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少兒科普讀物逐步占據少兒圖書市場的主導地位,在青少年科學啟蒙、科學普及和科學素養培養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的發布,為少兒科普出版提供了新的時代需求。家長對少兒讀物助力教育教學的期望進一步加深,為原創少兒科普出版提供新的思路——充分挖掘科普讀物助力教育教學的功能,實現科普讀物與課堂知識的有機融合,立足本土,為相關政策的有效實施發揮重要作用。
【關? 鍵? 詞】少兒科普;“雙減”政策;助學功能;立足本土
【作者單位】李夢華,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
【中圖分類號】G237.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04.006
近十年是童書發展的“黃金十年”,國內兒童圖書市場規模一直呈擴大趨勢,即使受疫情影響,也依然勁頭不減。少兒圖書各板塊市場占比也發生了變化,此前快速增長的少兒文學日漸式微,少兒繪本和少兒科普讀物占比明顯增加。從2017年開始,少兒文學市場碼洋比重連續5年下滑。北京開卷數據顯示,少兒科普讀物在少兒圖書零售市場碼洋比重由2011年的13.41%上升至2021年6月的23.46%,與少兒繪本的占比不相上下,逐步占據少兒圖書市場的主導地位。這種變化趨勢宏觀上與我國的科學教育總目標不無關系。
2021年國務院印發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指出,科學素質是國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并提出在“十四五”時期實施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行動,激發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強科學興趣、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育一大批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夯實人才基礎[1]。由此可見,大力提高青少年的科學素養,已成為一個響亮的時代號角。青少年科學素養的培養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多方參與,少兒科普出版在這項行動中也應擔起重要責任。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下文簡稱“雙減”政策)是教育發展的選擇,響應了我國科學素質培育,也契合家長的減負要求和培養孩子全面發展的訴求。在此情形下,少兒出版也將隨之做出變革。如何通過閱讀提升孩子學習的主動性,讓教育回歸培養孩子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本質,是少兒科普出版應關注的重要方向。與此同時,家長對少兒讀物助力教育教學的期望有增無減,這也給原創少兒科普出版提供新的思路——充分挖掘科普讀物助力教育教學的功能,為“雙減”政策的有效實施發揮重要作用[2]。
一、“雙減”政策下少兒科普讀物的功能強化
長期以來,少兒科普讀物以其特有的易被少年兒童讀通、讀懂的語言和圖畫,向少兒講述科學故事,傳遞科學精神。
1.少兒科普讀物的基本功能
少兒科普讀物一直具有雙重功能。一是科學啟蒙,即充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開闊視野,使孩子在閱讀中積累科學知識,提高求知欲。二是科學素養的培養,即在孩子的閱讀過程中進一步激發孩子探索未知的興趣,培養孩子的科學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過去,《我們的身體》、“神奇校車”系列、“DK大百科”系列、“大英兒童漫畫百科”系列等引進版圖書在我國少兒科普榜單中獨領風騷,獲得一致好評。這些圖書長期熱銷的主要原因是國外科普讀物出版歷程較長,創作體系成熟,作者多年來專注于科普板塊的各個方向,在形式和內容上不僅能體現多元化和新穎性,還能兼顧趣味性和普及性。但由于價值觀、文化差異以及翻譯失準,也有部分作品“水土不服”。近年來,原創少兒科普開始嶄露頭角,如《玩科學:游戲中的科學和知識》從科學游戲入手,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培養科學興趣;《和爸媽游中國》為孩子提供了中國地理百科知識;《大宇宙》以宇宙知識為主。盡管原創少兒科普讀物有一些優秀作品,但仍存在盲目追求熱點、跟風明顯、同質化嚴重、質量良莠不齊等問題。因此,原創少兒科普讀物應立足于本土,結合中國發展實際和少兒科普讀物發展實情,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遞新時代智慧。
