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姍 江蘇省淮安市實驗小學幼兒園長征分園
閱讀的生命力決定著一個人學習的狀態,閱讀的活力決定著一個人思想的深度與寬度,閱讀深深地影響著人的一生。幼兒期是閱讀的啟蒙期,我們應當抓住幼兒期,充分挖掘繪本資源的價值,幫助幼兒建立對閱讀的期待,為幼兒終身學習和發展作鋪墊。
最常見的閱讀活動就是將繪本運用于語言領域的教學活動,在觀察每幅圖畫的過程中,給予幼兒觀察的時間,引導幼兒逐漸獨立根據圖畫講述故事,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創編小故事,和同伴相互交流,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和社交能力,培養其自信心,激發其閱讀的興趣。
一本優秀的繪本,里面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價值,教師應結合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設計一系列的相關游戲,實現從繪本閱讀到繪本游戲的轉變,將繪本資源靈活運用起來,讓游戲與繪本相得益彰,讓閱讀充滿更多活力。
在日常班級管理中,教師可運用繪本資源幫助幼兒改善一系列的行為問題,很多繪本故事涉及價值觀、道德、規則、良好習慣、情緒情感調控、人際交往等,可以幫助幼兒初步建立三觀,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引導幼兒將閱讀轉化為內在的品質。
三生教育包括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對于幼兒來說,直接、真實的死亡畫面是沒有辦法被接受的,甚至會引起幼兒恐懼、害怕等不良情緒。這時候繪本資源彌補了這部分的空缺,用婉約的形式、不同的形象將生與死展現給幼兒,推動三生教育,促進幼兒對生命力的思考。
繪本中的畫面中有豐富的內涵,如:建筑、心理、歷史、民俗、服飾等領域的知識。我們可以根據繪本捕捉藝術資源,學習表現手法、色彩搭配、圖案圖形的構造,啟發我們對藝術的創造等,并將其用在創設幼兒園的環境中,裝飾幼兒園。幼兒也可以基于這些繪本進行美術活動的創作,發揮其參與幼兒園環境創設的主體性。
家長和教師作為家園共育的兩大主體,雙方的權利和地位具有平等性,需要共同承擔起教育幼兒的責任。幼兒的成長需要幼兒園和家庭共同協作推進,絕不是某單方面的力量,繪本可以幫助家長和幼兒共同認識到親人的愛、關心、陪伴等情感的重要性,共同為幼兒的成長鋪路搭橋。
中班幼兒去中班閱讀室閱讀時,總是會發現有些書是在小班時看過的書。這說明了中班閱讀室的書并不全是適合中班年齡段發展水平的書,可能還有適合小班或者大班年齡段發展水平的書,這個現象充分說明了我國的繪本資源沒有按年齡特征進行分類。這不僅浪費了繪本資源室的空間,也影響了幼兒的閱讀興趣。
當幼兒在閱讀室閱讀時,看書的過程中注意到別人閱讀的書籍中有趣的內容,想去尋找類似的書籍進行閱讀時,在擺放這本書的柜子空格中卻怎么也找不到。這說明繪本資源沒有分門別類地進行收納管理,沒有將同類主題的書籍放在一起,這大大降低了幼兒的閱讀效率,浪費其閱讀時間,影響其閱讀心情,消耗其閱讀生命力。
在平時的工作中我還會發現:由于幼兒經驗知識和閱讀水平的限制,在繪本閱讀時,大部分幼兒僅是從頭到尾翻閱了繪本,卡殼時教師會介入指導,幫助幼兒繼續閱讀。但這里講的“繼續閱讀”僅是停留在表面——翻讀完這本書而已,教師并沒有深入挖掘繪本中隱藏的教育資源,這對于繪本資源來說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三孩等政策的開放等,我們應當利用繪本資源,積極發揮繪本資源的教育價值。如《雞毛信》等愛國主義的繪本能幫助幼兒從小建立愛國、愛家、愛民的家國情懷,陶冶愛國情操;《艾莫有了個小弟弟》等繪本能幫助幼兒學會和家中的二寶、三寶友好相處……但很多幼兒園都忽視了繪本資源要與時俱進的問題,這不利于幼兒閱讀生命力的增長。
由于幼兒經驗、知識和閱讀水平的限制,我們應當結合每個年齡段幼兒的閱讀水平及社會熱點問題投放相應的繪本讀物,積極有效地促進各個年齡段幼兒的閱讀發展。現存的問題都說明教師管理的疏忽和對工作的不用心。幼兒年齡小,知識經驗不豐富,專注力差,閱讀的持久性不強,這樣的做法很容易造成幼兒閱讀情緒的低落,影響幼兒閱讀體驗,消耗幼兒對閱讀的熱情等。
大部分教師由于能力原因,只發揮了繪本資源的表面性作用,并沒對繪本資源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和充分挖掘,沒有發揮繪本資源的深層次的價值作用。教師應根據幼兒的興趣點和最近發展水平,充分挖掘繪本資源,靈活設計有關繪本的一系列教育游戲活動,這是每位教師能力提升的目標。兒童文學研究會副會長朱自強曾提出,如果一個人年幼時沒有閱讀過圖書,就有可能成為圖盲,沒有能力了解、欣賞畫面的意圖。閱讀的能力很重要的,教師應當提升自我閱讀能力,獲得思想的啟迪,在幼兒幼小的心靈埋下一顆閱讀的種子,用繪本資源幫助幼兒激發閱讀的生命力。
針對以上的現狀及原因,我做出以下的思考和嘗試——我向相關管理人員反映繪本擺放隨意和繪本資源未更新換代與時俱進的問題,和教師們一起整理了幼兒園的繪本資源,并申購一些和社會熱點息息相關的讀物。我認為最重要的也是最難的是教師閱讀能力的提升——對繪本資源的深層次思考和靈活挖掘,對此,我做出了以下思考和嘗試:
1.結合幼兒的興趣。
教師不應當以權威者的身份直接講述或評判故事,而是應當和幼兒一起成為閱讀故事的參與者、共享者,只有打破教師講幼兒聽的傳統模式,由封閉式轉為開放式閱讀,并結合幼兒的閱讀興趣,才能讓繪本資源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將繪本閱讀建立在幼兒的興趣上,并貫穿別具一格的創新形式,指導幼兒閱讀,是我們努力需要去做的。因此,我們要學會觀察幼兒的閱讀興趣,調動幼兒想說、想學、想讀的積極性,用開放式的閱讀方法活躍幼兒的閱讀思路,為幼兒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構建幼兒閱讀想象的空間,培養幼兒閱讀的生命活力。
例:夏天到來,班級的幼兒很愛吃西瓜,對西瓜很感興趣,幼兒提出了問題:“小動物也會喜歡吃西瓜嗎?”后來他們在《螞蟻和西瓜》這本繪本中找到了答案,發現小螞蟻也愛吃西瓜呢!在閱讀《螞蟻和西瓜》的過程中,我邀請幼兒扮演小螞蟻,體驗合作搬西瓜的快樂。我還為幼兒提供道具,布置相關場景,鼓勵每個幼兒充分自主地發揮天馬行空的想象,發表自己內心的見解和看法,和同伴一起創編故事,合作探討繪畫場景(如圖所示),完成一系列的戲劇表演。

