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金平
(景德鎮市雕塑瓷廠,景德鎮市 333000)
景德鎮的傳統陶瓷彩繪有粉彩、琺瑯彩、青花、新彩等,其中古彩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屹立于這些陶瓷彩繪之中。古彩自康熙時期達到高峰,而后隨著時代的發展形成獨特的審美情趣。古彩發展到改革開放時期,雖然深受傳統古彩的影響,但是這種摹古的形式難以符合時代審美特征,因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古彩都陷入發展的瓶頸當中。隨著藝術家的不斷努力,改革開放后期古彩成功實現變革,形成了與傳統古彩截然不同的藝術形式,可以稱之為新古彩。新古彩雖然在陶瓷歷史當中形成與發展的時間并不長,但是其全新的審美形式,拓寬了古彩瓷畫的發展空間,符合當代的審美情趣。
新古彩瓷畫,自改革開放之后建立在傳統古彩的基礎上形成的新型的古彩裝飾形式。作為陶瓷歷史當中的新概念,其可以從“新”和“古”兩個概念出發,“古”自然指的是古彩,新古彩不管如何創新,都是建立在古彩的基礎之上,是具有歷史特征以及裝飾特征的。而“新”則指的是新古彩突破傳統古彩的桎梏,在裝飾形式上以及文化內涵上都有所創新。新古彩更是由傳統形式走向現代形式的全新嘗試??傊?,新古彩是符合傳承與創新兩個概念的。新古彩的出現絕非偶然,其不僅符合古彩藝術自身的發展規律,更是受到陶瓷產業以及社會因素的影響而不斷發展。
古彩雖然歷經幾百年的發展,以其厚重的歷史享譽海內外。但是歷史的包袱大大影響了其創新屬性,從而導致其發展至康熙時期到達高峰后,長期維持著康熙時期古彩的裝飾風格,這使得古彩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什么突破。然而不管是什么樣的藝術形式,其不隨著時代而發展注定要被淘汰。古彩藝術家在繼承傳統古彩裝飾的基礎上構建新的藝術體系,順應古彩自身的發展規律,探索新的藝術形式,使得古彩重新煥發了生機。
新時代的陶瓷藝術走向現代化的進程,是需要科技與人文相互結合的。而人才的涌現保證了新古彩的發展,新的材料以及技術的運用,使得新古彩保證了其創新的先決條件。
改革開放之后,全中國都實現快速發展階段,陶瓷產業也進入到高速的發展時期。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初期,傳統陶瓷實現快速復興。清朝末期至民國時期,由于中國當時整體經濟低迷,陶瓷產業進入到沒落時期。而經過改革開放之后,古彩瓷畫重新崛起。八五思潮之后,青花裝飾率先起步,然后便是粉彩裝飾,古彩卻在這種創新的大環境下緩慢進步。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古彩瓷面臨著傳承的危機,這種傳承上的困難,使得變革更是舉步維艱。但是經過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古彩藝人不懈努力,古彩瓷也悄然進行著變革。由施于人、戴榮華以及方復、藍國華等一輩古彩頂級大師的帶領下,呈現出許多優秀的古彩藝術作品。
進入到二十一世紀,古彩逐漸擺脫困境,在陶瓷藝術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在大環境的滋潤下,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陶瓷人從事古彩裝飾。這也為新古彩的出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學院派的古彩藝術家也逐漸占據主導,像是朱樂耕教授的古彩瓷器在變革創新的引導上貢獻巨大。其率先將當代陶藝與傳統古彩裝飾結合,使得古彩本就重視裝飾效果的基礎上,融合了現代審美情趣,使得這種反差頗為引人注目。而像是寧鋼、李磊穎、鄒曉松等教授也在古彩領域不斷實現創新與突破。這些學院派的力量,使得古彩在創新的定位上愈發清晰。