2.少兒科普讀物助學功能的強化
“雙減”政策的目的是通過加強學校教育,提高學校課堂教學質量,優化作業布置,提升課后活動質量,減輕學生的課余負擔,達到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目標,構建教育良好生態,這給少兒出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一背景下,少兒科普出版的實用性更加突出,助學功能日益凸顯,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閱讀習慣的培養。身處大閱讀時代,科學技術作品的閱讀非常重要,少兒科普讀物融合了生活趣味,能拓展少兒課外閱讀的深度和廣度,進而提升其閱讀理解能力。二是寓教于樂。少兒科普讀物內容輕松,在內容設計上能夠將各領域知識與趣味性、娛樂性有機融合,有助于少兒有效延伸課內知識。三是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從少兒科普讀物的基本功能出發,科學啟蒙與科學素養的提升能夠促進少兒對科學現象的思考,使其形成合理思考的能力,綜合、抽象、概括、判斷和推理的能力,以及采用科學的邏輯方法準確、有條理地表達思維過程的能力,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幫助少兒強化數理化和史地生等科目的學習,突出少兒科普讀物的助學性。
二、少兒科普讀物助學功能的挖掘——以“輕松學漫畫”系列為例
少兒科普讀物可以使課堂和課外閱讀互通互融,對其助學功能的深入挖掘能夠拓展和延伸、鞏固課堂學習內容。在這一方面,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的“輕松學漫畫”系列(包括《輕松學漫畫數學》《輕松學漫畫物理》《輕松學漫畫化學》《輕松學漫畫生物學》4冊),探索了少兒科普讀物的助學性,為“雙減”政策背景下原創少兒科普出版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1.主題契合時代,策劃目標明確
輕閱讀時代,文字主體功能逐漸弱化,漫畫解讀風格深受青少年讀者青睞。“看漫畫,學知識”的風潮在自然科學、人文建筑、法律經濟、政策方針等方面得以體現。“輕松學漫畫”系列的選題策劃正是基于這種熱潮,力求提高讀者的學習興趣,幫助其理解學科重難點和了解知識框架。在內容上,該選題與“雙減”政策下的出版要求不謀而合。選題基本立意為“漫畫解讀”,且更貼近課堂知識,在加強讀者課外科普閱讀的同時,與現行教育并行。
在很多學生的印象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這些自然科學基礎課程的教材具有微觀、嚴密、抽象性強的特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感覺枯燥乏味,甚至望而生畏。鑒于此,“輕松學漫畫”系列旨在通過漫畫和簡潔幽默的語言,把抽象的概念、定理、知識框架具象化和幽默化,搭建直觀、形象、立體、邏輯性強又兼具人文性的學科印象,使學齡學生對該學科有一個宏觀的認識,從而提高他們對自然科學基礎課程的興趣。因此,“輕松學漫畫”系列既可作為學科的課外閱讀讀物,也可作為學生自學的參考書。
2.聚焦初中知識點,定位精準
