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寶寶
陜西化建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陜西楊凌 712100
陜西化建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承建的榆神能化50t/ a煤基乙醇項目熱動力站有3 臺260t 循環流化床鍋爐,鍋爐汽包單重52t,安裝標高49.2m,位于鍋爐鋼架B1 軸與B2 軸之間。在建地位于榆林市毛烏素沙漠,地質疏松,鍋爐下部鋼架已經安裝完成,使吊裝空間受限。若考慮吊車吊裝,至少需600t 吊車在爐后進行吊裝,且需對吊車站位場地進行處理。從施工進度及經濟效益出發,此次施工決定采用液壓提升系統對汽包進行吊裝。
GYS100- 200 型液壓提升裝置是一種新穎、特殊的起重設備,由液壓泵站、液壓千斤頂、卡緊機構、承載鋼索和上下錨頭等組成。液壓提升裝置的液壓、電氣控制系統有各種可靠的保護功能,液壓千斤頂在提升的過程中有兩套卡緊機構可以隨時實現機械自鎖,從而確保吊裝過程的安全。圖1 和圖2 分別為提升控制系統和提升頂。
圖1 提升控制系統
圖2 提升頂
吊裝工藝流程如圖3 所示。
圖3 吊裝工藝流程圖
在鍋爐框架結構50.2m 標高處設置吊裝簡支梁,梁上安裝2 臺GYS100- 200 型液壓提升器,單臺提升器額定起重能力100t,配套液壓泵源系統。鋼絞線采用公稱直徑Φ15.2mm 高強度低松弛預應力鋼絞線,產品符合《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GB/ 5224- 2014 要求,抗拉強度為1860MPa,整根鋼絞線最大力≥260kN,每米重量1.1kg。液壓提升器通過12 根Φ15.2mm 鋼絞線與專用下錨具緊固連接。
(1)提升千斤頂:主要由空心試千斤頂、工具錨、支撐架、和鋼絞線扶架等機構組成。
(2)提升泵站:提升泵站為1 臺泵站控制2 臺千斤頂,配合GYS100- 200 千斤頂最快提升速度為6m/ h(速度可調)。泵站設有電機及液壓系統。泵站型號為16SCY,換向閥型號為WE10,中位機能為M 型,安全閥通徑為10mm。
(3) 支座梁布置見圖4。其材料為工字鋼600,Q345R。
圖4 支座梁布置圖
將汽包用2 臺GYS100- 200 型液壓提升器吊裝到正式位置。吊裝之前應先將汽包方向調正,然后將汽包吊起離地面100mm 后停留5min,檢查鋼絞線及提升器狀態,確認無誤后方可正式起吊。由于汽包長度約為11068mm,爐膛寬度為15800mm,汽包兩側各有2366mm 的吊裝間隙,因此吊裝時采用水平吊裝。起吊時應嚴格控制吊裝速度,由一個人統一協調指揮(指揮人員位置能清楚觀察汽包狀態)。在汽包就位前,應先將汽包吊桿與吊桿梁吊桿孔對準,以確保汽包吊桿順利穿進吊裝孔。
汽包吊裝總重約52t(含鍋筒、鍋筒內部設備、鍋筒吊桿和吊具等的重量),其受力分析圖見圖5。圖中,G1=G2=52000×9.8÷2=254800N。
圖5 汽包受力分析圖
液壓提升器為穿芯式結構,中間穿12 根鋼絞線,兩端有主動錨具,利用鍥形錨片的逆向運動自鎖性,卡緊鋼絞線向上提升。液壓提升器最大設計提升重量為100t。
鋼絞線作為柔性承重索具,采用高強度低松弛預應力鋼絞線,直徑為15.2mm,合計12 根共同受力。查相關規范得知,Φ15.2- 1×71860 鋼絞線的破斷力Sb=260kN。
吊裝過程中單根鋼絞線受力:F1=254800 ÷12=21234N;
安全系數K=Sb÷F1=260000÷21234=12.24>8,選用鋼絞線安全。
當在地面連接時,溝寬為D+0.3m;當在溝內安裝或開溝回填有困難時開溝寬度為D+0.5 m,且總寬度不小于0.7m。在沙土或淤泥的管溝中,可以采取放坡開挖。
吊梁簡支布置時,在框架梁和吊梁上焊接限位塊。為增加安全可靠性,在52m 框架梁支點處局部加強,材料同原鋼結構。
