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毅全 王美婷 周瓊




摘要:裝配式立體綠化作為立體花壇發展工藝的趨勢,其高效率、高質量、高標準等優點極具探索價值。以運用裝配式立體綠化形式并榮獲2021年廣州市第二十八屆廣州園林博覽會(企業展園)藝術園景金獎的作品“同心圓”為例,結合文獻資料的查閱搜集和實際參與的經驗,運用對比分析、歸納總結等方法,介紹了作品在植物應用、施工方式、工藝技術和養護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特點及優勢,并分析了其在設計思路、實施技術、花卉選用和應用推廣上存在的問題及今后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立體花壇;植物配置;裝配式立體綠化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2641(2022)01-0048-04
收稿日期:2021-03-14
修回日期:2021-07-16
Abstract: As a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saiculture, prefabricated three-dimensional greening has great exploration value for its advantages of high efficiency, high quality and high standard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Concentric Circles" mosaiculture, the gold award of art garden of the 28th Guangzhou Garden Expo (enterprise exhibition garden) in 2021 as an example, which uses the prefabricated three-dimensional greening form. Combined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 experience of actual participation, the article uses methods such as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inductive summary, to introduc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in plant application, construction method, process technology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future improvement measures in design ideas, implementation technology, flower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promotion.
Key words: Mosaiculture; Plant configuration; Prefabricated three-dimensional greening
立體綠化是指運用攀緣植物和其他植物依附于各種構筑物及其他空間結構的綠化造景方式[1]。其作為一種占地小、見效快、層次多、形式豐富的綠化模式,現已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人口密度極大的大中型城市推廣開來[2]。
立體花壇的英語“Mosaiculture”直譯為“馬賽克文化”,屬于立體綠化的一部分,于16—17世紀的歐洲興起[3],是指將一年生、多年生小灌木或草本植物種植在二維或三維的立體架構上,形成植物藝術造型的一種花卉布置技術[4]。其通過不同的植物搭配,傳達和表現不同的信息和形象,并且其表面植物覆蓋率至少達到80%[5]。立體花壇集園藝、園林、工程、環境藝術等學科于一體[6],由骨架、基質、植物等材料組成,呈立體造型,是一種復合型城市園林藝術布置形式,其主題鮮明,造型豐富,色彩絢麗,目前已在國內推廣應用,并在各大行業盛事中凸顯身影[7]。