科普讀物讀者群分類寬泛,“輕松學漫畫”系列聚焦六年級至八年級的學生,定位明確,有助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從小學到初中,學生面臨科目增多、學習節奏加快的問題,新增的物理、化學等科目均有較高難度,很多學生尚未領悟基本的概念和定理,便投入題海中,難免會在心理上給這些學科貼上枯燥難懂的標簽。實際上,一些趣味解讀和課前預習能幫助學生化解難點,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一方面,“輕松學漫畫”系列在宏觀上可以一窺初中理科教學大綱,在微觀上基本覆蓋初中理科中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四門學科知識點,并將知識點和課程內容科普化,幫助學生輕松消化基本概念。另一方面,作為科普讀物,該系列圖書敘述風格輕松,知識背景豐富有趣,能夠使學生通過科普閱讀實現延伸學習。
3.組織架構搭建清晰,專題內容完整豐富
長期以來,科普讀物內容豐富、通俗易懂,雖然開拓了讀者的視野,達到培養讀者科學素養的基本要求,但因其形式散漫、知識零散跳躍,常常流于形式[3]。因此,“雙減”政策背景下,少兒科普出版應建立明晰的邏輯主線和知識框架。
“輕松學漫畫”系列在組織架構和邏輯體系上參照當前初中課程標準,將對應科目教材知識點鋪設其中。在表述中,該系列圖書注重對概念的綜合認識,探索概念的來龍去脈,基本上每一分冊都保證相應學科階段性的完整體系,主要板塊清晰合理,專題內容豐富,均與初中課堂知識點相呼應。其中,《輕松學漫畫數學》有三個板塊,分別為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輕松學漫畫物理》有五個板塊,分別為聲和光、電學、熱學、力與運動、能源;《輕松學漫畫化學》有九個板塊,分別為分子和原子、化合物的組成、化學方程式的認識、有趣的實驗、認識酸堿鹽、化學與生活、化學周期表、氣體的認識、金屬和合金和溶液的認識;《輕松學漫畫生物學》有三個板塊,分別為生物圈中的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生物圈中的人、生命的延續和發展。
4.與漫畫有機結合,加深對知識點的規范化認識
插圖在少兒科普讀物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首先,作為科學普及類讀物,插圖的第一要義是嚴謹。“輕松學漫畫”系列在插圖上對每一個數據、實驗過程等都嚴格遵循出版標準,做到準確無誤。其次,該系列圖書注重圖文情景融入,將二者有機協調,版式靈活多變,留白得當,視覺舒適。最后,此系列圖書插圖的作者大多數為00后,其畫風活潑明朗,生動夸張,更契合青少年的審美,迎合了目標讀者的閱讀喜好。在創作過程中,插圖作者也提供了諸多年輕人特有的想法和建議,使圖文緊密結合,形成相得益彰的整體。
通常情況下,科普讀物在介紹概念、理論時更關注行文的通俗性和流暢性,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科學的嚴謹性和邏輯性,削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規范化認識。“輕松學漫畫”系列在保證科普讀物趣味性的前提下,將概念、理論等鋪設于實際生活,在理論總結陳述時更側重核心觀點的指向性,即與初中教材的一致性。對于課本中較為抽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該系列均設置了對應專題,幫助學生深入綜合地理解理論,形成對課堂學習的有益補充,實現知識的系統構建。
5.立足本土,與中國科技史和傳統文化相結合
原創少兒科普的優勢體現在本土適應性上[4]。“輕松學漫畫”系列的內容涉及中國科學技術史,并對傳統文化傳承進行了嘗試。例如,《輕松學漫畫數學》介紹了古代數學史的發展,并在專題中介紹中國古算題中二元一次方程的應用;也在對稱圖形專題中介紹中式大美,即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中軸線審美。
該系列圖書內含多個古代著名思想家的經典闡述和有趣事例,并與現代科技發展相呼應。如《輕松學漫畫數學》結合戰國時期墨子在《墨經》中對圓的定義:“圓,一中同長也。”這和近代數學圓的定義“對中心一點等距離的點的軌跡”是完全一致的。《輕松學漫畫物理》重現墨子和學生操作的世界上第一個小孔成倒像的實驗,解釋了小孔成倒像的原因,指出這是對光沿直線傳播的第一次科學解釋,早于牛頓2000多年。可見,哲學家、墨家學派創始人墨子是一位鮮為人知的偉大科學家。通過貫通古今的閱讀,少兒讀者不僅從中學習了相應知識,還認識了我國古代先賢的科技智慧。此書結合當今的先進技術和科技的創新性突破,進一步提升少兒讀者的科技自信和民族自信,在其心中種下一顆為我國科技發展而奮斗的種子。
