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向心管理需要管理者價值觀念、思維模式和工作方式的轉(zhuǎn)變。簡而言之,就是少一點“一廂情愿”,才能多一些“兩情相悅”;少一點對立,才能多一些共贏和協(xié)同。這樣的轉(zhuǎn)變能夠在管理者與教師之間架起一座“心橋”,建構(gòu)一個積極的能量場。有了這座“心橋”,有了這樣的能量場,就能創(chuàng)造心往一處想的工作氛圍;有了這座“心橋”,有了這個場域,就能讓教師感受到尊重和溫暖。
【關鍵詞】向心管理;角色定位;能量場
【中圖分類號】G471.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2)18-0041-03
【作者簡介】何義田,南京市金陵中學實驗小學(南京,210019)校長,高級教師。
什么是向心管理?向心管理就是把管理做到每個人的心上,讓每個人內(nèi)在的力量得到喚醒、激發(fā)和生長,從而產(chǎn)生創(chuàng)造性地投入工作的自覺。向心管理首先需要管理者確立一種價值觀,那就是要把人放在學校的中央,把管理做到人的心上。陶行知先生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達到心的深處。好的學校管理同樣需要心心相印,校長把教師放在心上,教師自然會把學生放在心上。學校管理者的關心、入心一定能激發(fā)起教師對學生的愛,因為這是價值傳遞、情感傳遞。向心管理還要基于對人的信任,基于共同的價值,基于多方力量彼此間的協(xié)同作用,從而提升團隊的向心力、凝聚力,增強教師的獲得感、幸福感,提升學校發(fā)展的美譽度、影響力。作為學校管理者,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有沒有讓我們的管理走向“向心”的有效路徑?筆者做了一些積極的探索與嘗試。
一、三重角色:做好知音、做好伯樂、做好向?qū)?/p>
1.做好知音:了解和理解人。
管理者親近教師,成為教師的知音,全面而準確地了解教師、了解團隊,在教師和團隊遇到問題或困惑的時候能夠多予以理解、體諒、鼓勵和支持。這樣的親近就讓管理者走進了教師內(nèi)心,管理的方法、手段更容易被教師和團隊接受。由于喜愛鍛煉的緣故,筆者經(jīng)常和體育組教師進行非正式交流,一起踢足球,一起健身,傳遞筆者對體育的理解和對體育組的重視、期待。這樣知音般的理解和交往讓體育教師團隊感受到極大鼓舞,現(xiàn)在每個人都積極致力于一個優(yōu)勢體育項目的培育。
2.做好伯樂:發(fā)現(xiàn)和激勵人。
每一個管理者都應該努力成為一個“伯樂”,發(fā)現(xiàn)身邊一匹匹不同的“千里馬”,把他們激發(fā)起來,讓每一匹“千里馬”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在適合自己的道上“自奮蹄”。果真如此,學校歡騰奮進的景象將多么壯觀。對于教師,管理者要善于揚其所長,激發(fā)他們內(nèi)心巨大的內(nèi)驅(qū)力。通過啦啦操社團成長起來的盛曦、劉芳兩位老師就是學校林敏副校長發(fā)現(xiàn)的“千里馬”。通過專業(yè)判斷和興趣點的分析捕捉,林敏副校長積極鼓勵她們超越自己。學校還引進優(yōu)質(zhì)教練資源指導她們在區(qū)級比賽、市級比賽不斷取得突破,最后她們帶領隊伍獲得全國冠軍。
3.做好向?qū)В阂I和幫助人。
教師工作專業(yè)性很強,管理者的要務是促進教師專業(yè)素質(zhì)的提升,所以管理者要做好向?qū)ВI和幫助教師在專業(yè)上成長。管理者要做教師思想上的向?qū)В弥贫葞椭處熓刈÷殬I(yè)底線,用愿景引導他們擁有更高的追求,引導他們做與眾不同的優(yōu)秀教師;管理者要做教師理念上的向?qū)ВI他們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展開先進理念指導下的教育實踐。在學校教學改革戰(zhàn)略的引領下,李丹、唐莉、鄭榕等幾位老師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方式變革的探索中脫穎而出,創(chuàng)立了向?qū)W課堂“四步教學法”;在自我領導力國際教育項目的引進合作中,趙卉、劉怡楠、奚丹丹等幾位班主任表現(xiàn)突出,成為項目的引領者。伴隨著學校辦學理念的引領和項目的帶動,趙卉老師用四年時間成長為南京市德育學科帶頭人;在省、市級智慧校園試點學校創(chuàng)建過程中,李有翔、張騰南兩位核心成員在業(yè)務上得到快速發(fā)展,成長為學校管理人員,李有翔老師2021年被評為江蘇省特級教師。
二、三多策略:多換位思考、多耐心傾聽、多順從人意
1.多換位思考。