幼兒的思維發展趨勢是從直覺行動思維到具體形象思維再到抽象邏輯思維(陳幗眉,2018)。本次活動圍繞著“西瓜”展開,貫穿以幼兒為本的理念,充分挖掘幼兒的興趣點“西瓜”,并與之和《螞蟻和西瓜》這本繪本相融合,我設計了一系列生動有趣形象的閱讀形式,激發幼兒的興趣。他們在合作閱讀、思想碰撞、場景創編、戲劇表演等形式中有效地進行了師幼互動和幼幼互動,幼兒在暢所欲言和天馬行空中明白“團結力量大”的道理,這個過程使抽象的閱讀內容具體化、形象化、立體化,符合幼兒思維特點,鍛煉了幼兒的想象力、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社交能力,升華他們的感情,激發他們的閱讀活力。
2.結合熱點事件。
為了豐富幼兒的閱讀形式,開闊幼兒的視野,我園與市圖書館攜手,開展了主題為“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的紅色流動圖書車進幼兒園活動(如圖所示)。本次活動培養了幼兒愛黨、愛國的情懷,為閱讀注入了愛國之魂。

新課程改革讓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隱性資源及隱性元素的教育性,一本繪本拿到手,教師應當反復研讀和思考,列舉繪本中的教育元素,思考繪本中有哪些資源能被利用,并結合身邊的隱性資源,深化幼兒的多維閱讀,提升幼兒的閱讀生命力。
1.創設教育環境。
幼兒園環境是幼兒學習生活的重要教育資源,我們可以根據繪本中畫面的藝術表達和表現手法來創設相關的教育環境,使得繪本資源“活起來”。
例:在“清涼一下”這個課程主題中,我們學習了《魔法的夏天》這本繪本的色彩搭配(如圖所示),畫面中以藍色、青色、綠色等一系列冷色調的顏色為主,給人撲面而來的清涼感,涼爽舒適,適當加點暖色調的紅色、橘色等顏色,使得畫面顏色更加豐富、協調、有美感。將這種色彩搭配應用到我們創設的主題墻中,給予幼兒夏天的感覺。幼兒根據這本繪本資源,自己進行色彩搭配,創作五顏六色的冰激凌等,共同參與環境創設,在欣賞環境的同時賦予閱讀生命力。





