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良
摘要: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孩子的學習和發展是在一日生活中進行的,幼兒的學習特點是在實際操作和直接感知中對周圍的事物和現象進行學習,就在這個冬天,我們對于班級里的環境做出了及時的優化和調整。
關鍵詞:生活教育、環境、兒童參與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0-
一、從門口開始調整,一進入班級就享受冬天的氛圍
到了十二月份我們根據冬天這個主題對門口進門五件事做出了調整。門口我們展示出了是九九消寒圖。在冬至當天,我們和小朋友們介紹了這個圖的習俗:從冬至開始經過九九八十一天冬天才算過去,所以現在每天早上到班級之后,都會在一片花瓣上涂顏色來記錄進程。這邊是我們班部分的主題海報,等會有更多的在教室后面會展示。這里小朋友記錄的主要有冬天可以穿哪些衣物,取暖方式比如吹暖氣,吃火鍋和捂熱水袋等。這邊是記錄的冬天的變化。有結冰,下雪,冰雕這邊是小朋友們畫下來的,冬天里不怕冷的人。比如郵遞員,送奶工。交警等。就算是寒冷的冬天,他們也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是值得我們尊重的人。第一張是我眼中的冬天,可以翻閱看到小朋友們畫的有關冬天的兒童畫和冬天不怕冷的運動方式,還有冬天的美食。這些主題海報的制作和展示不僅
二、冬日的氛圍融入到表演區和科學區
教室的中間是我們班的表演區。由于近期是冬天天冷了,小朋友們決定在餐廳吃火鍋,所以我們投放了很多有關火鍋的食物材料。材料的種類也是非常豐富的,有小朋友從家里帶過來的。娃娃家玩具還有手工完成的各種蔬菜,牛肉等。
科學區分成了兩大塊,這邊小桌子上,是科學家做實驗合作記錄的。比如現在這個小朋友正在做的是八號實驗,在科學區里面,還有十幾套實驗。潘文杰可以向老師們介紹一下你的實驗。這個光線,密封很好的帳篷里面,主要是玩光影游戲的。因為進入冬天了,所以我們投射在墻上的是冬天的雪景冬天的雪景不止這一套,小朋友們可以在邊上的材料框里自己拿取并且替換。同時可以調整手電筒的位置來發現。光源和形成的影子之間的關系。
這里是我們班的美工區。根據最近的課程故事現在孩子們正在做冬天的樹,這邊是已經完成的作品的展示。還有些小朋友在動手畫比如:冬天不怕冷,可以穿什么樣的衣服?還有冬天的房子等。
三、注重區域材料的層次性
教室的中間是生活區,近期很受孩子們歡迎的是可以鍛煉使用筷子和發展小肌肉的一套玩具,對于如何夾柱子是根據圖紙要求去完成的,圖紙是有難度區分的。生活區的架子上近期投入了繩子,是小朋友們編麻花用的。我們的麻花是用三根或者兩根不同顏色的繩子編出來的,孩子們動手能力強的可以用三根不同的顏色,對于編麻花不太熟練的小朋友來說經常選擇的是兩根麻繩進行編制,我們選用不用的顏色和圖案也是為了小朋友在編織的過程中不容易混角三根繩的位置。
生活區的邊上是我們班的音樂區,這是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自己動手制作的兩套樂器,架子鼓和中用鼓棒在上面敲,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因為小朋友們接觸敲打樂器的時間還不長,經驗不是特別豐富。所以我們選擇了一些相對簡單的譜子,比如小朋友最近演奏很多的有《北風爺爺別神氣》。
益智區的小朋友們在玩著的也是和冬天有關的玩具,比如給數找到對應的點來給雪人拼圖,還有把手套按照大小,粗細的順序排列。語言區的小朋友玩的是通過對話找出對方人物的玩具。我們投放了iPad的小朋友可以用來講故事,聽故事或者看故事視頻。在玩樂中提高閱讀和表達的能力。在建構區搭建的是動物園。小朋友根據各種動物的需要,給他們搭建不同的房子。主題墻的邊上展現的是以往搭建主題的兒童海報。是我們班的主題的脈絡圖,比如冬天里不怕冷的植物,冬眠的動物。冬天的節氣。馬上,我們國家會舉辦奧運會,所以我們開展手工活動讓小朋友們動手畫了冬奧會的紀念幣和各種各樣的項目。
在主題活動的進程中,我們尊重、支持小朋友們的想法,根據他們的發展需要優化和調整教育資源,小朋友逐漸成為了班級環境的主人。期待這個冬天他們在這里會有更多精彩的發現和體驗。
參考文獻
·[1]馬龍超.幼兒生活教育理論實踐研究[J].下一代,2020(02):56-57.
·[2]葉萍.生活教育理論在幼兒課程游戲化中的滲透[J].新課程研究,2020(03):112-113.
·[3]施沁怡.淺談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在幼兒園的應用[J].當代家庭教育,2019(2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