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立婧,胡瑞鉞,羅麗芳,李青
江西省人民醫院,南昌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江西 南昌 330006
近年來,2 型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加。根據國際糖尿病聯合會預測數據,2045 年全球2 型糖尿病發病人數將達到7 億以上[1]。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發展是一個全球性的負擔。水飛薊素作為一種低毒的中藥,以在肝病中的突出貢獻被人們熟知[2],其對2型糖尿病的潛在治療作用近年來日益受到關注。有證據[3-5]表明,水飛薊素在動物模型中和少量人體試驗中可降低血糖水平并促進胰島素分泌。近年來在糖尿病動物模型中的試驗表明水飛薊素有很好的抗氧化,抗炎及保護β 細胞等作用[6]。本研究觀察水飛薊素是否在2 型糖尿病患者中具有抗氧化應激抗炎的作用,為其在2 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提供有利的支撐。
選取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在江西省人民醫院住院或定期門診隨訪的2 型糖尿病患者18 例作為研究對象。年齡范圍40~60 歲,體質量指數(BMI)范圍19~25 kg/m2。本研究經江西省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所有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根據《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7],已經診斷為2 型糖尿病的病人,有穩定的飲食習慣,正在服用降糖藥物,且在過去三個月糖化血紅蛋白(HbA1c)<8.5%。排除標準:難以控制的糖尿病者,HbA1c>8.5%;難以控制的高血壓患者,收縮壓>160 mm Hg,或舒張壓>100 mm Hg;妊娠、哺乳、吸煙及嗜酒者;使用其他抗氧化藥物者,如維生素C、維生素E;存在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者;正在服用中藥方劑或中成藥者。
18 名入組2 型糖尿病患者(男、女各9 名),按順序號隨機分組,共分兩組,試驗組和安慰劑組,試驗組5 名男性,4 名女性;安慰劑組4 名男性,5名女性。試驗采用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研究方法。試驗組給予水飛薊素膠囊(MEDA PHARMA GMBH &CO.KG,國藥準字 HJ20181067,規格:140 mg)1 粒/次,3 次/d,餐后服用;安慰劑組患者接受口服模擬膠囊(不含藥物)治療,服藥時間周期為45 d。并于試驗前后清晨空腹抽取患者靜脈血,高速離心后取上清液存于-70 ℃冰箱保存待測定。分別檢測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總抗氧化能力(TAC)、丙二醛(MDA)和超敏C 反應蛋白(hs-CRP)及相關生化指標。并定期對患者進行電話及訪談的方式進行隨訪,及時處理和記錄試驗過程中發生的不良反應。
應用SPSS 21.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所有參與者均完成實驗,未發現明顯的不良反應。試驗前水飛薊素組與安慰劑組年齡、體重、BMI、空腹血糖和HbA1c 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試驗前基本情況比較()

表1 兩組患者試驗前基本情況比較()
在試驗開始前,SOD、TAC、MDA 和hs-CRP濃度兩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45 d 后,與安慰劑組比較,試驗組SOD 和TAC 的濃度顯著增加(P<0.05);hs-CRP 水平和MDA 濃度顯著減少(P<0.05)。另外試驗組治療后和治療前對比,SOD 和TAC 濃度均顯著增加(P<0.05),而hs-CRP水平和MDA 濃度顯著減少(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氧化應激及抗炎指標變化比較()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氧化應激及抗炎指標變化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水飛薊素在肝臟相關疾病方面的療效確切,其改善肝臟功能主要是通過抗氧化、抗炎、免疫調節等多個層面發揮作用[8-10]。而研究顯示2 型糖尿病的發生發展與氧化應激相關,血糖的波動與氧化應激抗炎也存在著密切的關系[11]。眾所周知,胰島β 細胞功能障礙是導致2 型糖尿病及其相關并發癥的重要原因。胰島β 細胞從代償到失代償的關鍵調控機制中包括代謝應激反應,如內質網應激、氧化應激和炎癥等[9]。β 細胞鈣通道的持續激活和高胰島素刺激都與氧化應激水平有關[12]。目前,有文獻顯示水飛薊素可通過抑制糖代謝相關的激酶活性來調節糖代謝,能通過抗氧化抗炎等方面保護胰島β細胞,降低血糖[13]。但是相關研究較少,且大多停留在動物細胞層面,故需要更多的試驗室數據支持。
在氧化應激方面,本試驗結果顯示水飛薊素可以升高SOD 和TAC 的水平,降低MDA 的水平。SOD 和MDA 等作為反映機體氧化應激水平的指標已被公認,MDA 的水平常用來代表脂質過氧化的程度。SOD 可清除機體內多余的自由基,降低脂質過氧化物水平,從而起到抗氧化應激的作用。目前,水飛薊素被認為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劑,具有強大的自由基清除功能[14],慢性高血糖導致活性氧(ROS)的產生和血管生成的損傷與線粒體ROS 的過度產生有關[15]。有研究表明,水飛薊素治療可對抗鏈脲佐菌素誘導的糖尿病小鼠模型多個器官產生氧化應激和炎癥反應,且無明顯毒性,水飛薊素減輕了糖尿病導致的抗氧化能力的損害,恢復了抗氧化酶[16]。Soto 等[17]使用四氧嘧啶誘導的糖尿病小鼠中進行的試驗顯示水飛薊素能增加SOD 的水平,保護了胰島細胞免受四氧嘧啶的損傷。進一步的研究發現水飛薊素增加了胰腺、肝臟和血液谷胱甘肽GSH 水平,阻止了四氧嘧啶引起的脂質過氧化和MDA 的產生。水飛薊素對四氧嘧啶誘導的糖尿病腎病和腎組織損傷具有保護作用,這可能是由于基因表達和抗氧化酶水平的恢復增加[18]。萬青松等[19]也發現水飛薊素膠囊可顯著降低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氧化應激水平(血清MDA 較治療前明顯降低,血清 SOD、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 顯著升高)。本研究結果與這些結果相似。故認為水飛薊素可能對2 型糖尿病患者引起的氧化應激有很好的對抗作用。
同時,在抗炎方面,與氧化應激一樣,炎癥細胞因子在調節血糖穩態和胰島素抵抗中起決定性作用。促炎細胞因子,如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 和細胞間黏附分子-1 也參與了這種損傷[11],有研究已經觀察到水飛薊素可以抑制干擾素-γ(IFN-γ)和TNF-α 誘導的一氧化氮(NO)生成,從而阻止胰腺β 細胞降解[20]。鏈脲佐菌素誘導的糖尿病小鼠模型中,水飛薊素減少了胰腺TNF-α 和炎癥浸潤[17]。也有研究表明水飛薊素納米脂質體能顯著抑制炎癥相關蛋白、IL-6 和ICAM-1的表達,調節JAK2/STAT3/SOCS1 和TGF-β/Smad信號通路[21]。本研究只對2 型糖尿病hs-CRP 進行了測定,結果顯示,水飛薊素能使hs-CRP 顯著降低,具有抗炎作用,但本試驗未進行炎癥因子的測定,同時樣本量相對較小,這也是本研究的局限性。
研究顯示,水飛薊素提高了2 型糖尿病患者的抗氧化指標,降低了炎癥標志物hs-CRP 水平。水飛薊素膠囊有降低2 型糖尿病患者發生的概率,以及成為并發癥發生發展的潛在治療藥物。進一步的研究需要更大樣本更長時間的干預,以提供更為有利的循證醫學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