裝配式立體綠化是指對立體綠化產品實施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機械化施工及信息化管理的一種系統化建設模式,即將立體綠化產品的構件和零部件按統一標準進行設計并生產,再運送至施工現場進行安裝[8]。相較于傳統園林綠化的建設方式,其具有高效率、高質量、高標準等優點,設計生產標準模塊化,施工工業化,管理信息化,形式多樣化[9]。但裝配式立體綠化的應用仍處于探索階段,近年來國內外相關報道多見于屋頂綠化及綠墻等方面[10~11],其他方面尚為少見。
現今,嶺南地區的絕大部分立體花壇仍處于傳統施工的模式狀態,骨架結構進場后逐項進行拼裝焊接,灌溉安裝、包土插草全部在施工現場完成[7],施工周期長,耗費勞動力多,而裝配式施工模式尚未見應用。面對全球工業化和標準化的大環境,廣州園林博覽會的布展要求逐步提升,包括展會施工的高效性以及作品質量的高標準等,因此裝配式立體綠化工藝成為大勢所趨。而嶺南地區現有的立體綠化技術已不能滿足裝配式綠化的發展需求,急需進一步探索大型裝配式施工模式。
第二十八屆廣州園林博覽會上的大型立體花壇作品“同心圓”,運用了裝配式立體綠化形式,實現了3天的高效率短期施工以及高標準、高質量的呈現效果,獲得了本屆博覽會(企業展園)藝術園景金獎。本文以此為例,從設計、施工等方面進行剖析,探討公共空間大型裝配式立體綠化的實踐應用方式,以期為未來華南地區公共空間的立體綠化應用形式拓展提供參考。
1“同心圓”立體花壇的基本特點及優勢
“同心圓”立體花壇是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的重要論述為設計理念,力圖用精湛的園林藝術手法來講述一個關于“同心圓”的故事。作品主體為一座凝練著赤誠信念的紅色建筑。其中,56根火紅的主桿以變奏曲般的律動形態,象征著向心簇擁的56個民族;28根頂部拉索寓意著從中國共產黨創建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所經歷的28年奮斗歷程;水平方向數個大小不一的圓環,則象征著全國各條陣線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建筑外圍排列著3組立方體植物模塊組群,以色彩明艷、層次豐富的植物搭配,結合錯落有致、虛實相間的整體造型,與建筑主體交相輝映。鼓聲響起,水幕傾注—數控水幕技術的引入,打造出令人心潮澎湃、引人駐足觀賞的沉浸式視聽盛宴(圖1~2)。
1.1精巧細致的植物應用
在主題立意上,圍繞本屆園博會主題“灣區花開”,根據大會前期規劃的指導要求,作品從骨架結構、植物選配上巧妙結合線條、色彩、光影、質感等方面因素,同時引入數控聲光水技術、快裝立體綠化技術,創新并挑戰性地展現了現代時尚園景展園的新形式。主體裝配鋼結構呈現“同心圓”造型,配上種類豐富的嶺南特色植物,彰顯“灣區花開”盛景。
在配置原則上,考慮到場地條件的局限性,選用生態習性適應的種類,并結合設計與施工需求,將植物進行平面和空間上的合理配置,兼顧形式、主題、色彩、層次等因素,與布置環境達到協調、統一,充分發揮花卉植物本身的景觀效果。同時,追求高效模塊組合的安裝配置方式,節省勞動力成本,縮短現場施工周期。
在色彩搭配上,為烘托節日氣氛,以紅、黃色系為主體,選用開花或色葉植物,與“同心圓”主骨架相呼應,花團錦簇,形式熱烈,達到強化整體視覺效果的目的。
在種類選擇上,除了常規花卉種類,傳承嶺南園林布展特色外,還應用了很多名優花木、觀葉植物以及點狀、塊狀和豎線條花卉(表1)。立面上以觀葉及觀花灌木為主體,例如散尾葵和紅邊龍血樹配以多年生花卉如毛地黃、龜背竹、青蘋果竹芋等,呈現自然式高低錯落;地面則以草花為主,色彩片狀布置,大面積配置向日葵、羽扇豆、一串紅、盆栽葉子花等呈現熱烈的氛圍;綠植墻的配置則以綠色為背景,主要應用長星花、麒麟葉、‘波斯頓’高大腎蕨,增添少量亮黃色的春黃菊。
1.2快速精準的施工方式
