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應祥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行,各學科教學均在改良傳統教學方法。物理作為高中階段的必修學科,內容較多,知識抽象,傳統灌輸式教學方式難以使學生真正理解掌握知識,教學效果平平。合作學習將學生作為學習過程的主體,促使其主動探究思考,順應時代發展,為高中物理教學效果的進步提升提供了充足保障。本文首先簡單說明了高中物理合作學習課堂教學的優勢,接下來基于教學實踐,探討了合作學習課堂教學的有效實踐策略,希望能為高中物理教師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高中物理;合作學習;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0-
引言
進入高中,物理學科難度提升,抽象性知識的占比增多,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教學方法禁錮了學生的思維,面對新課改下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已力不從心。提升教學效果成為高中物理教師必須面對的課題。合作學習模式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促使其主動學習,深化對知識的理解,是近年學科教學的熱點話題。高中物理教師也應當積極探索小組合組學習模式的有效途徑,充分發揮出高中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提升教學效果,推動教學目標達成。
一、高中物理合作學習課堂教學的優勢
1、激發學習意愿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習者的興趣可以有效開拓其思維,增加其理解效率,提升學習效果。但傳統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單向灌輸知識,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教學氛圍枯燥單一,學習意愿低下,直接影響到了教學效果。合作學習刷新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以直觀的教學任務引導學生思考探究,教學氛圍輕松活躍,成功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意愿,使其在開放的視野中主動理解,有效改善了教學效果。
2、提升教學效率
沿用已久的傳統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體,教師依據自身教學經驗或參考書資料等決定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忽視了學生的理解接受能力,難以契合班級學生的實際需求,教學效率低下。合作學習以學生為主體,學生依據自身特點主動探尋合適的方案,實現了高效理解。此外,學生也需要吸收他人意見看法,實現了思維的充分碰撞,擴大了自己的視野,理解吸收知識的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助力教學效率的提升。
3、滿足新課改要求
新課改為將學生的綜合素養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除了向學生傳授必要的物理知識外,學生思考能力、邏輯能力、合作能力等的培養也成為高中物理的重要任務之一。傳統教學方式將重點集中于知識學習,違背了新課改的要求。小組合作學習將學習主動權交由學生,學生必須基于任務目標搜尋有效的學習方法,將自己的觀念、看法向他人展示,并結合小組成員意見完成學習,不知不覺間實現了多種能力的鍛煉,滿足了新課改的要求。
二、高中物理課堂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探究
1、合理進行分組,保障合作效果
現今高中物理教學仍以大班模式為主,班級學生學習基礎各異,對于知識的理解接受速度、思考方式等也具備差異。如果教師依據座位排列等進行簡單的劃分,學生難以主動參與合作之中,參與度不高,違背了合作教學的初衷。高中物理教師應當意識到分組的重要性,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保障合作效果。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就應當具備耐心和細心,認真觀察每位學生的學習特征、理解方式等,同時結合日常的學習成績等,把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并將性格、基礎不一的學生分散將編成4至5人一組的小組,使組內學生特征各異,在合作中發揮互補作用;同時組間水準大致均等,實現公平公正的組間競爭,構建熱烈的學習氛圍。為增強學生的合作動力,教師也可以輪換指定學生擔任組長,帶領全組探究合作的職責,確保學習效果。
2、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思考
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直接提出合作任務,難以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無法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高中物理教師應當基于學生的需求,巧妙設置問題情境,借此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其在組內探究解析。
在合作學習模式下,組內學生基礎、興趣不一,教師更應當設置開放程度高,值得探究的問題情境,促使學生間盡情交流,思維碰撞,最大限度發揮出合作學習的效用。
例如,在學習魯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上冊《彈力》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設置問題情境,向學生出示臺球、彈簧等生活中常見的圖片,并詢問學生:“這些圖片中哪些體現了彈力?”鼓勵學生在小組之間思考討論。學生看到彈力,會直觀聯想到彈簧。紛紛發表意見,教師就可以引入彈力知識的簡要介紹,并出示實驗器材,引導學生借助實驗探究彈簧的彈力與形變的關系。教學結束后,教師也可以結合章節題目《相互作用》,再次鼓勵小組討論臺球等是哪些力的相互作用,進一步強化認知。這樣的問題情境任務明確,由淺入深,能夠有效引導學生思維深入,在循序漸進中實現了對教學知識的掌握,提升了其學科能力。
3、拓展合作空間,深化學生理解
一直以來,合作學習的開展場所局限于課堂新知識的學習中,學生雖然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知識,但缺少鞏固思考,在實際應用時仍會一頭霧水。教師應當積極延伸合作學習的開展空間,將合作學習與知識總結、課后作業等結合,深化學生的理解。
例如學習魯科版必修第二冊《拋體運動》一章后,教師就可以設置合作任務,鼓勵學生主動討論拋體運動的特點。經過討論,學生自然總結出了拋體運動兩方向的運動特點及求解公式,梳理了自己的思路。這樣的教學將課后總結的主動性交還給學生,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會更加牢固,實際使用時也會更加得心應手。
三、總結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以學生為主體,形式多樣,點燃學生的參與意愿,促使其在交流合作中探索、理解,有效彌補了傳統物理教學的不足,具有著不可忽視的現實意義。高中物理教師主動學習,深入思考,正確把握教學內容,并結合高中生的理解特點,積極引入合作學習模式,設置合理的學習任務,借此激發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學習熱情,促使其在合作中發散思維,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進而實現其綜合素養的培育,回應新課改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李永淮.淺析如何提高學生在高中物理課堂中的參與度[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12):81-82.
[2]樊國強.核心素養下高中物理深度學習指導策略探究[J].試題與研究,2021(36):51-52.
[3]包賽華.合作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理論和實踐研究[J].新課程,2021(4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