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驁
如果說,在稍顯寂靜的2022年企業級IT市場中,找到一個能讓人眼前一亮的技術創新,那么VMware Aria一定可以算得上其中一個。
“VMware Aria是VMware首先推出的多云管理解決方案是行業的首個迄今為止唯一同類的解決方案。”在今年8月VMware大型年度會議VMware Explore上發布VMware Aria時,VMware公司總裁Sumit Dhawan罕見地對這一解決方案給予了前所未有的贊美和肯定。這一方面當然是VMware Aria“多云管理產品組合”的產品方向,剛好為VMware推出的“云智能”提供了足夠的產品支撐;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證明:VMware已經為企業“能夠擁有一個為所有的企業級應用作為底層的、一致的企業級技術架構”,做好了工具層面的準備。
根據近期VMware委托市場調查公司Vanson Bourne所做的《多云成熟度調查》報告顯示,在疫情期間越來越多企業開始采用多云模式,預計2020至2027年,全球企業機構使用的公有云數量將增加一倍以上。但目前全球范圍內只有19%的企業認為,在多云部署方面自身已經實現了 “云智能”模式。在VMware致力于幫助企業更快上云,加快轉型的旅程中,VMware Aria絕對是一個“點睛之筆”般的存在。
“多云已經成為IT的新常態,多云給企業和機構帶來種種明顯的收益都是大家認可的,比如豐富的云服務可以帶來快速的支持業務開發上線,自服務菜單,也提供了簡便的云消費方式……企業利用云服務也有巨大的擴展性,以及全球跨地域的高可能性,這些都是多云帶來的主要的收益。”日前,在VMware Explore 2022 China會上,Mark Soo,VMware大中華和東南亞區云平臺業務總監——即VMware Aria在中國市場的主要負責人,在談到VMware Aria這個產品時強調,多云應用在為用戶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會產生一系列多云環境構建、應用和管理層面的難題。
事實上,對于企業用戶而言,多云應用的目的,往往是為了滿足自身多重不同業務的需求。但是在目前環境下,不同云服務之間天然的技術和商業壁壘都將長期存在。因此對于企業用戶而言,其需要在面對不同業務需求時,作出更加充分的判斷:哪個是合適的云環境?哪個是合適的云服務?尤其是對于具體的企業IT運維人員而言,多云應用就意味著不用的云就對應著各種不同的管理工具,不同的運維人員就需要面對不同的工具。也就是說,當企業涉及到的云越多,需要的工具就越多,管理的對象也越多,情況就越復雜,工作量也就越大。
“尤其如果涉及到虛擬化和跨云的時候,就會出現很多管理的工作,非常復雜。例如最常見到的故障排查:通常需要很多工具,跨很多不一樣的團隊,經過很多流程才有辦法確定一些需求。很顯然,這樣很耗時的一個程序,往往非常難滿足業務部門的需求,或者快速需要做決定的需求。”Mark Soo認為這是一個典型的“轉椅子式的管理”:即管理人員需要坐在轉椅上,面對桌上很多的屏幕,從一個平臺去另外一個平臺,反復不同屏幕(平臺)之間切換和往來,才有辦法完成簡單的工作。
VMware大中華及東南亞區云平臺技術總監李曉學強調:VMware Aria的誕生,完全是為了響應用戶的需求,并非來自實驗室。在他看來,首先,現在企業用戶談到的“云管”,與以往通常理解的“云管”,在概念上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其外延正在逐步擴大,從自動化部署、智能化運維,逐漸拓展到了安全、合規或者成本等方面的管理需求,也需要一并考慮。其次,對于企業用戶而言,多云應用意味著面臨的安全風險正在變大,因此企業也需要能夠通過一個管理平替,將安全與運維進行統一管理。第三,對于很多企業而言,在應用云計算平臺的過程中,都會遇到自身應用與公有云服務被強綁定的情況,企業會因此失去事實上的選擇權:“VMware Aria要解決的問題,首先是賦予企業選擇權:我們為企業用戶提供一個一致性的IT基礎架構,這樣企業就可以給予這樣一個平臺,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對應的云服務;其次,VMware Aria還能夠為企業用戶提供智能化的辦法,了解自身的云成本:什么時候、哪個業務運行在哪朵云上,企業的成本更低。”

