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肇權,張文彬,陳欣,朱濱
急性肺損傷(acute lung injury,ALI)是由多種致病因素所導致的肺泡上皮細胞及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受損,可造成彌漫性肺間質及肺泡水腫,最終引起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1-2]。隨著病情進一步惡化,ALI 常演變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3],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頑固性低氧血癥,具有較高的致死率[4]。ALI/ARDS 既是多種呼吸道重癥的發病基礎,又是全身炎癥活動劇烈時較易出現的綜合征[5]。近年來,ALI/ARDS 的發生發展機制及其影響因素已成為臨床研究熱點問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由脂質和多糖所構成的復合物,有研究表明,脂多糖常通過Toll 樣受體(toll-like receptors,TLR)家族參與機體炎性活動和免疫反應,與機體多種炎性疾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6]。另據研究顯示,白細胞分化抗原14(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14,CD14)作為脂多糖受體,其主要生物學活性是識別、結合脂多糖復合物,參與、把控脂多糖性細胞反應[7];TLR4 作為TLR 家族的主要成員之一,是參與非特異性免疫應答反應和炎癥反應的主要蛋白質因子[8];而核因子激活的B 細胞的κ-輕鏈增強(enhancement of kappa light chain in nuclear factor activated B cells,NF-κB)通過結合多種炎性細胞因子或腫瘤壞死因子,參與機體各種炎癥活動,并與多種炎癥疾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9]。但目前臨床鮮有研究探討過CD14、TLR4、NF-κB 以及脂多糖等細胞因子在ALI/ARDS 發病中的作用,本次研究以此目標為出發點,對大鼠進行ALI/ARDS 造模實驗,現報道如下。
1.1 材料清潔級健康雄性SD 大鼠90 只,8~10周,體質量(187.52±5.16)g,購買于北京寶元興業科技有限公司[SYXK(京)2020-0167]。本研究符合一般動物實驗倫理學原則。
1.2 動物分組與實驗方法將90只SD大鼠隨機分為A、B、C 三組,每組各30 只。A 組和B 組大鼠在左側尾靜脈部位注射內毒素9 mg/kg,制造大鼠ALI/ARDS 模型。C 組大鼠靜脈注射生理鹽水。給予A組大鼠CD14 模擬物、TLR4 模擬物以及NF-κB 模擬物靜脈注射。取大鼠肺組織,留取一半肺組織,4%甲醛溶液固定,用于病理染色;剩余組織置于液氮中速凍后置于-80 ℃超低溫冰箱保存,用于蛋白質印跡法檢測。
1.3 儀器與試劑大鼠sEPCR 檢測試劑盒(上海信裕生物工程有限公司);Trizol試劑(武漢科昊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Lipofectamine 2000 轉染試劑[上海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血液分析儀(日本SYSMEX)及配套試劑檢測血常規指標;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北京普朗新技術有限公司);大鼠肺功能儀(北京廣源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血氣電解質分析儀(南京普朗醫療設備有限公司)。
1.4 CD14、TLR4、NF-κB P65 和脂多糖樣本收集和檢測方法CD14、TLR4、NF-κB P65 和脂多糖蛋白表達:采用蛋白質印跡法。取部分梗阻側腎組織標本,勻漿器充分研磨后加入裂解液裂解并提取總蛋白,采用BCA 法測定蛋白濃度。根據目標蛋白大小配置適合濃度的凝膠、分離膠和濃縮膠。電泳加壓轉膜后脫脂奶粉封閉1 h。加入特異性CD14 抗體、TLR4 抗體、NF-κB P65 抗體和脂多糖抗體,稀釋比例為1∶1 000,以β-actin(1∶5 000)作為對照。去除一抗,洗滌后加入二抗,室溫孵育2 h,漂洗,化學發光法X 線片顯影,采用Image J 軟件得到條帶灰度值,計算蛋白相對表達量。
1.5 HE 染色(1)甲醛固定的肺組織采用石蠟包埋的方法制備成厚度5~7 μm 的石蠟病理切片,檢測時先行脫蠟水化,水化后的肺組織切片放入蘇木精水溶液中染色3 min。(2)流水沖洗掉多余的蘇木精,1%的鹽酸乙醇分化5~8 s,0.6%氨水返藍5~8 s。(3)流水沖洗1 h 后入蒸餾水片刻。(4)70%和90%乙醇中脫水各10 min。(5)乙醇伊紅染色液染色2~3 min。(6)染色后的切片經純乙醇脫水,經二甲苯使切片透明。(7)將已透明的切片滴上加拿大樹膠,蓋上蓋玻片封固。
1.6 觀察指標(1)三組大鼠造模后呼吸頻率(respiratory rate,RR)、動脈血氧分壓(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采用大鼠肺功能儀對大鼠RR 進行檢測,于造模后采集大鼠動脈血5 mL,并采用血氣電解質分析儀對其PaO2進行分析;(2)三組大鼠的CD14、TLR4、NF-κB P65 和脂多糖蛋白表達水平;(3)三組大鼠的CD14、TLR4、NF-κB P65 和脂多糖蛋白相關性;(4)HE 染色結果;(5)肺組織損傷Murray 評分[10]:主要根據低氧血癥評分、呼氣末正壓及肺順應性等指標,各項評分均為0~4 分。肺組織損傷評分為四項結果評分相累加。
1.7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 系統軟件分析,其中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表示,三組間比較采用方差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者進一步采用事后LSD-t檢驗分析兩兩間差異;Pearson 相關系數分析CD14 蛋白、TLR4 蛋白、NF-κB P65 蛋白和脂多糖蛋白的相關性,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大鼠造模后RR、PaO2分析造模12 h 后,在三組大鼠的RR方面:A組>B組>C組,組間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01);而在PaO2方面:A 組<B 組<C 組,各組間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01),見表1。
表1 90只大鼠造模12 h后的RR與PaO2比較/

