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樂評嘉年華”為小學入學適應期的學生量身定制“愛的評價”實踐方案,改變期末紙筆測驗的方式,圍繞“愛的關懷”“樂的體驗”“趣的挑戰”,通過情境化、模塊化、闖關式、多學科融合的形式,全面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數學思維、身體運動、情感態度等多方面素養,滿足學生身心、生活、社會、學習四個方面的適應需求,有效緩解新生入學的焦慮心理,幫助學生實現從幼兒到小學生的角色轉換。
【關鍵詞】樂評嘉年華;入學適應;愛的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7?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2)18-0063-03
【作者簡介】袁媛,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小學(南京,210018)副校長,高級教師。
2021年3月,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部署推進幼兒園與小學銜接工作,將一年級上學期設置為入學適應期。這一時期是幼兒園和小學兩個階段平穩過渡的教育過程,也是兒童成長過程的一個重大轉折期,對兒童身心、生活、社會和學習各方面的適應都提出了不小的挑戰。陌生的校園環境、全新的學習生活以及周圍人際圈的變化,導致很多一年級新生因缺乏心理準備而出現入學適應不良的現象,表現為焦慮緊張、抗拒上學、不愛與人溝通等。
為有效幫助學生實現從幼兒到小學生的角色轉換,順利適應校園新生活,學校站在兒童的立場,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結合他們在入學適應期的特殊需求,圍繞“愛的關懷”“樂的體驗”“趣的挑戰”,為剛入學的兒童量身定制指向綜合素養發展的“樂評嘉年華”,滿足兒童身心、生活、社會、學習四個方面的適應需求。
一、從“愛”中走來的“樂評嘉年華”
“愛”是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小學充滿人文關懷的學校文化底色。學校一直傳承與發展著“愛的教育”理念和實踐精神,始終堅持著“實驗與愛同行”。
學校“愛的評價”體系的核心要義是為了兒童的當下和未來。“樂評嘉年華”作為“愛的評價”體系中重要的一環,改變了傳統期末紙筆測驗的方式,為學生創設生活場景,在較為真實的問題情境中,通過情境化、模塊化、闖關式、多學科融合的形式,全面綜合地考查學生的語言實踐、數學思維、手工創造、模型搭建、創意繪畫、圖形感知、身體運動等多方面素養,彌補紙筆測驗的局限性,為其終身學習培養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二、“樂評嘉年華”的實施策略
(一)愛的關懷:滿足入學適應期的心理需求
1.看見每一個。
“樂評嘉年華”以星級評定代替了傳統考試分數,不再指向甄別和選拔,而是關注每一個兒童的進步。它無需緊張復習,使剛入學的兒童感覺考試輕松又好玩,讓新生家長告別焦慮和擔憂,重視孩子的全面發展。它也給予了教師新的教育視角,不以成績為唯一的評價標準,而是試著發現兒童身上更多的閃光點,看到每一個兒童潛能、個性的發揮,在放松的心態中,師生彼此悅納,共同成長。
2.陪伴每一個。
面對學習任務,總有兒童表現出緊張與不適應,有的注意力不集中,沒聽清楚要求;有的能力不足,浪費了大量時間,導致出錯多;有的膽小內向,不愿與人合作……“樂評嘉年華”考慮到各種可能存在的問題,給予兒童重來一次的機會。對人際交往困難、自我控制能力較弱的兒童,教師會給予他們更多的耐心與愛心,“一對一”陪伴讓他們擺脫緊張和焦慮。
3.支持每一個。
“樂評嘉年華”的闖關形式靈活可選擇,兒童可以選擇獨立闖關,展現自己的創意實踐、藝術表現、審美判斷等,鍛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主動求助他人,說清自己遇到的困難,獲得幫助;還可以邀請小伙伴合作完成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巧設“愛的小錦囊”,以“悄悄話”的方式引導兒童學會判斷需要合作的項目,培養合作精神與互動意識,支持他們找到更多的好朋友。
(二)樂的體驗:滿足入學適應期的情感需求
1.實景式任務。
一進校門,映入眼簾的長廊營造出了魔法森林的場景,為“樂評嘉年華”提供了逼真的情境,使兒童仿佛進入了魔幻世界。這里的小花園、小城堡、小迷宮都是契合兒童嬉戲、玩耍的奇妙之地,一系列新穎有趣的闖關任務就在這里展開。每個兒童都帶著自己設計的人物頭飾,化身為一個個精靈參與到闖關游戲中。隨著游戲的推進,他們從“東海龍宮”出發,途經“華山”和“葫蘆山”,最后抵達“森林之眼”。在各個情境中,他們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智慧地解決闖關難題。
2.融合式主題。
從“會說悄悄話的校園”設計理念中獲得靈感,引導剛入校的兒童愛上閱讀,為“樂評嘉年華”提供了閱讀保障和故事氛圍。在教師的帶領下,兒童爬上校園里的“故事城堡”,和小伙伴一起在城堡里閱讀各種神話故事,與神話里的人物相遇……城堡外溪水潺潺,流水叮咚,花草、鳥巢、藏寶匣等共同營造出溫馨、祥和的閱讀氛圍。
3.互動式鏈接。
與兒童生活有具體而真實的場景鏈接,為“樂評嘉年華”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必要的環境。一樓的“小南獅創想園”被兒童親切地稱為“神奇莊園”,在這里他們盡情想象著浩瀚的神奇世界,留下一份份精彩的作品。作品征集貼近入學適應期的兒童,走進童心、洋溢童趣,吸引他們參與其中,也使“樂評嘉年華”中的闖關任務變得熟悉。測評時,兒童積極思考“扮靚神奇莊園”的方法,用筆墨勾勒、用水粉暈染、用彩線編織、用陶土制作……他們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式,結合方形、圓形、三角形等形狀設計出一件件“扮靚法寶”。
(三)趣的挑戰:滿足入學適應期的學習需求
1.成為主動的思考者。
剛入校的兒童雖然還處在懵懂的狀態,但已經有了自我意識。當他們戴上頭飾化身為“樂評嘉年華”的主角時,他們能獲得不一樣的學習感受。原本嚴肅認真的教師和兒童變成了“樂評嘉年華”里一個個有趣的角色,原本書中的文字變成了身邊的真實場景,原本枯燥單調的考試題目變成了有趣的闖關任務……這些轉變,讓他們以積極的心態投入,不再被動接受,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思考,不斷進步,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2.成為自信的交流者。
“樂評嘉年華”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測評目標指向多個學科、多種素養,同時還提供給兒童充分的交流機會。“小研究墻”“奇妙數樂園”“美妙圖世界”“靈活的小手指”讓他們全身心沉浸在多學科的趣味互動中;“小南獅風采秀”“小南獅創想園”“小南獅看世界”,使他們“零負擔”展示自己的書畫作品、習作例文、手工制作等。他們或擅長操作、或善于講述、或富有想象……每一個兒童都展現出自信的模樣。
3.成為獨特的創造者。
入學適應期的兒童模仿力強、想象力豐富,“樂評嘉年華”抓住這一特點引導他們進行個性化表達。如讓兒童選擇喜愛的一種句式,仿照例句夸一夸自己喜歡的神話故事中的人物,然后合作朗讀有關神話故事的兒歌。在初步了解作品的背景后,兒童用打擊樂器進行伴奏,以邊唱邊奏的形式表達對神奇自然的感謝。此外,還可以在美術創作時融入不同的材質搭配和顏色組合,在數學拼圖時加入剪影元素……有料、有趣、有挑戰的測評方式深深吸引著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