“同心圓”嘗試以精準、快速、安全及模塊化的施工安裝技術來進行花卉布展,利用企業苗圃基地進行預拼裝和植物配置場外調整,再拆分模塊化編號入展。模塊化不僅體現于藝術構建的骨架安裝上,更體現于立體植物配置方面。以單個立方體為模塊單元,在場外進行編號并提前配置好各單元植物,在場內直接對號入座進行組裝(圖3),迅速完成3組立方體植物模塊組群(圖4)。與此同時,還應用了在傳統技術基礎上優化給排水設施的綠植墻模塊。“同心圓”的施工方式大大縮短了植物布展工期,場內有效實施時間僅為3天。
1.3立體綠化的工業革新
本次立體花壇依據主結構的設計比例、布置環境、觀賞角度、造型特點等,在保障安全穩固的基礎上,在設計階段便已充分考慮主體骨架、綠墻骨架及植物模塊骨架的模塊裝配細節,結合裝載運卸及拼裝便捷方面的考慮,進行精準的模塊單元切割,并通過建筑信息模型技術①進行全過程模擬推演,確保場內施工高效有序完成,實現裝配式技術在立體綠化中的創新應用。此施工方式與傳統工藝的不同在于避免了現場焊接骨架,降低了對施工現場技術人員和現場電壓、工具的需求,直接按編號將各種類型的模塊通過相應的連接件如法蘭盤、螺栓、U形卡扣等拼裝固定,施工便捷快速,且綠色環保。
與此同時,“同心圓”立體花壇結合了數控跌水技術及音響技術(圖5),通過水幕的字體呈現與音樂光影的配合,將電子科技與聲光水電技術結合,使得整體造型生動形象,引人駐足、沉浸體驗,為立體綠化的形式探索了新的布置方式。
1.4省時省力的養護管理
“同心圓”立體花壇采用全地膜覆蓋的地面保水方式,并將植物配置的模塊與自動灌溉系統相匹配,結合噴灌與滴灌,依據季節、位置及環境的不同,根據需要進行噴淋灌溉系統管道和控時定時開關裝置的選擇配置,進而調整澆水頻率及澆水量,保障立體花壇養護的省時省力。同時,應用的植物材料都具有觀賞期長、易于養護管理的特點。此外,模塊裝置也能在養護期間防御臺風暴雨惡劣天氣的影響。
2存在的不足及未來改進措施
2.1設計思路方面
“同心圓”作為探索性應用實施的大型裝配式立體綠化設計方案,在設計過程中還存在一些細節上的問題,如骨架結構拆裝分割點位置的精準性、銜接處的美觀性、設計方案的細致性不足;植物設計定向生產供應計劃未完全到位;綠墻模塊方案吻合性欠佳;整體立體花壇夜間燈光效果未提前設計等。
由此可見,在往后的裝配式立體綠化設計方案上,要注重施工方案的深化,各環節所涉及的工藝細節及方案要在可實施的前提下,滿足景觀效果最大化的需求。此外,需對嶺南文化特色和城市時代精神進一步深度探討,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將裝配式立體綠化賦予地方特色,打造與時俱進的城市綠色名片,持續創新。
2.2實施技術方面
基于初次挑戰,經驗不足,從方案設計到實施落地仍存在一定差距。其中部分環節的實施存在一定程度的現場狀況,同時多元化的探索、各分部的交叉施工,使得總體所用的布置時間拉長。
裝配式立體綠化技術仍處于初步發展階段,需在已有的實際施工經驗及同行探討成果的基礎上進行總結,根據具體的項目需求,深化技術細節,選擇高效匹配的分項隊伍。應根據預拼裝實況及施工預案,將骨架模塊拼裝、植物模塊配置、聲光電及灌溉系統安裝方面所涉及的每一個技術細節進行深化探索,充分考慮骨架造型及附屬構建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同時做到運輸方便、輕便快裝等,提升整體裝配式立體綠化的技術支持,提高現場施工時效性。
2.3花卉選用方面
本次立體花壇的植物種類雖然多樣,應用形式較為創新,但基本為市場常見種類,除了少量葉子花,仍舊缺乏嶺南特色花卉種類的應用,如姜科、爵床科等花卉,但也需根據配置的位置考慮小環境特性,選擇習性適宜的花卉。應充分挖掘嶺南鄉土花卉植物資源,并注重新優品種的應用,豐富植物展覽特色。
在立方體植物模塊的植物配置上,目前的自然式配置稍顯混亂,優化版方案可考慮色塊化配置,即不同立方體模塊內分別對應不同的單一種類花卉,總體錯落配置,與主體骨架相互映襯,突顯整體氣勢磅礴的效果,同時簡化設計施工難度,節約成本。
綠墻模塊的植物選擇應從展期長度考慮。植物需要有一定的生長空間,且不同種類生長勢不同。需預先設定最終呈現的效果趨勢,根據實際需求選擇相應的植物種類。
2.4應用推廣方面
廣州立體花壇的應用已取得顯著成效,具有廣闊前景,但仍存在設計理念缺乏新意,施工技術水平落后,工藝精細度低以及后期維護困難等問題[12]。隨著裝配式技術在綠化行業的應用興起,尤其是裝配式立體綠化這一系統化建設模式的應用,業內的落后狀況將得到有效改善。與傳統式立體綠化相比,裝配式立體綠化具有明顯的發展優勢與推廣價值(表2)。