該系列圖書還注重結合耳熟能詳的古代文學形象和故事。《輕松學漫畫化學》從神話中分析煉金術的化學原理,激發少兒讀者的閱讀興趣,還向讀者提出一個問題:《西游記》中煉丹爐煉出的究竟是什么“神丹”?通過這個問題,少兒讀者可以體會煉金術雖然不能煉出延年益壽的神丹,但促進了化學科學的研究。
三、“雙減”形勢下少兒科普出版的方向思考
1.充分挖掘圖書特點
當前,眾多少兒科普讀物在營銷宣傳時以涵蓋教材知識點作為賣點,但內容設計并未緊密貼合教材,只是在營銷手段上迎合市場需求。這一做法既削弱了圖書原本的特點,又容易因沒有達到消費者預期而造成口碑不佳。例如,引進版圖書《這就是物理》的漫畫風格契合當前青少年的閱讀風格,內容表現為主題式,分十個板塊,有自身的特點。但其與國內教材只有個別內容的交叉,無具體對應,加之文字翻譯為中文后稍顯直白和生硬,圖文之間不能緊密結合,效果不是很好。針對此類圖書,出版社應深挖其特點,發揮圖畫優勢,使譯版圖書契合本土實情,雖不一定都能做到與國內教材知識點相呼應,但應該突出重點。
2.與教材知識點形成有機結合
“雙減”形勢下,消費者對少兒科普出版知識性的關注度進一步提升,更加注重內容與教材知識的結合與拓展,對知識點的規范化認知和圖文結合方面的細節性要求更高,這為少兒科普出版提出精細化的發展方向。在以往同類圖書的出版中已有類似嘗試,但是并不成熟,還有較大的進步空間。例如,2019年國內原創少兒科普讀物《萬物有科學》《萬物有數學》就進行了諸多貼近教材的努力,一上市就取得較好的市場表現。此套圖書以故事為引,知識點概括精準,在設計上版式清爽、色彩豐富,但故事鋪墊太長,與知識點的銜接不自然,且一些分冊知識點不區分小學和初中,難易程度不一,分級體系不完整。這些都值得少兒科普出版借鑒思考。
3.提升插圖水平和裝幀精美度
與國內現有的少兒科普圖書相比,“輕松學漫畫”系列能緊跟教材,行文風格輕松,但在圖書內容和出版細節方面還存在值得反思的地方。一是作者經驗不足,“輕松學漫畫”系列作者隊伍基本為大學教師,對專業知識的規范性把握較強,但對中學教材理解不夠深入,如何更好地把科普和教材有機融合,還需要作者隊伍進一步打磨。二是插圖和裝幀設計不夠精美,在當前以網店為主銷售渠道的時代,圖書“顏值”是給讀者留下品質化印象的關鍵。在少兒圖書的創作中,圖書裝幀與內容同樣重要,系列圖書的整體設計水平亟須進一步提升[5]。
“雙減”政策一是做“減法”,減去灌輸式、被動式教育,把時間用于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思辨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二是做“加法”,探尋更多的教育可能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以此為契機,少兒科普出版可以與教材教學結合,深耕科普助學功能,及時補位,使閱讀與教學同步、課堂和課外結合,更好地服務學科體系的完整構建,形成助學與科普相結合的出版方向。雖然當前市場上已有一部分少兒科普圖書在營銷時注重結合“助學”的理念,但是實際內容中缺乏真正的有機融合。原創少兒科普要真正發揮助學功能,更好地滿足“雙減”形勢下的讀者需求,就要進一步研發和創新,在內容上深入發掘,緊密結合對教材的原理釋疑、背景知識解讀、方法啟蒙引導等,重視能力培養和創造性思維引導,打造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優質少兒科普出版物。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印發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的通知[EB/OL]. (2021-06-25)[2022-02-01].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06/25/content_5620813.htm.
[2]林雁. “雙減”政策下教育出版的使命與擔當[J]. 編輯學刊,2021(6):70-76.
[3]莫永超. 教科書和科普讀物的比較與融合[J].出版參考,2016(11):33.
[4]谷建亞,楊嘉庚. 新時代原創科普圖書出版方向及其面臨的新要求[J]. 中國出版,2021(17):64-68.
[5]陳鳴. 少兒科普圖書選題策劃新思路[J]. 中國出版,2019(18):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