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宇萍 丁嘉如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黑小麥粉營養品質、面筋指數、流變學特性等,為其在面制品中的應用提供依據。結果表明,黑小麥粉中蛋白質16.8%,硒1.2 mg/kg,濕面筋36.8%,面筋指數76.43%,形成時間5.4 min,穩定時間5.1 min,拉伸阻力1 245 EU,延伸性68 mm。
關鍵詞:黑小麥粉;品質;應用
Study on the Quality of Triticale Flour in Baotou
GAO Yuping, DING Jiaru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Baotou 014035,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nutritional quality, gluten index an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triticale flour, and provides a basis for its application in flour produc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iticale flour contained 16.8% protein, 1.2 mg/kg selenium, 36.8% wet gluten, 76.43% gluten index, the formation time was 5.4 min, the stabilization time was 5.1 min, the tensile resistance was 1 245 EU, and the extensibility was 68 mm.
Keywords: black wheat flour; quality; application
目前,人們對食品的要求越來越高,人們在購買食品時,注重的不再是口感、外觀,而是食品的內在營養、健康、功能等方面。據調查,人們在選擇食品時,更傾向于含有膳食纖維、益生菌、微量元素類物質的食品,希望食品具有改善腸道、提高免疫力的功能[1-3]。我國有近3億的人口處于隱性饑餓,70%左右的慢性病都是隱性饑餓所引起的。隱性饑餓是指營養元素不平衡的一種狀態,而非人們常說的饑飽。微量元素缺乏是導致“隱性饑餓”的重要原因之一,元素缺乏可能引起人神經機能紊亂、工作效率降低,引起多種疾病[4-5]。所以,近年來人們對有特殊功能的食品原料及食物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黑小麥營養均衡,富含蛋白質、賴氨酸、膳食纖維、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還含有大量的花青素,有提高免疫力、清除體內自由基、維持血管正常滲透壓、抑制癌癥的發生等重要生理作用[6-8]。黑小麥中的蛋白質含量比普通小麥要高,一般含量在15%以上,還有個別品種能達到20%左右。其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齊全,必需氨基酸占比很高。黑小麥中的脂肪含量與普通小麥含量相差不多,但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占總脂肪的一半以上,還含有較多人體所需的亞麻酸和亞油酸,對防治糖尿病和動脈粥樣硬化具有重要作用。黑小麥中膳食纖維的含量比普通小麥高2~3倍,大部分為可溶性膳食纖維,是比較理想的膳食纖維來源,不但有助于潤腸通便,還對降低血糖、抑制肥胖病有一定的積極作用。黑小麥中天然抗氧化劑維生素C和維生素E含量較高,可以起到預防腫瘤、延緩衰老的作用[9-10]。黑小麥中硒的含量要高于其他小麥,是其他小麥的3倍。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人體自身不能合成硒,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補充200 μg硒。黑小麥因礦物質元素比普通小麥高,又被稱為“富硒麥”“補鈣麥”[11]。
隨著黑色食品在市場上關注度的提高,近年來營養豐富的黑小麥也成為人們關注的對象。我國也增加了黑小麥的種植面積,主要分布在黑龍江省、內蒙古、青海省、西藏等高寒地區與高海拔山地[12-14]。但我國對黑小麥食品的開發還處于初級階段,市場上的黑小麥產品單一,資源極大浪費。因此,本試驗以包頭黑小麥為原料,利用面筋儀、粉質儀、拉伸儀等研究其營養品質、面筋質量、流變學特性,為黑小麥在食品領域的應用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高筋粉、黑小麥粉,均為市售。
1.2 試劑
氯化鈉、碘化鉀、碘,均為分析純。
1.3 儀器
JD200-3L電子天平,沈陽天平儀器有限公司;MJ-Ⅱ面筋儀,杭州大成光電儀器有限公司;PF-T粉質儀,佩克昂科技有限公司;PE-T型拉伸儀,佩克昂科技有限公司。
1.4 試驗方法
1.4.1 試驗準備
①樣品。按照四分法均勻取樣。②20 g/L氯化鈉溶液配制。將20 g氯化鈉溶解于水中,定容至1 000 mL容量瓶。③碘化鉀/碘溶液配制。將2.54 g碘化鉀溶解于水中,加入1.27 g碘,完全溶解后定容至100 mL容量瓶。
1.4.2 面筋質量測定
濕面筋按《小麥和小麥粉 面筋含量 第2部分:儀器法測定濕面筋》(GB/T 5506.2—2008)測定;面筋指數按《小麥粉濕面筋質量測定法——面筋指數法》(LS/T 6102—1995)測定。
1.4.3 流變學特性測定
粉質特性測定按《小麥粉 面團的物理特性 吸水量和流變學特性的測定 粉質儀法》(GB/T 14614—2006)測定;拉伸特性測定按《小麥粉 面團的物理特性 流變學特性的測定 拉伸儀法》(GB/T 14615—2006)測定。
2 結果與分析
2.1 營養品質
