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凡
摘要:作業本就是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在“智慧作業”背景下,教師更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思考分層作業的布置方法,以幫助班內學生順利完成作業,進而達到鞏固知識、提升能力、增強學習信心的目的。基于此,文章簡述了分層教學,并對智慧作業下的小學語文作業分層管理方法進行了全面討論,期望在有效策略的指引下實現對小學生學習的有效管理。
關鍵詞:智慧作業;語文教學;作業分層;實際管理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0-
在以往的語文作業布置中,教師采取統一標準,為學生布置統一的作業,這種方式不僅無法保證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獲得提升,甚至挫敗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若布置統一的作業,優等生會很快做完,進而將時間投入到游戲中,而對學困生來講,超出他們認知的作業會弱化學生的信心。基于此,教師要采取合理的管理方法,提升作業布置價值,為學生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分層教學簡述
所謂的分層教學即教師根據學生的能力、語文儲備量,采取的個性化教學方法。在這一模式下,不僅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還能開啟學生的個性潛能。以分層模式為指導的語文作業布置,可以實現對學生的分層管理。分層并非按照成績分為不同的等級,而是在遵循對應原則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與效率。在分層教學中,教師要遵循如下幾點原則:第一,主體性原則。以學生為主題,根據學生當前水平安排合適的內容,并為學生留出自主探索的時間,教師從旁輔助。第二,堅持性原則。分層教學要求教師重新審視學生當前的心理狀況和語文能力,進而做出科學的劃分,讓學生堅持學習。第三,激勵性原則。開展分層教學的目的在于對不同層次學生開展教學,以將其內在潛能挖掘出來。教師只有采取激勵原則,才能讓學生的潛能被不斷的開發,進而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1]。
二、智慧作業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分層管理方法探討
(一)基于作業量,開展分層
分層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開展作業分層管理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劃分為不同的作業量。比如學困生,此類學生的基礎較弱,教師要為他們設計大量基礎訓練,以夯實基礎。對于中等生,教師要設計基礎+拓展類作業,通過作業設計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班內的優等生有著良好的語文基礎,教師要對其進行深入的拓展,無須布置過多的作業,注重發散思維即可。當然為了保證學生保質保量的完成學習任務,教師要加強與家長的聯系,通過家長的監督和管理,讓學生有序的完成作業,并在作業中進一步提升自己。文章以古詩文的作業布置為例,對于學困生要求他們在背誦的基礎上,結合教師所講內容對其翻譯。優等生的學習能力強、思維發達,教師要指導他們結合現實生活描繪古詩文的意境,并寫出心得。中等生的作業量在優秀生和學困生中間,教師要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布置。
(二)基于作業難度,開展分層
教師要認識并清晰的看到學生語文學習中的差異,在分層管理中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作業難度進行合理的劃分。例如在教學《趙州橋》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將課后作業設計為三層:學困生的作業設計:以抄寫文中生字詞為主,讓學生通過作業獲得滿滿的成就感,進一步提升語文學習的針對性;中等生的作業設計:對于班內的中等生,教師則要求他們在完成生字詞的基礎上,做一些拓展類習題,比如讓學生找出文章關于趙州橋特點的描寫,并在此基礎上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力圖通過開放性作業的設計,發散學生的思維能力;優等生作業的設計:這部分學生的作業以拓展類為主,讓學生利用教師所講的方法精讀文章,不懂的字詞可以借助工具查找,以豐富學生的積累。課外作業難度太大,會挫敗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若太過簡單無法滿足對學生的訓練要求。基于此,教師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相對應的作業,讓學生都能完成作業[2]。
(三)基于作業評估,開展分層
為了實現學生學習效果的最大化,為了進一步提升作業的價值,教師要采取分層管理的方法,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安排不同的作業。對于學生的分層并非固定不變的,教師要建立起等級考核體制,根據學生一個學段內的情況調整層級。通常情況下,層級流動分為上流和下流,上流可以建立相對應的評估機制,針對學生當前情況進行考評并做出評估,結束之后學生在下次作業完成后,需要根據新的層級完成考核。對于下流動的學生,教師無須考核,要認真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對其學習效果低的原因開展分析,進而調整作業布置方法。教師只有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設定層級管理目標,才能保證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獲得提升與發展,才能完成學習目標。
結束語
綜上所述,作業分層管理方法的應用,可以深化教師對作業布置的理解,同時還能讓教師全面把握學生當前的學情。在日后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開展分層管理,通過分層作業的布置,達到鞏固知識、提升能力的目的,并為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陳超穎.小學語文作業分層管理方法分析[J].考試周刊,2020(63):17-18.
[2]蘇春艷.芻議小學語文分層教學的有效應用[J].管理學文摘,2016(005):7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