查《鋼結構設計標準》GB50017- 2017 表4.4.1 鋼材的設計用強度指標,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Q345,厚度40~63mm,抗拉、抗壓、抗彎強度設計值f=290MPa。
經計算,鋼梁最大受力處受力為22.9MPa,遠小于290MPa,強度完全滿足要求。
提升前對液壓提升系統進行調試,檢查各處的連接,以及液壓泵主軸轉動方向是否正確;檢查電磁閥和截止閥的動作是否正常,以及導向架、鋼絞線、地錨、管線及閥塊、臨時設施等的安裝、牢固情況。結構提升之前,應對提升系統及輔助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及調試工作。
在試提升過程中,通過對汽包等設備、提升設施和提升系統的觀察和監測,確認符合模擬工況計算和設計條件,保證提升過程的安全。
(1)以主體結構理論載荷為依據,對各提升吊點處的提升設備進行分級加載,依次為20%、40%、60%和80%。每次分級加載必須保證提升上吊點位移始終在設計控制范圍之內。確認各部分無異常的情況下,可繼續加載到90%、100%,直至汽包等設備前端離地。
(2)分級加載完畢,汽包等設備完全豎直并離開地面約20cm 后,暫停,停留2~12h 作全面檢查(圖6),確保各設備運行及構件正常。停留期間組織專業人員對提升塔架、原結構框架、提升吊具、連接部件及各提升設備進行專項檢查。
圖6 吊裝前檢查
(3)停留期間完畢后,各專業組對檢查結果進行匯總,并經起吊指揮部審核確認無任何隱患和問題后,各吊裝檢查人員就位,然后由施工總指揮下達正式提升命令。
(1)待檢查工作無誤和系統檢測無誤后正式提升,計算確定提升設備所需的伸缸壓力(考慮壓力損失)和縮缸壓力。
(3)設備騰空后停止提升,對液壓提升系統、結構系統進行全面檢查,在確認整體結構的穩定性及安全性絕無問題的情況下,才能繼續提升。
(4)在同步提升過程中,密切注意地面水平滑移情況。確保提升與滑移配合默契同步,提升過程中鋼絞線保持豎直狀態,避免鋼絞線摩擦損壞,避免產生側向力。
在一切準備工作完成之后,且經過系統、全面的檢查,確保正確無誤,現場安裝總指揮檢查并發令后,才能進行正式提升。
(1)根據預先計算得到的提升工況提升點反力值,在計算機同步控制系統中,對每臺液壓提升器的最大提升力進行設定。當遇到提升力超出設定值時,提升器自動采取溢流卸載,以防止出現提升點荷載分布嚴重不均,造成對結構件和提升設施的破壞。
(2)通過液壓回路中設置的自鎖裝置及機械自鎖系統,在提升器停止工作或遇到停電等情況時,提升器能夠長時間自動鎖緊鋼絞線,確保提升構件的安全。
(3)設備頭部試提升離開滑移小車(或完全由平臥轉豎直狀態)后,應停止提升。保持此狀態,全面檢查結構、提升設備及提升系統的工作情況(鋼絞線、提升器、安全錨、液壓泵站、傳感檢測系統等)。
(4)監測地面水平滑移情況,配合同步提升。
(5)在提升過程中,注意觀測系統的荷載變化情況等,并認真做好記錄工作。
(6)在提升過程中,地面測量人員要測量各吊點離地的高度。
(7)提升過程中應密切注意提升地錨、鋼絞線、提升器、安全錨、液壓泵站、計算機控制系統和傳感檢測系統等的工作狀態。通訊工具由專人保管,確保信號暢通。在整個同步提升過程中應隨時關注上吊點平臺的整體穩定情況;汽包等設備提升過程的整體穩定性;監視提升承重系統,提升承重系統是提升工程的關鍵部件,務必做到認真檢查,仔細觀察。
(1)檢查錨具,觀察是否有脫錨情況,檢查錨片及其松錨螺釘安裝情況;
(2)檢查確保鋼絞線從頂部導向架穿出順暢;
(3)觀察主油缸及上、下錨具油缸是否有泄漏或其他異常情況;
(4)時刻注意汽包提升過程的整體穩定性;
(5)密切監視提升承重系統;
(6)設備同步提升至設計位置附近后,暫停,對各吊點進行微調,使結構精確提升到達設計位置;提升設備暫停、鎖定,保持結構的空中姿態穩定不變;最后集中對口安裝。與提升工況相同,卸載時也同步分級卸載,依次為20%、40%、60%、80%;在確認各部分無異常的情況下,可繼續卸載至100%,即提升器鋼絞線不再受力,結構載荷完全轉移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