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朝龍 (安徽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88)
CFG樁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樁的簡稱,它是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等混合料加水拌和在土中灌注形成豎向增強體的復合地基,適用于處理黏性土、粉土、砂土和自重固結已完成的素填土,與樁間土、褥墊層一起形成復合地基。CFG樁屬高粘性強度樁,可全樁長發揮側阻,樁端落在較好的土層時,可以很好地發揮端阻,褥墊層對樁土荷載分擔比的調整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承載力,減少地基變形。施工工藝主要有四種:①長螺旋鉆孔灌注成樁;②長螺旋鉆中心壓灌成樁;③振動沉管灌注成樁;④泥漿護壁灌注成孔灌注成樁。長螺旋鉆中心壓灌成樁、干成孔和振動沉管灌注成樁直徑宜為350mm~600mm,泥漿護壁灌注成孔灌注成樁直徑宜為600mm~800mm,樁間距應根據基礎形式、設計要求的復合地基承載力和變形、土性及施工工藝綜合確定。沙澧連通工程位于漯河市西郊,包括新河道工程、丹江路新澧河橋、新澧河節制閘三部分。其中新澧河節制閘位于新開挖河道樁號L0+800處,采用開敞式水閘,閘軸線與新開挖河道軸線正交,閘室長20m,共7孔,單孔凈寬10m,設計流量1900m3/s,采用平板鋼閘門,為Ⅱ等工程,規模為大(2)型。閘基位于②層中粉質壤土、②-2層輕粉質壤土和②-3細砂層上,經設計復核天然地基不能滿足上部荷載要求,需對地基進行加固處理,以滿足地基承載力和抗滑穩定要求,根據地質條件及經濟適用性原則,設計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樁(CFG樁)加固處理,處理范圍為閘室段、上下游擋墻段、消力池擋墻段,下面就CFG樁施工工藝做詳細闡述。
單樁直徑為500mm,樁體強度不小于13.4N/mm2,樁頂和基礎之間設厚200mm的10%水泥土墊層;上游擋墻段樁長14m,沿垂直水流方向間距為1.8m,沿順水流方向間距為1.8m,復合地基承載力不低于190kPa;閘室段樁長12m,沿垂直水流方向間距為2.5m,沿水流方向間距為2m,復合地基承載力不低于150kPa。消力池擋墻段樁長12m,沿垂直水流方向間距為1.7m,沿順水流方向間距為2m,復合地基承載力不低于180kPa;下游擋墻段樁長14m,沿垂直水流方向間距為1.5m,沿順水流方向間距為1.8m,復合地基承載力不低于200kPa。
根據工程地質條件及施工場地環境條件,本工程CFG樁選用長螺旋鉆中心壓灌施工工藝。工藝流程如下。

施工前按照設計及規范要求進行配合比試驗,首先對混合料的原材料(水泥、砂子、石子、粉煤灰和外加劑)進行檢驗,水泥采用P·O42.5級,砂子采用中粗砂,石子采用二級配(5mm~20mm,20 mm~40mm),粉煤灰采用Ⅱ級,混合料施工坍落度為160mm~200mm。
工程樁施工前,按照設計要求,在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不同的部位各選取3根樁作為試驗樁,獲取不同地質部位各項施工參數(鉆進速度、提鉆速度),驗證設計配合比的可操作性,驗證復合地基的實際承載力。
3.3.1 場地平整、定位放線
施工平臺高程控制在樁頂高程以上0.5m,平臺寬超出邊樁1/2樁機寬度,將施工平臺進行整平,適當碾壓,即進行樁位測量放樣,并打入定位木樁。
3.3.2 樁機就位、對中
樁位定好后,移動CFG樁機到達指定樁位,用鉆機塔身的前后和左右的垂直標桿檢查塔身導桿,校正位置,使鉆桿垂直對準樁位中心。開鉆前量好鉆具長度,并在機架上畫上明顯的進尺深度標志,保證成孔深度和有效樁長。
