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堅守教育初心、嚴格把關出版導向和堅持少兒身心健康發展主線的基礎上,少兒出版通過落實《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回歸少兒教育初心,創新少兒出版方式,把握少兒出版大局,賦能少兒出版創新,使少兒出版以“不變”應“萬變”,為少兒提供優秀出版物,推動少兒出版高質量發展。
【關? 鍵? 詞】“雙減”政策;少兒出版;主題策劃;閱讀服務
【作者單位】孔倩,青島大學學報編輯部。
【中圖分類號】G239.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04.011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政策),社會反響強烈。“雙減”政策從政治高度認識和對待教育問題,從體制機制入手深化教育改革,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以立德樹人為教育的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雙減”政策強化學校作為教育主陣地的作用,構建優質的教育教學生態環境,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促使其全面發展。“雙減”政策對我國教育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社會、學校和家庭開展少兒閱讀活動提供了契機,同時也給我國少兒出版業帶來了機遇和挑戰。為了更好地落實“雙減”政策,少兒出版在堅守教育初心、嚴格把關出版導向和堅持少兒身心健康發展主線的基礎上,應該從讀者對圖書題材選擇的變化、“主題策劃+原創設計”對出版結構的影響、閱讀服務對社會文化的影響等角度賦能少兒出版創新,推動少兒出版高質量發展。
一、服務“雙減”政策,創新少兒出版方式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關于新時代文化建設的三個堅持,為少兒出版指明了方向。立足于少兒讀者的利益,全心全意為少兒服務,推出優秀的少兒出版物,是少兒出版機構必須貫徹的出版理念。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圖書整體零售市場碼洋同比下降,少兒出版物零售市場碼洋卻同比上升。2020年上半年,少兒圖書市場在圖書整體零售市場的碼洋比重上升為30.84%,成為全國圖書市場重要的零售市場之一[1],數據直觀地體現了少兒閱讀的旺盛需求。“雙減”政策的實施,使少兒能夠自由支配的時間增多,可以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籍閱讀,因而對少兒出版物種類和品質的需求也有所增加。整體來看,少兒出版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更多的發展機遇。
少兒出版和課外培訓在某種程度上有相似之處,二者都是向少兒提供知識的服務形式,只是供給的知識內容有所不同,少兒獲取知識的方式也存在差異。在“雙減”政策下,少兒出版要高度關注國家教育改革命題,緊跟國家大政方針,思考向少兒提供什么樣的出版物、把少兒培養成什么樣的人等重要問題,這不僅關乎少兒出版的社會責任,還關乎少兒出版的出版導向。閱讀是少兒獲取知識、探索未知、提高自我的最好途徑,少兒出版只有不斷創新內容和形式,才能打造更多內容新、質量高和裝幀精美的少兒出版物,使少兒出版向精品化方向發展[2]。在“雙減”政策下,少兒出版如何創新,以“不變”應“萬變”,為少兒提供更優質的內容和更專業的閱讀服務,值得少兒出版業深思。
二、圍繞“雙減”政策,堅守少兒出版大局
“雙減”政策旨在大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確保學生課余時間的健康閱讀。少兒出版要基于“培養什么人”的目標,切實落實出版導向工作;以素質教育為本位,基于“怎樣培養人”的視角,促進少兒全面發展。
1.基于“培養什么人”的目標,堅持正確的出版導向
2018年8月,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全黨特別是宣傳思想戰線必須擔負起的一個戰略任務。”黨中央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出版業是體現意識形態的重要陣地,出版導向對于把握意識形態、堅定文化自信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是整個出版業的生命線。少兒出版要深入領會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讀好書”的讀書觀,為少兒“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為培養時代新人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少兒出版切實落實好導向工作,就是要在少兒出版領域切實做好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工作。少兒出版要以思想政治為準繩,確保出版發行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始終圍繞“培養什么人”做出版規劃,為少兒提供優質的精神食糧。