要在公共空間中推廣應用大型裝配式立體綠化形式,達到工期短、效率高的效果,則需要在設計、生產、施工及管理4個階段采取嚴格標準化、工廠化、機械化及信息化的一體化模式,將立體綠化產品的實施明確分工,以高標準、嚴要求,綜合考慮各階段、各方面的實施技術、材料應用與設計效果。同時,成本管理也是要考慮的關鍵點。從“同心圓”的總體造價來看,相較于同等規模的傳統立體花壇,其造價略高,其中設計部分占5%,骨架部分占65%,植物部分占10%,配套設施及勞務占20%。而傳統立體花壇的骨架部分占比一般60%,植物部分占比6%,配套設施及勞務占34%。相較而言,“同心圓”的骨架分包占比稍高,但縮短工期,且節省人工人力。綜上,以“同心圓”為例,裝配式立體綠化的總造價為傳統綠化的1.4倍,稍有增長,但仍在成本控制合理范圍內,綜合其在理論及技術創新方面的深遠意義,得出公共空間中大型裝配式立體綠化形式應用是具有推廣意義的,且秉承可持續發展理念,裝配式骨架結構在設計階段便考慮其重復利用性,從長遠來看成本降低,可實現高質、高效、低成本的目標。
此外,可通過布展項目,應用推廣新優特色花卉產品,實現“產、學、研、用”融合,提升裝配式立體綠化的應用推廣力度。
3結語
裝配式立體綠化具有靈活、多變、高效、優質的優勢,將設計、生產、施工、管理一體化,在城市園林綠化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展示了現代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狀態,并最大化結合城市的文明建設,與時俱進,多元化創新。以立體花壇為出發點,將大型裝配式立體綠化形式理念引入廣州,從嶺南獨特的民俗文化中抽提精髓,提升科學施工技術水平,打破傳統綠化的空間、時間、技術局限,能為未來華南地區公共空間的花卉應用形式及立體綠化形式拓寬道路;進一步推廣大型裝配式立體綠化形式的應用,對推動城市園林綠化的全面健康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注:圖片均為作者自繪自攝
參考文獻:
[1]李曉瑩. 立體綠化在城市中的研究與應用[D]. 青島:青島理工大學,2015.
[2]羅淞雅. 立體綠化在城市中的研究與應用[J]. 資源節約與環保,2016(7):63.
[3]周大鳳. 北京立體花壇立面植物的應用與發展[J]. 現代園藝,2020,43(9):179-181.
[4]付軍. 城市立體綠化技術[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
[5]韋菁. 立體花壇在城市綠化中的應用研究[J]. 現代農業科技,2010(12):205-207.
[6]張寶鑫. 城市立體綠化[M]. 北京:中國園林出版社,2004.
[7]王瑋,何仲堅. 嶺南地區立體花壇建設技術概述[J]. 南方園藝,2020,31(3):78-81.
[8]仇保興. 關于裝配式住宅發展的思考[J]. 住宅產業,2014(Z1):10-16.
[9]程子君,戚智勇. 以裝配式綠墻工程為例淺談裝配式立體綠化[C]//浙江人文園林股份有限公司. 人文園林:姑蘇園林綠化研討.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8:12.
[10]范孟超,肖遙,錢驍,等. 幾種模塊化立體綠化設計分析[J]. 施工技術,2018,47(S3):115-119.
[11]陳慶堂. 裝配式施工技術在園林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 四川水泥,2019(8):276+278.
[12]吳丹妮. 廣州市立體花壇設計與植物應用[J]. 中國園藝文摘,2016,32(1):114-116+238.
作者簡介:
康毅全/1974年生/男/廣東廣州人/碩士研究生/廣州市花木有限公司(廣州 510075)/風景園林施工工程師/專業方向為風景園林施工
王美婷/1990年生/女/黑龍江哈爾濱人/碩士研究生/廣州市花木有限公司(廣州 510075)/風景園林設計工程師/專業方向為風景園林設計
周瓊/1990年生/女/廣西桂林人/碩士研究生/廣州市花木有限公司(廣州 510075)/專業方向為芳香植物成分及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