學院派的創新指引下,民間的古彩瓷畫藝術家們也紛紛走上了創新變革的道路。民間的古彩藝術家深刻地意識到結合時代特征,才能創作出符合當代審美情趣的古彩藝術作品。在這種思想前提的推動下,勇于創新與嘗試,成為了古彩瓷畫變革的又一中堅力量。自此,古彩瓷便逐漸形成獨立的藝術體系,新古彩便在披荊斬棘的出現。
古彩裝飾最大的藝術特色便是其色彩的強烈對比,以及線條元素的重視。當代的新古彩在審美形式上的突破便最先考慮色彩以及線條之上。而在古彩的構圖和題材以及裝飾材料上的創新變革,也使得新古彩與傳統古彩產生區別。
古彩的線條注重力度和變化。傳統古彩的線條粗獷有力,是構建事物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不可或缺的造型元素。古彩的線條大多采用釘頭鼠尾或是鐵線描,其又有別于寫意線條以及工筆線條,極富古彩裝飾特有的審美意蘊。而新古彩的線條則一改往日傳統的古彩線條,有的甚至直接弱化線條力度,采用纖細的線條代替。尤其是表達花卉或是仕女這種柔美形象之時,新古彩的線條更接近沒骨的畫法。

圖1 《丹心有節》
傳統古彩的上色基本采用平涂的形式,這樣的設色方式使得色彩基本沒有過渡。這種大紅大綠的鮮艷顏色極富民間審美情趣,而新古彩在設色上則進行了大膽的創新,不再刻意追求色彩的對比,而是更傾向于多樣化的色彩表達。新古彩藝術作品色彩更趨于淡雅,紅綠色這樣對比比較強烈的色彩使用得不再頻繁,轉而采用類似淡紅、淡綠的顏色代替。例如新古彩作品《丹心有節》,就一改傳統古彩采用大紅大綠的設色,而是在主基調用紅色的基礎上,將紅色設計成幾個色差,有深紅、淡紅、次紅等。而該瓷畫采用大量的留白處理,讓作品色彩更清晰雅致,艷而不俗,完全突破了傳統的古彩設色方式。而一些當代的一些新古彩也會結合一些粉彩或是新彩的顏料于畫面當中,這樣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整體的飽和度。
就傳統古彩構圖趨向于繁密來說,新古彩的構圖方式更加豐富。新古彩側重于簡化圖案,使主題更加突出。新古彩為了迎合當代人的審美情趣,構圖形式更加舒朗,多留白,更具有文人畫的風骨。這樣現代化的構圖形式,使作品更富有節奏感,更富有時代氣息。新古彩在材料上就傳統古彩而言又發生了新的變化,不少作品更是包含高溫顏色釉、粉彩、新彩、琺瑯彩甚至青花以及雕塑和陶藝等元素。這種多種元素融合起來的裝飾形式,符合當代人快速便捷高效的生活習性。
新古彩的審美情趣更加新穎,不管是從其線條、設色、構圖以及材料上來看,其創新變革都是圍繞審美風格來決定的。新古彩藝術家在尋求創新風格的同時不斷實現自我突破。在繼承傳統古彩民間風格的同時,進入到新的現代風格領域。這種較大的藝術變革并非脫離傳統,而是轉而向傳統文人或是院體意趣大跨步變革。更是對西方現代藝術或是在陶藝影響下顛覆性變革,實現現代派的新古彩裝飾形式風格。
傳統古彩歷經幾百年的發展,有著深厚的文化傳統和創作基礎。但是當代的審美更加趨向多樣性和創新性,所以傳統古彩難以滿足現代人的審美需求,新古彩便由此誕生。新古彩立足于傳統,在繼承傳統古彩的基礎上注入了更新鮮的血液,新古彩吸收本土民族和西方審美的優點,極大地豐富了古彩的審美形式。新古彩突破傳統古彩的束縛,表達全新的審美訴求。而新古彩目前尚在初級階段,古彩藝術家還需用更加開放性的思維,更具包容性的態度去對待他,只有這樣,才能創作出符合時代審美精神的優秀新古彩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