2.基于“怎樣培養人”的視角,促進少兒全面發展
2021年3月,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強調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促進少兒全面發展,為“怎樣培養人”提供了方向和思路。在此背景下,少兒出版要遵循少兒身心發展的規律,與時俱進,以素質教育為導向進行內容策劃。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事物的認知能力不同,需要結合其特點選擇閱讀產品,因此,少兒出版物既要契合少兒的年齡特點,又要契合其認知能力。“雙減”政策旨在促進少兒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少兒出版要以少兒的全面發展為核心,以素質教育為切入點,推出豐富多彩的出版物,通過出版物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建設[3],強化美育建設,培養少兒的創造性思維。
三、貫徹“雙減”政策,賦能少兒出版創新
隨著全民閱讀的開展,圖書出版的規模日益擴大,少兒出版業發展勢頭強勁。但看似繁榮的少兒出版也存在內容同質化、出版同類化,以及追名家、追熱點、出快書等現象,使得爆款新書難尋,產品種類及結構欠佳。針對“雙減”政策對少兒圖書市場的影響和少兒讀者的閱讀需求,少兒出版想要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就要真正走進小讀者內心,了解他們的心理需求及認知發展。
1.從圖書題材看讀者對內容取向的變化
少兒是少兒出版物的受眾群體,因此,少兒出版物的選題應圍繞少兒的閱讀心理和內在需求策劃,即以少兒為本位,以其成長特性為主線,根據其生理和心理的發展開發不同結構和內容的產品。“雙減”政策減的是被動灌輸式教育,加的是主動選擇式教育。自主閱讀是自主學習的首要方式,自主選擇圖書題材是對少兒“減負”的主要體現之一。長期以來,我國基礎教育階段學生閱讀實踐的效果不夠理想,主要原因是閱讀內容單一、閱讀形式不夠豐富、閱讀氛圍不濃厚等。在應試教育下,學生學習多以“主科”為主,忽略了“副科”的學習。“雙減”政策以及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考試管理的通知》,推動了素質教育的進程,讓學生不再為了應試而學習,而是不斷提升綜合素質,促進自身全面發展。
從2020年和2021年少兒圖書市場的細分品類數據可以看出,低幼讀物、動漫/繪本、少兒文學和少兒科普四個類別是少兒出版領域碼洋占比最大的分類,少兒文學類圖書碼洋占比雖然依舊位列第一,但是相較過去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相反,科普百科類以及低幼讀物的碼洋占比同比上升,少兒科普類等知識讀物甚至出現反超的勢頭[4]。“雙減”政策下,家長對功能性閱讀書籍有了更加迫切的需求,知識讀物市場需求激增。因此,少兒出版業對百科產品及通識教育類科普書,如博物館、化學、物理等門類的挖掘更為深入,而那些與學科掛鉤的科普出版物尤其受市場歡迎。比如,“小牛頓科普館”是一套非常具有想象力的少兒科普讀物,與以往科普類圖書單調的知識性閱讀方式不同,“小牛頓科普館”用活潑生動的語言以及集藝術性與科學性于一體的插圖,解答少兒感興趣的各種科學問題,并穿插大量趣味性知識,激發了孩子對科學知識的興趣。
少兒出版市場的優勢圖書題材發生了變化,科普百科及幼兒繪本等相關出版機構應積蓄力量,以尋求更好的發展契機。少兒出版人要認真研究少兒心理,策劃新穎的選題,出版一些能吸引少兒注意力、激發少兒想象力、啟發少兒智力的出版物。
2.從“主題出版+原創設計”看少兒出版結構的變化
近年來,教育部相繼印發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革命傳統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等文件,體現了國家對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高度重視。少兒出版人應深入學習文件精神,積極投身于從少兒視角出發的主題出版活動,通過策劃弘揚傳統文化的“主題出版+原創設計”主題出版物,幫助少兒更好地學習中華文化,推動少兒主題出版創新性發展。
