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前進與發展,各地的生產方式與生產規模都出現了很大的改變。為應對這些改變,中職院校交通運輸學科需要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也必須指導學生學會創新。本文從實踐教育入手,根據實際教學管理實踐,重點論述了應用型交通學科培養模式的變革,以及怎樣做好交通專業的學科體系構建。[1]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交通運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交通學科,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應用專業。交通運輸學科建設的主要目的,是培育專業為交通運輸事業發展服務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應當說,應用是這個學科的一種典型特色。交通學科的主要培養目標,是通過掌握運籌學、交通運輸組織學等學科,使學生掌握專業技術和高級管理技術,最終成為應用型人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在交通運輸業越來越受到公眾關注的背景下,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對高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勢下,傳統的交通運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已遠遠不能適應今天的形勢,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亟待創新。
一、交通運輸工具與運輸組織的創新。
(一)交通調查
交通運輸專業的學生能夠利用當地的道路交通狀況調查,深入研究交通流的變化規律,為交通安全組織與道路優化設計提供理論基礎。作為中職院校,我們要保證學生能夠學有所成,能夠將自己所學到的專業知識應用到城市交通的組織當中去。就當前的教學情況來看,我們發現學生的研究重點是某一條線,而且工作相對簡單。針對于此,我們可以鼓勵高年級學生到十字路口開展交通安全研究,并提供優化道路交通的辦法,如調整標線、擴大出入口、增設左轉車道等。指導老師,特別是高年級的指導老師和專業導師,可以指導低年級學生在該領域中開展創新,并在人行道上使用手工調查撰寫論文;或者利用畢業設計或實踐環節的儀器觀察,指導高年級學生在其中開展創造,為當地經濟服務。[2]
(二)交通優化方法
交通運輸優化中用到了許多應用軟件,包括電子制表、MATLAB、程序設計軟件和導航等應用軟件。優化方式繁多,涉及了線性計劃、多目標計劃、整數計劃、不確定性計劃、動態計劃等。老師們可能教育學生在已有計算和交通特點的基石上,開發新算法;或者通過程序設計軟件把計算編譯成軟件;甚至,還研究學生如何通過電子制表或MATLAB來處理交通運輸中的某些特定問題,比如船舶航運的空行程優化。在指導學生創新思維時,教師應先讓學生選擇并自學運籌學、優化方法和數值分析等基本數學教程,另外還有MATLAB和VC等軟件教程,接著給學生看一些專業相關的科研文章,進而引導學生探索專業領域和科研方向。
二、無人駕駛交通工具的創新,尤其是交通安全
機動車交通安全一直是一項世界性的重要問題。僅在我國,過去一年中就有上萬人死于車禍。原因就是由于高速汽車與駕駛員之間自然低速運動特性的耦合。在通常情況下,人的步行時速都不大于10km/h,在缺乏交通的前提下,人也無法引起事故,而人的視聽能力以及可以安全處理的道路時速也在人的正常步行時速范圍內。然而,人們長期以來一直對步行的速度感到不滿。所以,人們就需要運用視覺信息收集、超聲波測距等技術手段,來了解汽車周邊的自然環境,并利用計算器所計算出的數來管理汽車,從而實現了無人駕駛,以便于把汽車每年的車禍死傷數量減至最低點。而老師則可引導學生掌握,并自修單片機技術原理及應用、嵌入式控制、單片機系統通信、數據庫系統原理、數字分析等專業課。然后改變運輸工具,以提高其智商,并提高其認識外界事物的能力。用三十二位數字單片機技術取代了十六位乃至八位的數字單片機技術,大大提高了計算速度。就目前我國的發展形勢來看,不僅是公共交通,私有車輛也可能變成無人駕駛車輛創新發展的新動力。[3]
三、出行方式與健康關系研究的創新
交通運輸學科也要符合戰略的發展要求,既要培養實踐性人才,也要培養創新型人才。因此,人才培養模式應該更新。教師應引導學生探索市場熱點,瞄準市場熱點和國家戰略需求,開發新產品,鼓勵學生創辦公司,以高性能、高科技產品占領市場。雖然開車便利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但是它卻降低了不少人的身體素質。現在好多人長期缺乏鍛煉,加上開車而不能步行,飲食不衛生,導致健康狀況不佳。所以,探究出行方式和身體健康的關系是交通運輸專業學生的一項創新方向。教師還可指導學生檢索SCI數據庫,跟蹤全球旅行方面與身體健康相關的科研發展,并撰寫研究論文,探討綠色環保對大腦活力的正面影響,步行方式對健康的促進作用,以及基于自行車共享的自行車出游模式對健康的促進作用。另外,我們還可探討利用公共自行車與徒步上班方式對減緩空氣污染的正面影響。[4]
結語
在交通運輸專業教育中,對學生實際能力的訓練一直是該專業教育的重點內容。而交通學科又是一個典型的應用性專業。交通運輸學科建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專門為交通運輸事業發展服務的應用型人才。因此應當講,應用技術是這個學科的一種典型特色。而交通運輸學科的主要培養目標,是通過掌握運籌學、交通組織學等學科,使學生掌握專業技術和高級管理技術,最終成為應用型人才。應用能力的培養對交通運輸專業的學生來說非常重要,要敢于并善于創新交通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在本文中,筆者論述了新時代下應用型交通運輸人才的培養模式,希望能夠為廣大教師同仁提供一點新的工作思路。
參考文獻:
[1]童鐳,胡要花.應用型交通運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9(16):100-102.
[2]孫佩.交通運輸應用型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科技視界,2017(19):96-97.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7.19.056.
[3]李錦.地方應用技術型本科院校交通運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探析[J].新余學院學報,2016,21(04):125-128.
[4]許佳佳,鳳鵬飛,許倩倩.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踐——以安徽三聯學院交通運輸專業為例[J].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學報,2020(03):40-43.DOI:10.16350/j.cnki.cn12-1442/g4.2020.03.011
作者簡介:計巖松,性別男,出生年月1997.06,籍貫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學歷本科,工作單位職務四川五月花技師學院,職稱助教,研究方向:交通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