2.實現教育目標。
繪本除了可以運用于幼兒的語言領域教學,還可以運用到其他領域,這里以科學領域為例。在讀繪本《爸爸,我想要月亮》時,幼兒不禁提出疑問:“為什么小女孩這么想要月亮呢?月亮上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呢?”結合中秋節,我們班展開了關于“神奇的月亮”這一系列的科學探索活動,共同探究月球一年中的變化規律,月球表面的形狀,感受嫦娥奔月、牛郎織女等神話傳說。繪本中一個個小故事、一張張的圖畫給幼兒傳遞著關于世界的各種信息,在傳遞的過程中幫助幼兒提升自我的科學探究和邏輯推理等能力,激發他們對世界的好奇心和對知識的渴望,豐富閱讀的靈魂。
不光領域目標可以實現,幼兒的行為習慣、思想感情等方面的教育目標等也能得到一定的實現。如:《小兔子起床嘍》可以教育幼兒早起的重要性;《愛挑食的狐貍》可以告訴幼兒不能挑食,食物里含有豐富的營養,要飲食均衡;《不要哭,清楚地說》以及《我的情緒小怪獸》等可以很好地幫助幼兒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和他人相處;《11只貓做苦工》教育幼兒要遵守規則……除此以外,一些關于生命和死亡主題的繪本還能讓幼兒知道生命會流逝和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等,引發幼兒對“如何對待自己的生命”這個伴隨一生的問題的思考,推動幼兒自尊、自信、自愛等人格建設。如:清明節主題的繪本,除了幫助幼兒了解有關清明節的元素外,還有一層深處的含義,就是啟發幼兒表達對已故親人的思念之情。
3.開發各種游戲。
(1)設計室內外系列游戲。
我根據繪本《小藍和小黃》,設計了關于顏色的系列活動(如圖所示),它包括室外游戲、室內游戲中的表演游戲、角色游戲、科學探究以及益智游戲等供幼兒探索顏色的奧秘,激發幼兒對新知識的好奇和對閱讀的興趣。

(2)設計個別思維游戲。
繪本《跑跑鎮》里奇妙的碰撞思維非常有意思,我根據這個有趣的主題,設計了思維游戲。游戲玩法①:提供一系列的卡片,如:仙人球、魚兒、棉花、小木棍等圖案,其中一名幼兒隨意出示兩張卡片圖案,另一名幼兒動腦筋將兩個事物聯系起來,尋找相關的聯系,聯想出新的事物。游戲玩法②:提供水、油、膠水、鹽、石子、糖等不同種類的東西,請幼兒做實驗記錄,觀察哪兩種東西可以碰撞融合在一起,甚至原來的東西消失不見,共同產生新的東西等,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感受探究的魅力,體驗閱讀生命力帶來的新奇。
(3)拓展區域游戲。
區域游戲也是我們不可忽視的一大重要教育活動,我們可以將繪本資源和區域相結合,培養幼兒的閱讀生命力。例:在講到經典繪本《轱轆轱轆轉》這本書的時候,書中有各種千奇百怪的汽車,有香蕉車、南瓜車、奶酪車、甜甜圈車、奶酪車等,各式各樣,有著不同的功能。由此我在區域中投放了小汽車相關的圖片、油畫棒、記號筆等,引導幼兒將繪本中看到、感受到、學到的東西學以致用,把自己想象的產物通過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還設計了“未來的小汽車”這一區域游戲。
我們班桐桐和俊俊兩位小朋友根據《轱轆轱轆轉》設計了小汽車。他們自主翻閱繪本,從中學會用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事物,如:香蕉船是香蕉做的,是黃色的。據此,彤彤設計了:藍色——糖果味甜甜的雨滴,紅色——草莓味的車輛寶石鑲嵌物……一輛能給孤單的人帶來糖果甜蜜快樂的小汽車。俊俊設計了:棕色——探測儀,五彩——小房間,黃色——加速器……一輛可以供人類在海洋里潛水探測魚類的小汽車。
幼兒在區域中對繪本《轱轆轱轆轉》再一次進行了學習和升華,并且內化為了自己的東西,成為了自己的知識經驗,用自己的思維迸發出新的產物,這就是他們閱讀生命力的不斷增長。


4.實現家園共育。
閱讀不僅是幼兒和教師每天去做的事情,還是家長需要學習和積累的事情,繪本能讓家長也獲得閱讀的生命力,啟發自我的閱讀靈魂,更好地給幼兒進行閱讀熏陶,實現家園共育。例如:山姆·麥克布雷尼的《猜猜我有多愛你》講述的是一只小兔子和大兔子比愛的故事,可愛天真的小兔子總想著自己會有更多的愛,用了一些夸張的手法形容自己的愛。這本繪本用親切可愛的兔子形象,幫助家長和幼兒在充滿溫馨的愛的氛圍中感受親人間的愛,在閱讀中汲取愛的靈魂,增長生命力,和教師一起共同為幼兒的未來成長做好鋪墊。
我們要帶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一個善于思考的大腦,靈活充分利用繪本資源,努力成為幼兒閱讀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增加幼兒閱讀的生命力,幫助幼兒在閱讀的海洋中揚帆起航。
以上是本人對于繪本資源活用的一些嘗試和思考,且還在不斷構建、不斷思考、不斷總結經驗中。在當今終身學習的社會背景下,讓幼兒的閱讀充滿活力,這將是他們一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也可為其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期待繪本資源的開發成為教師們轉變課程理念的新平臺,成為教師進一步詮釋課程、建設個性化課程的新的生長點,促進幼兒更好、更全面地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