包頭黑小麥是通過石磨加工而成,石磨磨粉采用低速、低溫研磨,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黑小麥中的各種營養物質以及小麥的原有風味,用石磨黑小麥制作的各種面食麥香濃郁,營養價值更高,是綠色健康食品[15]。因高筋面粉蛋白質含量、濕面筋含量、面筋指數高,面筋質量好,因此本試驗以高筋面粉為對照分析包頭黑小麥粉品質特性。由表1可知,包頭市黑小麥富含蛋白質和硒。蛋白質和硒均可提高人體免疫力,硒有解毒、排毒、抗氧化、抗癌和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可有效預防多種疾病。包頭黑小麥粉的蛋白質、硒含量高于高筋粉,脂肪、水分含量與高筋粉相差不大,碳水化合物含量比高筋粉略低,是一種優質的食物原料。
2.2 面筋指數
面筋是評定小麥粉質量和工藝性質的決定因素。濕面筋和面筋指數是反映面筋質量好壞的指標,濕面筋含量高,面筋指數大,則面筋質量越好;濕面筋含量低,面筋指數小,則面筋質量越差。面筋主要由麥膠蛋白和麥谷蛋白組成。麥谷蛋白形成空間網狀結構,影響面筋彈性,有利于提高面筋指數,麥膠蛋白分散在麥谷蛋白形成的網絡結構中,影響面筋拉伸性,有利于面團的延展性,兩者共同決定了面筋的品質[16]。由表2可知,包頭黑小麥粉中蛋白質和濕面筋含量高于高筋粉,面筋指數低于高筋粉。根據徐小青[16]研究中,麥膠蛋白與麥谷蛋白比值減小、重組粉中濕面筋含量下降、面筋指數上升的結論可判斷,包頭黑小麥粉中膠蛋白與麥谷蛋白比值較大,麥谷蛋白的占比變小,盡管蛋白質含量高,但面筋指數下降。
2.3 流變學特性
2.3.1 粉質特性
面團吸水率是反應面粉綜合性質的一個指標,吸水率高,面粉的出品率高,可延長食品保鮮期;面團形成時間反映了面筋網絡結構充分形成所需要的時間,形成時間越長,面粉的筋力越強,面粉的烘焙品質越好;面團穩定時間反映了面團形成過程中面團的抗剪切力,穩定時間越長,攪拌耐力越好,面粉的烘焙品質越好;弱化度反映了面團在攪拌過程中耐機械攪拌的承受能力。弱化度越大,面團越軟、越黏、越不易加工[17]。由表3可知,包頭黑小麥粉與高筋粉相比,面團形成時間偏短、穩定時間降低約4倍,弱化度高出11倍,表明黑小麥粉中麥膠蛋白與麥谷蛋白比值大,面筋質量低于高筋粉,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黑小麥粉的加工利用。
2.3.2 拉伸特性
抗拉伸阻力反映出面筋的強度、韌性,面團抗拉伸性能好,韌性好,面筋筋力和持氣力好;延伸性反應面筋網絡的膨脹能力,延伸性大,面筋膨脹力大;面團能量反映出拉伸面團時所需要的能量,面積越大,需要能量越多,表明面粉的筋力和強度也越大[16-17]。由表4可知,經5 min調粉后,黑小麥粉的4個拉伸指標都高于高筋粉,說明此時黑小麥粉的面筋強度、面筋筋力、延伸性、韌性等指標要好于高筋粉。這是由于高筋粉的形成時間是7.5 min,黑小麥粉的形成時間是5.4 min,經5 min攪拌,黑小麥粉面筋正好形成,而高筋粉的面筋還未形成,所以此時黑小麥粉的拉伸品質整體要比高筋粉好。
3 結論
包頭黑小麥粉中蛋白質16.8%,硒1.2 mg/kg,濕面筋36.8%,面筋指數76.43%,形成時間5.4 min,穩定時間5.1 min,拉伸阻力1 245 EU,延伸性68 mm。綜合分析得出,該黑小麥粉通過面粉改良、工藝改善,可利用生物技術、超微粉技術、膨化技術等新技術開發多元化黑小麥產品,如主食類、焙烤類、發酵類等面制品,使主食功能化、輔食個性化,以滿足大眾的需要,提高其附加值。
參考文獻
[1]高利.食品營養與人體健康的相關性探討[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1,19(13):24-25.
[2]耿黎明.合理膳食:健康也可以“吃”出來[J].健康中國觀察,2019(11):20-23.
[3]郭斐,董笑晨,于明璐,等.北京市食品營養健康產業發展歷程、現狀與問題[J].生物產業技術,2017(4):82-87.
[4]王燕明.消除饑餓和營養不良(續前):實現世界營養大會的目標[J].中國食物與營養,1996(1):37-39.
[5]耿黎明.3億中國人正面臨“隱性饑餓”,你的身體真的“吃好了”嗎?[J].健康中國觀察,2019(12):52-54.
[6]肖旭華.分析黑色食品營養 開發具有保健價值的食品[J].中國食品,2019(21):118-119.
[7]翟曉霏.黑小麥活性成分及功能性食品開發研究進展[J].現代食品,2021,4(17):53-66.
[8]吳瑩晗,馬丹妮.黑小麥營養價值、功能性物質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農產品加工,2019(18):58-60.
[9]梁馨之.黑色食品活性物質的分離純化及功能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20.
[10]胡秋輝,陳歷程,吳莉莉,等.黑小麥營養成分分析及其深加工制品前景展望[J].食品科學,2001,22(12):50-52.
[11]張慧.黑小麥的營養特性及黑小麥面包的制作研究[D].鄭州:河南工業大學,2014.
[12]佚名.黑小麥新品種引進試驗研究與示范[EB/OL].(2018-12-20)[2022-01-08].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SNAD&dbname=SNAD&filename=SNAD000001828392&uniplatform=NZKPT&v.
[13]車月英,向茂紅,包國舉.黑小麥推廣意義及綠色栽培技術要點[J].山西農經,2020(11):106.
[14]任永康,關超,魯長才,等.黑小麥新品種(系)在寧夏中衛的適應性調查[J].中國農技推廣,2019,35(12):39-40.
[15]易蓮花.石磨面粉的加工[J].從村百事通,2019(10):44-45.
[16]徐小青,郭禎祥,郭嘉.麥醇溶蛋白與麥谷蛋白比值對面團特性的影響[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2020,41(2):27-33.
[17]呂振磊,王雨生,陳海華.變性淀粉對面團流變學特性和面包品質的影響[J].食品與機械,2011,27(4):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