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拉嘎夫
摘 要: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時代背景下,遵循新時代教育推進和發展的重要背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文物保護工作,多次發表重要講話。文物安全和保護是第一位的,博物館作為存放文物的重要場所,在文物的管理和保護方面也承載著較大的壓力。在文物保護的基礎上,從博物館基礎設施建設、文物分類管理、人員專業能力提升、法規制度建設、以及日常巡查工作等方面,從陳列設計的角度,闡述介紹了博物館館藏文物的保護管理措施和對策,探究有利于我國文物資源保護利用的現代博物館陳列展示設計,規范陳列設計標準,以實現文物的高效管理。
關鍵詞:博物館;文物保護;博物館陳列;陳列設計
引言
中國作為四大古國之一,擁有大量的歷史文物。隨著經濟時代的變遷,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觀念持續發展深入,理論研究不斷更新,博物館的發展得到了普遍關注,加強對博物館文物藏品的保護就成了博物館肩負的一項重要任務。作為展覽場所,博物館內陳列設計既要考慮展覽效果,又要確保文物安全,不受損壞,展柜使用不當、基礎設施缺陷、管理制度不完善、檢查工作失察等都是導致博物館文物保護和管理結果不理想的原因。因此,探討博物館陳列設計視域下的文物保護路徑,深入的理解博物館如何才能有效的保護管理與合理維護利用館藏文物,做好文物保護工作,才能真正做到最大化發揮文物價值。
一、進行文物保護的相關概述
文物指的是人類社會發展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遺物和遺跡,通常是由人類創造或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文物作為不可再生的歷史文化資源,有形的歷史文化載體,極富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為人們了解歷史提供了真實的參考。文物保護也是國家、社會關注的重點課題。博物館則是記錄歷史發展的關鍵場所,負責文物的保護與管理工作以及精神文化的傳播,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不同時期的人文風情。博物館的職責不僅僅是收藏和展覽,更需要合理、系統的對館藏文物進行管理和保護。目前,我國文物的保護管理大多是依托技術和科技手段進行,因而文物保護的細節做得并不到位。不同的文物,需要根據其特性、時期、環境,制定不同的陳列設計方案,科學規范的展示,包括合理選擇文物展示柜、合理選擇文物排放的方式、館內各項設施的規劃建設等。同時,完善的法律法規和管理制度,才能為博物館日常文物管理保護工作提供制度支持,促進博物館事業長效發展。
二、探討博物館的文物保護路徑
(一)提高博物館管理的具體對策
想要更好的對文物進行保管,一定要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及設計,將文物保護管理落實到細節。首先,應根據文物的科學性、歷史性、藝術價值、特性、歷史時期等進行分類,不同類別的文物,采取不同的保護措施,制定有針對性的陳列設計,才能對其進行更好的保護。不同類型的文物應該以不同的方式展示,結合文物材質、尺寸規格等特殊要求,合理、科學選擇文物的收藏環境。收藏古代書畫文物,應注意選用樟木材質或鋼制的文物展示柜;存放絲織品應注意選用色溫適當,柔和的光源,避免文物因紫外線照射而引起的變色、斷裂;存放青銅器以及古代陶瓷制品等,應適當鋪設毛氈,優先考慮防滑要求。先進實用的室內溫濕度控制管理技術儀器也能幫助探尋有利于改善文物保護的整體陳列展示環境,避免了由于環境變化而給文物造成毀壞。
其次,提高文物保護管理工作更關鍵的是應同時注重提升工作人員自身的文物保護專業水平,開展全國文物系統陳列與藏品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相關的專業理論知識培訓,豐富知識資源儲備,幫助專業工作一線人員系統提高國內先進專業的收藏文物陳列保護工作技術知識水平和實際管理技術經驗,培養展陳人員自身與文保人員相關的職業保護服務意識,提高工作人員對館藏文物陳列管理的專業重視,最大程度有效的協助提升工作人員保持良好的博物館綜合專業能力和知識素養。
此外,現代化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也應盡可能引入當今先進科學的數字化信息技術,應用多媒體和互聯網技術,建立專屬網絡系統,對文物展覽區域進行定期監測。高效合理地管理保護館藏的各種珍稀藏品的同時,更應做到能夠對和各類館藏文物藏品相關的各種文物資料信息文物的資料信息等予以進一步細致全面的收集分類,全面監控文物狀況,保障文物安全。
(二)完善法律法規和完善博物館管理條例
現代博物館嚴格的現代文物收藏保護利用管理離不開一系列完善嚴密的現代法律法規和相關管理制度。法律法規、制度等的強力約束才能最終為做好博物館日常管理監督工作等提供強力政策支持保障和監督保障,也是文物藏品保護工作科學、明確的指導依據??梢越M織文物專家評審分析,針對文物保護及展廳陳列設計提出相關指導意見,基于博物館的實際發展情況,對陳列內容和形式進行深入研究,制定相應的評估系統、陳列標準和文物保護體系,制定完成后應對其合理性進行考察評估,明確制度內容、條文,使其更具執行力,從根本上提升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的質量。
現代博物館文物保護原則和日常管理服務制度中也應盡量具有全面性,如在建立庫房文物保管提取和保管交接驗收制度實踐中,應注意規范工作人員保管提取庫房文物時需根據其相應的文物保護措施進行文物提取、存放,嚴格進行出庫、入庫文物管理,登記出入庫文物信息、時間等,保存好文物出庫依據,并由部門負責人審批后執行,這樣方可保障文物的安全提取和展覽。
(三)文物檢查工作常態化
博物館工作人員需要及時掌握文物的實時狀態,了解不同文物的存放情況,并及時發現可能出現的問題。文物管理保護日常巡檢的工作同樣也需重點關注氣候季節的變化,春雨時節一定要認真做好蟲害監測檢查防治工作,加強防蟲害的工作措施,冬夏季節巡查則尤其要時刻關注溫濕度環境的起伏變化,謹防遇到暴雨洪水前后發生漏水、積水等情況,只有能將以上這些管理細節都認真做到位,才能真正進一步全面提升景區文物安全保護及管理效果。
結語
總之,在保護博物館文物方面,合理的陳列設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除應建立科學完善的博物館文物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管理制度外,管理人員加強對各種文物的陳列擺放質量的管理重視,將博物館陳列工作標準滲透到日常管理的現場巡查環節中中,從具體細節處有效推進各類文物展示保護利用工作,擔負起文物展示保護工作發展的重任,從而可以更好的為文物展覽提供更為綜合全面的展覽保護措施,促使博物館文物保護達到理想效果。
參考文獻:
[1]閆宇騁.博物館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護措施分析[J]. 藝術品鑒, 2020(32):127-128.
[2]張宇.博物館文物陳列與文物保護意識問題研究——以常州市武進區博物館管理實踐為例[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1,(02):124-126.
[3]黃玉婷.博物館文物陳列與保護意識問題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21,(21):2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