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麗華
2019年秋季,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全面使用,我們一線教師越來越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閱讀量、閱讀面直接能確定學生將來語文素養的高低。那么,在教學實踐中應該如何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擴大閱讀面呢?為此,筆者在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閱讀策略教學實踐中,對實施提高閱讀速度的策略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嘗試。
一、明確定義,樹立快速閱讀的意識
閱讀速度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來提速。它是從閱讀的需要出發,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理解,把握閱讀材料,并獲得需要的信息。在教學部編本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之前,我先讓學生略懂“閱讀速度”。我和學生交流:什么叫做“閱讀速度”?提高閱讀速度有什么好處呢?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有哪些?通過交流讓學生對提高閱讀速度有了初步的認識,激發了對本單元的學習期待。
二、教材文本“三研讀”,單元目標“準”把握
統編本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經過深入研讀,我深切了解到本單元教材圍繞“學習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這一語文要素作了有層次、有梯度的安排。
1. 研讀單元導讀
瀏覽導讀,我捕捉到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就是:“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右下方提出了閱讀要求:學習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這樣從單元導讀入手,本單元的重點目標我們就初步把握了。
2.研讀課文安排次序
本單元共有四篇課文,分別是《搭石》《將相和》《什么比獵豹的速度快》《冀中的地道戰》。它們具體的訓練點如下。《搭石》是第一篇課文,重點在于訓練學生閱讀時“集中注意力、不回讀”,這是提高閱讀速度的基礎和起點;第二篇課文《將相和》著重指導學生學習“連詞成句”地讀文章,不逐字指讀,以此提高閱讀的速度;第三篇課文《什么比獵豹的速度快》,著重訓練學生“抓住關鍵語句”快速把握課文內容,閱讀的層次要求比上一課高了一點;最后一篇課文《冀中的地道戰》,要求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讀”,并嘗試綜合運用前面學過的方法和策略進行閱讀提速,逐漸形成能力。到這一課,訓練要求又拔高了些。
通過研讀課文的安排次序,發現四篇課文的閱讀提速訓練點形成了循序漸進的一條鏈。任何教學順序的調整都會打破這個單元結構的整體性,在教學中我便按照單元課文順序嚴格設定的教學目標開展教學實踐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3.研讀園地“交流平臺”
“交流平臺”是歸納、梳理、提煉本單元閱讀方法的一個平臺。在教學本單元課文前先研讀一下“交流平臺”,就可以將這些語文要素在前面的課文學習中隨機訓練、有效落實。
部編版教材的編寫是按照“課標”的學段目標來細化知識的掌握,把能力訓練點落實到各個單元。我們對教材進行了整體性的把握,有層次、有梯度地引導學生掌握提高閱讀速度的各種方法和策略,有效地落實了本單元的教學目標。
三、聚焦課堂,循序漸進巧引路
通過課堂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習得技能、發展智力,養成良好品質。在本單元教學中,我圍繞“學習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這一語文要素,進行了循序漸進的方法指導。
1. 閱讀提速——用較快的速度集中注意力讀,不回讀
《搭石》作為本單元的開篇文章,需要從最基本的閱讀方法和習慣入手。在講授新課時,我首先出示了本課的學習提示,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
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記下所用的時間。讀的時候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詞語不要停下來,不回讀。
接著引導學生關注學習提示,明確本課的閱讀要求。然后,我結合課后練習用PPT出示閱讀要求:(1)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并在課文后記錄好所用的閱讀時間,匯報課文的主要內容;(2)小組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
2. 閱讀提速——連詞成句地讀,不逐字指讀
在教授本單元第二篇課文《將相和》第一課時,在已學過的“集中注意力、不回讀”的基礎上,我著重引導學生學習如何“連詞成句地讀”。
初讀課文前,我首先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出示課文前的學習提示),讓學生知道本課要學習的方法是——“連詞成句地讀”。然后,出示課后選做題:選一些詞語或句子寫在卡片上,比一比,看誰能一眼看完卡片上的所有內容。接著,課件出示以下一則新聞內容。
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對“連詞成句地讀”有了較深切的領悟,為接下來的新課學習運用奠下了基礎。
進入課文《將相和》的學習伊始,我要求學生綜合運用前一課已學過的閱讀策略(集中注意力讀,不回讀等),結合剛學到的“連詞成句的讀書法”去快速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記錄閱讀時間。最后,引導學生進行檢測:(1)這個故事發生在哪個歷史時期?(2)在澠池會上,藺相如怎樣反擊秦王的?(3)自從澠池會之后,藺相如以什么方式回避廉頗的呢?
結合課后第一題和第二題,讓學生如實匯報閱讀情況,這樣,學生在課堂中就能夠較容易地掌握該課需要達成的學習目標。
3. 閱讀提速—抓住關鍵語句讀
抓住關鍵語句讀,是提高閱讀速度的又一有效策略。因為學生已經有了前兩課提高閱讀速度的學習經驗,到學習第三篇課文《什么比獵豹的速度快》的時候,我打算放一放手,又考慮到學生在中年段已經學習和實踐過閱讀時“借助關鍵詞句”把握課文內容,我直接讓學生根據學習提示的要求,結合學過的方法,默讀課文,記錄閱讀時間。引導學生發現這篇課文的每一自然段在表達上有哪些相似的特點,一邊讀一邊思考,梳理每個自然段的主要信息,捕捉關鍵語句:“鴕鳥比人快”“獵豹比鴕鳥快”……通過課堂上老師的點撥與幫扶,學生基本懂得了如何抓住關鍵語句快速閱讀文本。
4. 閱讀提速—帶著問題讀
《冀中的地道戰》作為本單元的最后一篇課文,既要讓學生學習帶著問題讀課文,以此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又要訓練學生綜合運用前面所學的方法,準確、快速地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在課堂教學中,我首先引導學生對題目進行質疑,接著提醒學生根據學習提示的要求,邊默讀邊思考,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最后完成檢測題目以檢驗閱讀效果。
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后,我出示問題讓學生展開交流:說說初讀時產生的問題,如,閱讀第6自然段時,有的學生讀到“拐彎的地方挖一些岔道,叫‘迷惑洞’”時,有些學生可能會想:“迷惑洞是怎樣的?”帶著這個問題接著往下讀就找到了答案。通過這樣的引導,學生便切身體會到帶著問題積極主動的閱讀,更有助于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本單元的教學,筆者所實施的閱讀策略與教學目標具有層次性、遞進性和發展性。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去體會、去掌握提高閱讀速度的各種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速度,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呈螺旋式的上升。
四、課內得法運用,課外遷移實踐
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不僅僅靠在本單元的學習中落實,也要在以后的課外閱讀實踐中不斷實踐。
比如,在第三單元的《快樂讀書吧》中推薦讀《中國民間故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實踐。課前讓學生快速看一個故事,看完后記錄自己的閱讀時間。接著讓學生交流故事的主要內容,談談自己喜歡的人物形象特點。經過一段時間的閱讀實踐后,讓學生將現在的閱讀速度與以前的速度進行對比,交流自己的體會,分享自己的閱讀經驗。學生通過不斷的閱讀實踐,有意識地運用多種方法提高自己的閱讀速度,漸漸地,學生就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能力也整體提高了。
總之,在單元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明確閱讀速度的定義,樹立速度意識。同時要深入研讀教材,把握單元目標,聚焦課堂教學,不斷開展閱讀實踐活動。那么提高學生閱讀速度,養成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素養就不再是一句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