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對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開展課后服務情況的調查,發現課后服務存在師資不足、經費不足、配套服務跟不上、家長和教師焦慮等問題。為進一步做好課后服務工作,教育部門需要加大教師招聘力度,保障服務經費及時到位,做好相關配套服務工作,解決家長的后顧之憂。只有切實做好這些工作,才能使課后服務扎實有序、卓有成效地持續開展下去,把“雙減”落實到位,從而真正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課后服務;現實困境;突破路徑
【中圖分類號】G46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2)18-0030-03
【作者簡介】姜先亮,江蘇省連云港市海州區教育局(江蘇連云港,222000)基礎教育科科長,高級教師。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落實《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和《關于進一步做好義務教育課后服務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江蘇省連云港市海州區教育局對區域內的校長、教師、家長、學生進行了多次訪談、問卷和實地調研。對課后服務工作的運行現狀和存在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以便充分發揮學校育人主陣地的作用,全面推進中小學課后服務工作,有效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和家長經濟負擔,更好地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
一、全區開展課后服務的基本情況
“雙減”政策頒布以后,各學校成立了課后服務領導小組,深入領會“雙減”精神,樹立質量意識、統籌意識、創優意識,確立課后服務與作業管理、特色發展、閱讀工程等相結合的基本途徑,精心做好課程設計,根據實際情況制訂方案。各校服務內容主要分為自主學習課程、學科拓展課程、社團活動課程等。自主學習課程要求教師組織學生自主完成課后作業,開展答疑輔導、提優補弱工作;學科拓展課程開展硬筆書法講座、課本劇表演、數學實驗、思維導圖制作等課程;社團活動開設體育、美術、表演等課程。
2021年秋季開學后,區教育部門對學生參與課后服務情況進行了調研。從學生參與情況來看,總體參與率較好。小學學段參與課后服務的學生人數占學生總數的91.07%,初中學段參與課后服務的學生人數占學生總數的93.78%。在調研中還發現一個特殊的現象,小學學段城區與農村參與課后服務人數分別占其學生總數的89.82%和95.37%,農村比城區的學生參與課后服務比例高出約5個百分點;初中學段城區與農村參與課后服務人數分別占其學生總數的95.86%和92%,城區學生比農村學生參與課后服務比例高出近4個百分點。學段不同,地區差異倒置,這是一個值得關注和研究的現象。探尋其中的原因,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可以據此更準確地把握家長和學生的需求,從而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服務。
從學校服務內容來看,各校能夠因地制宜,靈活多樣地開展工作。小學周一至周五的課后服務基本以“自主學習+學科拓展”的形式為主,周六的托管服務有的以“自主學習+學科拓展”的形式為主,有的以“自主學習+社團活動”的形式為主。如有的小學參與周六托管的學生較多,學校就安排第一節課為自主學習課程,第二、三節課為學科拓展課程,都由本校教師承擔。有的小學參與周六托管的學生較少,學校就安排第一節課為自主學習課程,第二、三課時則為社團活動課程,由本校教師和外聘的教師共同承擔。初中各校堅持學生自愿、公益服務、安全至上的原則,形式相對比較單一,周一至周五的課后服務以自主學習課程為主,周六的托管服務各校以授課或者周練為主。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參與課后服務的師資不足。
目前,海州區中小學教師還處于缺編狀態,尤其是專業師資不足,音樂、體育和美術等學科師資滿足不了學生對藝體課程的需求。多數學校的課后拓展活動和社團活動的課程設置存在困難,因此不能保證課后服務的質量。另外,有些教師年齡偏大,精力匱乏,做好課后服務工作處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
2.課后服務經費存在缺口。
按照省定每生每學期300元的服務性收費標準,只能保證工作日下午2課時教師和管理人員的課后服務費用,而周六托管服務的費用得不到解決。文件中提出要落實財政補貼、服務性收費或代收費等方式,確保經費籌措到位。小學外聘的社會培訓機構的教師,學校可以代收費,但是初中學段周六本校上課教師如何代收費仍然是一個問題。
3.配套服務難以保障。
