龍藥業有限公司)10 mg與250 mL 5%葡萄糖溶液(河北天致藥業有限公司)混合后,以靜脈泵滴注,起始劑量0.2 μg·kg-1·min-1,每5 min 檢測血壓1次,依據血壓情況適當調節藥量,最高用藥量為4 μg·kg-1·min-1,血壓降至收縮壓140~150 mmHg、舒張壓90~100 mmHg(1 mmHg=0.133 kPa)后,維持24 h后改為口服鹽酸尼卡地平緩釋膠囊(安斯泰來制藥有限公司)40 mg·次-1,每12 h用藥1次。
1)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告知患者HDCP對母嬰的危害,提高其重視程度;指導患者健康、科學飲食,遵醫囑服藥,嚴格控制體重,定期產檢;叮囑患者保持積極樂觀心態,學會調節不良情緒,嚴格要求自身行為,對血壓控制保持信心。
2)聯合組予以戴明循環管理聯合ABC管理健康宣教。包括計劃、實施、檢查和處理4個階段。①計劃階段:護理人員制作電子版“HDCP相關知識知曉度調查問卷”及“心理狀態評估表”,通過微信群指導每位患者下載、填寫并提交,護理人員依據調查結果評估患者疾病認知情況及心理狀態,充分了解患者健康需求后制定健康教育計劃(為期3個月)。②實施階段:結合患者綜合情況與ABC管理方法將護理內容按需求程度劃分為A、B、C三級,A級為必須掌握內容,最重要,如血壓控制方法、心理調節方法;B級為適度掌握內容,重要,如疾病相關知識、孕期保健知識;C級為了解內容,較重要,如血壓自測方法、定期產檢。具體措施如下:通過微信“荔枝微課”小程序開設HDCP患者專屬血壓控制課程,每周一節課,時間為1 h,主講人為本院權威產科專家,內容主要包括HDCP發病原因、危害、治療方法、血壓控制方法、科學飲食、適度運動、嚴格自我管理、體重控制等,監督患者按時收聽直播課程,課程支持回放,患者日常也可自行回放再次學習;邀請專業心理治療師為患者進行定期線下心靈療愈,前兩周每周1次,后期每月1次;心理治療師組織患者以理論學習、情景體驗、游戲放松等多種形式幫助患者緩解內心壓力,同時教導患者掌握自我心理調節方法,全面改善患者不良心態;教導每位患者掌握自測血壓方法,指導其每天3次測量血壓并進行記錄,及時了解血壓變化以便靈活調整干預措施;為患者制定產檢計劃,叮囑其按時入院產檢。③檢查階段:護理人員每周與患者視頻通話1次,了解患者近期血壓情況及護理計劃實施情況,對患者不良行為予以指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意識,及時解決發現問題。④處理階段:干預結束后對護理結果進行分析,根據存在問題調整或重新制定護理計劃,直至完成目標。
觀察2組干預前后焦慮狀態、血壓(舒張壓、收縮壓)及干預后母嬰結局。1)焦慮狀態:采用廣泛焦慮性量表(GAD-7)[6]評價2組患者干預前后焦慮情況,該量表共7個問題,每個問題評分為0~3分,總分0~21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焦慮越嚴重。0~4分表示無焦慮癥;5~9分表示輕微焦慮癥;10~13分表示中度焦慮癥;14~18分表示中重度焦慮癥;19~21分表示重度焦慮癥。2)母嬰結局:統計干預后產婦剖宮產及自然分娩人數,同時統計新生兒早產、窒息、宮內窘迫發生率。

與干預前比較,2組干預后GAD-7評分顯著降低,且聯合組降低更為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2組焦慮狀態比較 分
與干預前比較,2組干預后舒張壓、收縮壓均顯著降低,且聯合組干預后降低更為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2組干預前后血壓水平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聯合組干預后剖宮產率、早產率、胎內窘迫發生率顯著降低,自然分娩率顯著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與對照組比較,聯合組干預后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干預后母嬰結局比較 %
HDCP屬于孕婦嚴重并發癥,若無法有效控制血壓水平,可發生胎兒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產婦大出血等不良母嬰結局,直接影響母嬰生命安全[7]。因此,護理人員應始終致力于對控制患者血壓的有效護理模式的探索,以改善母嬰預后效果。
ABC管理法是指以事務重要程度為依據,將待辦事項從高到低依次分為A、B、C 3個等級,然后按照事項重要等級依次完成任務的做事方法。該方法最早主要應用于企業管理中,后期逐步開始在護理工作中得到發展和創新[8]。戴明循環管理模式由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提出,計劃、執行、檢查、處理4部分共同組成了一個完整、連續的循環圈,每經歷一個循環,質量提升一次,可確保護理質量持續改進,達到滿意護理效果[9]。有學者將戴明循環管理模式應用于細菌性肝膿腫患者管理中,結果患者治療成本降低,并發癥減少,依從性提高,收獲良好護理效果[10]。本研究在單一護理方法應用上進行創新,將戴明循環管理模式與ABC管理法健康宣教聯合應用,共同干預HDCP患者,結果顯示,患者焦慮狀態明顯緩解,剖宮產、早產、胎內窘迫等不良母嬰事件發生率顯著降低,患者血壓水平得到有效控制,護理效果進一步提高。本研究基于ABC管理法將護理內容按患者需求程度劃分為A、B、C 3個等級,通過開設血壓控制相關的線上直播課程、教導患者自測血壓、叮囑患者定期產檢,為患者傳遞疾病相關知識,幫助患者掌握血壓控制方法,有效改善其血壓水平,降低母嬰不良事件發生率。護理人員還邀請專業心理治療師為患者開展心靈療愈活動,目的在于降低患者焦慮程度,改善其不良心理狀態。另外,針對護理質量管理,本研究依據戴明循環管理模式的4個步驟對護理內容進行循環,不斷發現新問題、改進新問題,最終達到護理最佳效果。
綜上所述,將戴明循環管理模式聯合ABC管理健康宣教干預HDCP患者,一方面能緩解患者焦慮情緒,改善其血壓水平,另一方面能減少不良母嬰事件的發生,改善母嬰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