根據VMware幾個月前提供的技術資料看:VMware Aria的一個“多云管理產品組合”,其基礎是一項被稱為“VMware Aria Graph”的技術。在VMware的相關表述中,VMware Aria Graph是一項專門為應對云原生應用和環境運營挑戰而設計的、可以捕捉多云環境的資源和關系的、基于圖形的數據存儲技術,其能夠從原生公有云、本地云、VMware工具和第三方工具中收集并規范化的數據,從而為企業用戶的多云應用“提供一個近乎實時更新的、單一的、多云環境資源數據來源”。在此基礎上的“VMware Aria Hub”,可以看成是一個提供云管服務的平臺工具:其利用VMware Aria Graph收集到的數據,為企業用戶提供多種多云管理的功能。
“Aria采用一個比較新的方法來實現集成化的業務管理,它構造了一個通用的數據庫平臺叫Aria Hub,基于這套通用平臺來啟用不同的多云管理服務:成本、運維和自動化。”Mark Soo說。
李曉學在解釋VMware Aria工作原理時強調:目前市場上的所有云管理軟件,也會有各自的數據和軟件平臺,但是這些軟件針對的業務領域都是單一的,有些針對自動化、有些針對運維,有些針對成本。“各個軟件有各自軟件的數據,各個軟件有各自的平臺:不同類工具之間沒有聯動,沒有集成性。這會導致一些問題,也會產生很多主機資源的浪費和重復工作偏多。VMware Aria的出現,改變了這種局面:它通過一個通用平臺,在這個通用平臺對所有數據進行集中的數據存儲、整合、分析,并在對外提供服務——從概念上講,這有些類似于數據中臺。或者也可以說,VMware Aria設計的巧妙之處在于其為企業用戶提供了一個云管理軟件的數據中臺。”
作為VMware Aria解決方案最核心的組件Aria Graph,李曉學強調,Aria Graph首先從擴展性來講,能夠支撐上億、甚至十億個級別的管理對象,并且能達到毫秒級的響應。同時通過“數據聯邦+分層提供”,Aria Graph能夠把所有數據集成在一起的同時,能夠對這些數據進行整合和分析。
“如果沒有Graph,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數據源,給到用戶的結果是不一樣的,會沖突,這是一個很普通的現象。”李曉學舉例說:“例如一個當業務部門發現一個應用的性能出現問題,需要查找瓶頸問題時,首先會查看前端應用,如果沒有問題,會再通過管理軟件查看數據庫的,發現是RO產生問題,于是會繼續追查存儲,結果存儲管理員經過查看發現存儲沒有問題……不同的管理工具,給出的定義,給出的分析結果都是不一樣,是沖突的。但是利用了Graph技術以后,所有的數據都集成在了一起,當數據管理的這堵墻打破了以后,用戶運維人員就可以做端到端的分析:結果可能既不是存儲的問題,也不是數據庫、應用的問題,只是需要把虛擬機從A服務器遷移到B服務器,就能解決問提——這就是Aria Graph為企業用戶帶來的非常重要的變化。”
在今年8月剛剛發布時,VMware Aria還是通過集合了所有vRealize產品組合,以及CloudHealth產品組合的所有能力,提供的Aria Cost(成本管理)、Aria Operations(運維管理)和Aria Automation(自動化)三個最核心基礎的服務。幾個月之后,其所提供的服務又增加了Aria Migration、Aria Guardrails和Aria Business Insights三項新的云管理服務。“得益于Aria的設計理念,由于在底層擁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平臺,能夠把數據整合在一起,可以很準確地做很多數據分析,所以在上面做服務,就相對容易很多。”李曉學說。
李曉學介紹,新推出的三項云管理服務,其中Migration提供的是云遷移服務,能夠具體提供應用關系分析、訓選擇最優云服務,以及制定遷移計劃并提供自動化遷移等服務;Guardralls提供的是云護欄服務,即對所有公有云上的對象存儲數據進行護欄安全防護; Business Insights則是提供業務洞察服務,“通過幫助企業把不同的工具打通,利用后臺的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技術,給企業提供一個準確的商業決策能力。”
應該說,單純從產品邏輯上看,VMware Aria似乎并沒有多么創新,但是從產品層面看,VMware Aria的確是從解決問題的角度,為企業一次性解決了多云應用過程中,正在遇到和可能遇到的各類問題,并且為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也預留了通過技術進行解決的空間。Aria的中文意思是 “詠嘆調”,VMware說,其中含義是希望企業用戶在利用多云的過程中,能夠像詠嘆調一樣,能夠用統一的一致的曲調來歌唱出一段舒緩的旋律。但是在筆者看來,其中另外一層含義可能是:多云應用企業的IT運維人員,終于可以不用一直陷入到繁亂的工作中,有時間平復一下自己的情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