少兒主題出版在主題出版領域的比例逐年增加,成為少兒出版發展的驅動力,在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滿足少兒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少兒主題出版物不同于其他類型的主題出版物,能夠在少兒閱讀和思考后塑造其價值觀念,培養其家國情懷,給少兒教育提供正能量,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少兒主題出版物歸根結底是童書,少兒出版人要從少兒的視角去解讀主題,注意表現宏大主題的同時強調兒童性,用符合少兒閱讀特征的方式策劃圖書,讓圖書內容既簡單易懂又兼具趣味性。2016年,“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國際氣象界被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以往人們了解“二十四節氣”的途徑主要是傳唱“二十四節氣歌”,但很難理解和想象關于時令及氣候等方面的變化規律,而原創圖書《這就是二十四節氣》跟隨主人公牙牙的腳步,形象地描繪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更替,參照知識圖譜,圖文并茂地演示何時春耕、插秧、種瓜、豐收,讓孩子從中體會勞動人民的智慧,發掘農耕文明的寶貴財富。可以說,《這就是二十四節氣》采用適合孩子閱讀的表現形式,將中國傳統智慧和現代生活方式結合,揭示了自然界的魅力和農業的趣味[5]。
3.從閱讀服務看社會文化影響之變化
少兒出版機構不僅要為少兒提供優質的閱讀產品,還要開拓少兒出版物的新模式和新業態,為少兒提供相關的閱讀服務。少兒市場的讀者群明確,規模相對穩定,推薦書目是少兒出版的營銷方式之一。一般來說,推薦書目是教育部根據課本內容相關主題,向全國中小學生推薦的“圖書閱讀指導目錄”,以經典文學作品為主。每逢寒暑假,少兒市場便會有一大批閱讀推薦書目上榜,列入書目的多為經典作品,如《中國四大名著》《中國古代寓言》等,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校在“雙減”政策實施以后進行的課后安排,除了一些課內作業輔導,也包含一定的課外閱讀活動。少兒出版機構應緊跟學校需求,提供與之相關的閱讀服務,選擇銜接性強的優質圖書與課本內容配套,將這些圖書或系列讀物轉變成閱讀形式豐富的內容,讓孩子們在輕松快樂的閱讀氛圍中度過課后時間。
圖書不應是單純的文字載體,而應是與社會資源、家庭教育融合,具有傳播力和影響力的媒介。當下,以圖書內容為中心,衍生了形式多樣的活動。比如,為了有效發揮圖書館資源優勢,滿足中小學生享受朗讀、快樂閱讀的需求,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圖書館聯合金融區實驗小學舉辦了“新年寄語,共讀佳節”少兒朗讀活動,開啟了一場別樣的朗讀文化之旅,通過參與者推薦優質的圖書、朗讀優美的詩句,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播。再如,為了落實國家“雙減”政策要求,推進青島市“十個一”項目,青島大學附屬小學持續推進小金童八個學習好習慣之“愛讀書”好習慣,并舉辦以“溫暖冬日,我與經典書籍美好相遇”為主題的系列活動。通過走進一個個優秀的“書香”家庭,青島大學附屬小學營造了家庭讀書氛圍,拓展了少兒視野并提升了其綜合素養。
“雙減”政策的提出,讓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及學校教育協同育人體現得更加明顯。少兒出版作為三者的橋梁,要為少兒讀者提供更好的閱讀服務,充分調動社會、家庭和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界一直思考的問題,少兒出版必須把握教育理念的變革,進一步研究少兒出版和教育工作的規律,推出高品質的原創少兒出版物,賦能少兒出版創新,切實推動少兒出版的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開卷發布:2020上半年少兒圖書市場規模繼續增大,網店渠道占比更高[EB/OL].? (2020-07-22)[2022-02-10].https://www.sohu.com/a/409063307_292883.
[2]范燕瑩. “雙減”之后,少兒出版人這樣說[EB/OL]. (2021-08-23)[2022-02-10]. https://www.chinaxwcb.com/info/574112.
[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EB/OL]. (2017-01-25)[2022-02-10].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7/content_5171322.htm.
[4]疫情陰霾下,全世界童書市場都在增長|中國少兒出版產業發展報告(2019—2020)[EB/OL].(2020-11-15)[2022-02-10]. https://www.epuber.com/2020/11/15/1423.
[5]王然. 少兒科普圖畫書《這就是二十四節氣》出版案例分析及其創新啟示[J]. 科技與出版,2017(7):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