在學校開展課后服務的過程中,一些亟待解決的配套服務問題逐漸浮出水面。例如農村學生的安全問題,雖然一校一策,但是許多農村學生離家遠,放學后學生回家路上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再如食品安全問題,有些初中沒有食堂,開展課后服務后,學生只有在學校附近買零食加餐,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
4.作業減負尚不到位。
各校都按計劃開展了課后服務,但教師對“雙減”精神領會不透,減輕學生作業負擔還沒有完全到位。在調研過程中,發現有些教師課后服務時雖沒有上新課,但是常以糾正錯題、講解作業、課外拓展等方式集體授課,實際上增加了學生的課業負擔。
5.家長產生焦慮情緒。
家長的焦慮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學校周邊仍有數家無證培訓機構在偷偷運營,變換形式給學生補課,家長內心存有顧慮,擔心自己的孩子不參加課外輔導會落后。二是一、二年級學生雖然無課后作業,課后服務以活動課程為主,但學生年齡小,在校時間過長,容易產生倦怠感,家長擔心影響孩子身體健康。
6.教師出現身心疲勞。
開展課后服務,教師的課時量增加,工作時間延長。大部分教師一周五天工作下來已經非常疲勞,而周六仍要參加托管服務,教師難免出現倦怠感;加上周六托管服務的費用問題暫時得不到解決,教師參與課后服務的積極性受到影響。長此以往,勢必會影響課后服務的質量。
三、對策與建議
1.加大教師招聘力度。
近年來,中心城區的學生人數逐年增加,雖然每年招聘教師,但是師資配備仍有較大缺口。因此,希望政府部門能夠根據學生規模和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統籌核定編制,配足配齊教師,特別對音體美等學科教師要加大招聘力度。同時,小學階段周六的托管服務要積極與社會上有資質的、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培訓機構合作,解決師資短缺問題,減少校內教師工作量。
2.保障經費及時到位。
課后服務經費作為專項經費,主要用于參與課后服務教師和管理人員的補助。各校要做好工作日的課后服務和周六托管服務的費用預算,及時向教育主管部門匯報。區財政應按國家、省、市相關規定要求做好相應的財政補貼。政府部門應出臺相應方案明確學校收費和代收費項目及標準,暢通報銷渠道,確保課后服務費用及時發放。人事部門在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也可以考慮把用于課后服務補助的經費額度作為增量,納入績效工資并設立相應項目,不作為次年正常核定績效工資總量的基數。
3.做好課后服務保障工作。
“一校一案”要以上級文件為本,因地制宜,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制訂靈活有效的方案。學校要按照夏季、冬季作息時間表,統籌安排各年級下午的課后服務時間,適當縮短一、二年級學生的在校時間,活動課程要符合一、二年級學生特點,活潑有趣,寓教于樂。路況復雜的農村學校,可以根據日照情況安排放學時間。根據目前本區域的初中學校現有狀況,建議對鄉鎮的初中學校學生宿舍進行擴建,滿足學生的住宿需求;新建或者改擴建初中學校的食堂,解決學生中、晚餐問題,使學生在校能夠安心學習和生活。不具備開設食堂條件的初中也可以考慮校外配送晚餐,但要加大食品安全檢查的力度,確保食品安全。
4.加強作業設計和教學管理。
一是課后服務要與作業管理相結合,在作業管理上,要堅持壓減總量和提高質量雙向發力。抓好作業設計、布置、批改、講解等環節,努力做到小學生在校內基本完成書面作業,初中生在校內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二是課后服務與質量提升相結合。各學校要充分運用課后服務時間指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習輔導與答疑,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布置拓展性學習任務,發揮作業分析和診斷學情的功能。每日的課后服務時間可以有意識地安排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作業的先后順序,考量學生完成作業的時長,進一步調控班級不同學科課后作業的難度和時長,發揮班級教師協調合作的能力,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三是大力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各學校要加大教改力度,加強校本化教研活動,要把作業設計作為學校教研組、備課組的重要內容;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基礎性作業、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和個性化作業。作業要精選、精練、精批、精講,堅決杜絕無效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