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在中華民族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人民留下了源遠流長、燦爛輝煌的文化,自《詩經》以來,人們以豐富的想象力、無窮的創造力、炙熱的情感和杰出的智慧,創作出無數傳頌千古的優美詩篇,成為我們激發美好思維、陶冶性情、提升審美品味的無窮精神源泉。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充分認識教好詩詞的重要性,積極引導學生熱愛古詩學習,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和創新思維,為學生的心靈成長和人格塑造乃至創造力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教好詩詞對學生成長的意義
1.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與深奧難懂、枯燥無味的文言文相比,詩詞往往具有簡潔明了、直白易懂、朗朗上口、易于記憶的特點,符合兒童的心理接受能力,很容易激發小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如駱賓王的《詠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短短的幾句詩,就像大白話一樣,幾乎不用老師講解,學生們也大都能明白詩的意思。詩中有動作:曲、向、浮、撥;有顏色:白、綠、紅、清;有景物:鵝、項、毛、掌、水、波;還有聲音:天歌與鵝叫。整首詩就像一幅充滿童趣的動物畫,學生不喜歡都難。
2.有利于涵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高尚情操
我國的許多詩詞之所以能流傳千古,就在于詩詞具有音韻美、修辭美、意境美、心靈美等無窮的藝術魅力,搞好詩詞教學,有助于從小培養學生高尚的志趣愛好和道德情操。
3.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詩詞往往具有豐富的想象,通過寓情于景、觸景生情、情景交融等方式,揮灑出廣闊的藝術空間,或氣勢磅礴、雄渾壯觀;或慷慨悲壯、蒼涼孤寂;或婉約浪漫、繾綣纏綿等。
如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王維的《使至塞上》: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縱觀小學一至六年級統編語文教材,從《詩經》《楚辭》到唐詩宋詞等選取了100多首詩詞。這些詩詞在濡染學生心靈,幫助學生們積累語言,激發學生文學興趣和提高寫作水平的同時,更傳承了中華優秀文化,有利于增強民族自信心。
二、在古詩詞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創作潛能
學習語文,不僅是為了學會識字斷句,而且要讓學生掌握母語的表達技巧和使用母語創作的能力。小學是人生接受知識的基礎階段,對學生未來的成長非常關鍵。在這一基礎階段,積極探索小學語文詩歌教學,加強學生詩性思維的訓練,讓學生學會用語言表達觀察想象和情感活動,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1.通過朗誦體味詩詞韻律之美
朗誦是增強記憶、體會音韻美的最好途徑。在平時早讀等課堂及課余時間,應有意識地加強對小學生的朗誦詩詞訓練。
具體教學實踐中,本人通過開辟經典誦讀時間,利用每天早讀15分鐘,教會學生掌握詩詞基本的誦讀方法。
我們還通過舉辦班級詩詞朗誦比賽、配音朗讀等豐富多彩的方式,使學生感受到學習詩詞的樂趣。通過各種各樣的朗讀,讓學生深深地被詩詞的美吸引住,陶醉在詩詞美妙的情境中,進而積累知識,感悟經典,涵養品性,滋潤心靈,增長智慧。
2.播放《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激發學生熱愛詩詞
近年來,不少電視臺紛紛推出《中國詩詞大會》等介紹詩詞知識、比拼詩詞知識的節目,因具有很強的挑戰性和文化性,很受觀眾歡迎。
為此,本人平時有意識地下載一些詩詞大會的節目視頻,在語文課堂上播放。節目中詩詞記憶高手之間的對抗,既緊張又刺激,很受學生們的喜愛。學生們觀看節目后不僅詩詞知識得到大幅提高,學習詩詞的興趣也更強烈了。
3.結合傳統節日開展詩詞教學
本人借鑒古人玩詩詞“飛花令”游戲的方式,利用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節日,提前讓學生找出詩詞中含有“月”“高”“春”等字詞的詩句,盡量背誦,以增加詩詞知識積累;然后在這些節日即將來臨之際,組織學生分組開展“飛月令”“飛高令”“飛春令”等擂臺賽。比賽時,同學們你追我趕,各個小組互相探討,緊密合作,現場氣氛緊張熱烈,學習詩詞的興趣大增。課余之外,學生們常常三五一組自發玩詩詞游戲,無形之中強化了對詩詞的記憶和使用能力。
4.開展班級詩詞書寫比賽
書法和詩詞都是我國優秀的文化瑰寶,培養學生養成認真書寫的良好習慣,有意識地讓學生在書法練習中書寫詩詞,無疑可以起到相輔相成的功效。
為此,我每天在班級安排學生進行10分鐘左右的詩詞書法練習,經過長期練習,學生們不僅書寫水平提高很快,詩詞知識也得到鞏固和加強。我還在班級中舉辦“我與經典同行”詩詞書寫比賽,很受歡迎。
三、不拘一格引導學生開展詩歌創作
在教會學生們掌握了豐富的詩詞知識后,就應該學以致用,鼓勵學生大膽進行詩歌寫作訓練。六年級的孩子具有思維活躍,奇思妙想,對未來充滿幻想憧憬,好奇心和好勝心強,希望得到別人更多關注等心理特點。而小學生詩歌創作是通向心靈世界最直接、最敏感、最美好的通道。這個時期,應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真實詩歌創作。在此過程中不要設置條條框框,要讓學生們展開思維想象,放飛心靈,自由翱翔。
在一次詩詞寫作課堂上,我找來一批以“花鳥蟲魚”為主題的詩詞,進行啟發講解,讓學生們體會到,只要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然界任何事物都可成為賦詩作詞的對象。其時,大家盡情揮灑詩意,經過一番“奮筆疾書”,不少同學寫出了令人驚喜的詩詞習作。其中符銘宇、張琦琦等同學的詩詞習作還在《中學生報》舉辦的2021年“中報杯”全國大中小學詩歌節比賽中,從全國3000多篇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小學組三等獎的好成績。
學無止境,教不停步。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不斷積極進行小學語文詩教學探索,在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同時助推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