樁機就位必須鋪墊平穩,確保在施工中不發生傾斜、移動,鉆桿垂直穩定牢固,鉆頭對準樁位。
3.3.3 鉆進成孔
鉆孔開始時,必須確認樁位編號、孔口標高、孔深,準確無誤后,關閉鉆頭閥門,向下移動鉆桿至鉆頭觸及地面時,啟動馬達鉆進,一般先慢后快,如發現鉆桿搖晃或卡鉆時,應放慢進尺,以事先在機架上畫的進尺深度標志,作為施工時控制樁長的依據。
鉆進過程中,鉆機平臺應保持平衡,未達到設計標高不得反轉或提升鉆桿,如因特殊情況要提升鉆桿或反轉,應將鉆桿提升至表面,對鉆頭活門重新沖洗、疏通、閉合。
開始鉆進或穿過軟硬地層交界處時,應保證鉆桿垂直,緩慢進入;鉆進過程中,操作人員要密切注意鉆進情況,如遇卡鉆、鉆桿劇烈抖動、鉆機偏斜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鉆,查明原因,采取相應措施后,方可繼續作業。鉆進至設計標高后方可停鉆。
3.3.4 泵料、提鉆、成樁
CFG樁成孔到設計標高后,停止鉆進,壓灌之前幾分鐘,應開動混凝土輸送泵,提前將攪拌好的混合料充滿輸送泵的料斗,壓灌時泵斗內要有一定的混凝土容量,混合料容量要高出料斗底面400mm以上,以防吸進空氣。開始泵送混合料,當鉆桿芯管充滿混合料,且泵送至孔底并加壓后開始拔管,嚴禁先提管后泵料,成樁的提拔速度宜控制在每分鐘2m~3m,且應保持混合料泵送量與拔管速度相匹配,實際灌注標高宜比設計樁頂高0.5m,灌注成樁完成后,用編織袋蓋好樁頭,進行保護,鉆頭提升到孔口時,應防止樁周土掉入孔內;按照施工次序,將樁機移至下一樁位施工。
3.3.5 清理樁間土及鑿樁頭
當樁身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時,可進行樁間土方的清除,土方清除采用小型機具配合人工挖除。清理完畢后,在樁身測設樁頂設計標高并標識,采用專用切割機具配合人工截除樁頭,不得造成樁頂標高以下樁身斷裂或樁間土擾動。
3.3.6 施工質量控制及標準
①施工前編制詳細的施工方案,并履行審核審批手續,且進行技術交底;
②選用機械性能良好的施工設備,配備專業的施工隊伍;
③嚴格把關進場原材料質量,并按規范規定取樣檢驗;
④嚴格執行“三檢制”,把好各道施工工序質量關;
⑤冬期施工時,混凝土泵及輸送管路應采用覆蓋保溫材料等保溫措施,混凝土入孔溫度不低于5℃,施工期溫度高于30℃時,應采取覆蓋隔熱措施;
⑥混凝土壓灌充盈系數應大于1.0;
⑦成樁過程中,混合料每灌注臺班應制作一組標準試塊,測定其抗壓強度;
⑧成樁直徑不小于設計值;
⑨垂直度偏差≤1%,樁位偏差≤0.25D。
3.3.7 樁身檢測
CFG樁基檢驗應在樁身強度滿足試驗荷載條件時,并宜在施工結束28d后進行,應抽取不少于總樁數10%的樁進行低應變動力試驗,檢測樁身的完整性,并按《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12)要求進行復合地基承載力試驗。
3.3.8 褥墊層施工
本工程褥墊層采用200mm厚10%水泥土墊層,水泥土采用水泥土加碎石,土類為壤土;碎石采用級配碎石,粒徑不大于20mm,碎石占總質量的30%~35%;水泥占總質量的10%,強度等級為42.5級。壓實度不小于0.98,水泥土采用廠拌法,自卸車運至現場,挖掘機配合人工整平,采用光輪壓路機靜力壓實,由于層厚較薄,采用一次性攤鋪、整平、碾壓。
CFG樁(水泥粉煤灰碎石樁)復合地基在沙澧連通工程中得到了成功的應用,經承載力檢測,各部位加固復合地基承載力均能達到設計指標,加固效果明顯;和其他樁基加固處理技術相比,噪音低,無水泥漿、泥漿污染,環境效益顯著;施工過程中不會產生劇烈振動,對臨近施工幾乎不影響;施工時需人工配合較少,施工速度快,減少了人工、機械的消耗量,經濟效益明顯;同時為本工程積極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型設備的推廣應用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