藝術組的一位女教師精神狀態(tài)不佳,所帶的學生社團成效也與學校的要求相差甚遠。了解之后,學校對她多了一些體諒。她的先生因為工作的特殊性基本照顧不到家庭,持家和培養(yǎng)孩子的重擔只能她一人來挑,她自己的身體也不好。在這樣的情況下,她能夠認認真真地把學科教學做好,盡最大努力參加學生社團的訓練,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家庭和孩子、學校和學生,這需要平衡。
2.多耐心傾聽。
演講和板書是教師的基本功,是教師的兩張“名片”。如何幫助部分粉筆字不好的教師練好字,學校可謂煞費苦心。先是制度保障,將粉筆字書寫納入績效考核,不定期進行粉筆字比賽,對優(yōu)勝者進行表彰。在成效不怎么明顯的情況下,學校將所有教師粉筆字在醒目的位置展示出來,分層要求練字,寫得不好的天天練。收效還是不明顯,于是,筆者把幾位特別需要提升的教師召集到一起,問問他們怎么辦才能提升粉筆字書寫水平。大家頭腦風暴,想出了許多好招,如請專業(yè)的書法教師講講如何練字;為了保護教師的面子,可以每人發(fā)一塊小黑板自己練,定期組織粉筆字過關考評等。管理者耐心傾聽,這份尊重把練字的主體責任明確了,效果當然就好了。
3.多順從人意。
每學年開學,總有教師對課務安排表示不滿。有一年暑假前,筆者請教導處擬了一張新學年工作意向表,就“是否跟班”“希望的任教年級”“是否愿意做班主任”等全面征求教師意向。暑假排課前,把所有教師的意向匯總,盡量滿足大家的需求。特殊情況不能滿足的,教導處主任個別電話溝通,解釋原因。最后,滿足率達到80%以上,滿意率幾乎達100%。后來,意向表逐漸擴展到教師外出培訓、學校專著編寫的選題、教育小組的組建等工作,都極大地提升了教師的滿意度和積極性。
三、三條路徑:夯實專業(yè)底氣、凝聚價值認同、創(chuàng)造美與情趣
1.夯實專業(yè)底氣。
學校把教師立起來,這所學校才有骨氣。家長把老師立起來,孩子的心里才能長出精神的大樹。這是筆者和家長交流時經(jīng)常表達的觀點。在信息技術提供泛在學習的今天,家長了解教育信息的渠道很多元,時時都可以閱讀到教育專家的文章,處處可以分享到家庭教育的成功經(jīng)驗,人人都可以表達自己對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理解。家長對教育話題的關注和興趣是可喜的,對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是重視的。但是,教師有時候會被部分家長牽著鼻子走,沒有底氣表達自己的教育主張,沒有底氣凝聚大家的共識,這樣便偏離了一個班級主心骨的角色定位。筆者經(jīng)常提醒學校教師,教師是經(jīng)過長期科學系統(tǒng)的專業(yè)學習和職業(yè)培訓的教育人,在和家長的交往中謙遜是一種風范,但更需要展現(xiàn)自己的專業(yè)底氣。有了這份底氣,教師才能贏得家長的信任,匯聚家長支持的力量。
2.凝聚價值認同。
每年的一年級新生家長會,筆者都會主講,傳遞學校“金葵花”文化引領下的向陽教育辦學主張和“向善、向上、向美”的價值觀,傳遞“辦一所兒童真心喜歡的好學校”的辦學目標,傳遞向陽兒童七大特別品行,即特別強身心、特別講規(guī)則、特別懂感恩、特別善交往、特別會勞動、特別樂學習、特別愛創(chuàng)造,傳遞學校的校風、教風和學風等。每學期的家長講堂主要是展現(xiàn)回應這些辦學追求的師生們的故事。“金葵花文化”“默默地愛”“燦爛的笑”“智慧地教”成為家長和教師之間共同的語言。這樣的價值傳遞和價值認同給學校場域里注入了思想的能量,這是家長和教師形成共識、解決分歧和共創(chuàng)美好的核心能量。
3.創(chuàng)造美與情趣。
2020年5月,筆者在至善學院平臺上講了一堂公益直播課,課題是“讓校園充滿美與情趣”,主要表達了幾個觀點。第一,兒童的世界從來都不缺乏美與情趣。這是引導教師轉(zhuǎn)換思維,調(diào)整心態(tài),珍惜與兒童共處的機會,善于從最純凈、最真誠、最善良的兒童身上汲取快樂的能量。第二,疫情影響下的特殊學期,師生更需要感受美與情趣。這就需要引導教師、家長放松緊張情緒,接受現(xiàn)實并積極面對疫情下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第三,美與情趣是教育中的重要元素,需要家校共同創(chuàng)造。這是引導家長換個視角理解教師、理解孩子,善于用積極的言行向教師傳遞積極的能量,多關注孩子的進步,關注教師愛的細節(jié)的表達,向教師傳遞理解、感恩。教師也應如此,理解家長,特別是理解長期負責孩子學業(yè)的家長,他們難免急躁,難免焦慮,他們更需要教師專業(yè)的指導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