表1 90只大鼠造模12 h后的RR與PaO2比較/
注:RR為呼吸頻率,PaO2為血氧分壓。①與A組比較,P<0.001。②與B組比較,P<0.001。
2.2 三組大鼠的CD14、TLR4、NF-κB P65 和脂多糖蛋白表達對比CD14 蛋白、TLR4 蛋白、NF-κB P65 蛋白和脂多糖蛋白表達方面:A 組>B 組>C 組,任意兩組間的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01),見表2。
表2 90只大鼠的CD14、TLR4、NF-κB P65和脂多糖蛋白表達對比/

表2 90只大鼠的CD14、TLR4、NF-κB P65和脂多糖蛋白表達對比/
注:CD14 為白細胞分化抗原14,TLR4 為趨化因子受體4,NFκB P65為核因子-κB P65。①與A組比較,P<0.001。②與B組比較,P<0.001。
2.3 A 組大鼠實驗后的CD14、TLR4、NF-κB P65和脂多糖蛋白相關性研究Pearson 相關性分析顯示,A 組大鼠的脂多糖蛋白分別與CD14 蛋白、TLR4蛋白以及NF-κB P65 蛋白均呈正相關(P<0.05),見表3、圖1。

圖1 急性肺損傷大鼠各蛋白與脂多糖蛋白(LPS)相關性:A為白細胞分化抗原14(CD14)蛋白;B為趨化因子受體4(TLR4)蛋白;C為核因子-κB(NF-κB P65)蛋白

表3 急性肺損傷大鼠實驗后的白細胞分化抗原14(CD14)、趨化因子受體4(TLR4)、核因子-κB(NF-κB P65)和脂多糖蛋白相關性研究
2.4 HE 染色圖光鏡下可見C 組大鼠肺組織切片肺泡結構較為清楚,未發生炎性細胞滲出、浸潤。B組大鼠可見較為明顯的肺灶性出血,肺泡和肺間質水腫,并且存在較多的炎性細胞浸潤。A 組大鼠可見肺灶性出血、肺泡和肺間質水腫以及炎性細胞浸潤情況較B組更為嚴重。
2.5 肺組織損傷評分肺組織損傷評分方面:A 組為(14.73±0.52)分,B 組為(9.54±0.37)分,C 組為(5.38±0.07)分,且A>B>C,三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479.13,P=0.001),B 組與A 組、C 組比較,均P<0.001。
ALI/ARDS 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肺部危重癥之一,具有一定的致死率[11]。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速,社會工業化的不斷發展以及空氣污染的日益嚴峻,ALI/ARDS 發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12]。ALI/ARDS 作為一種臨床綜合征,好發于創傷、休克和感染等病人中,其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呼吸窘迫以及頑固性低氧血癥[13]。目前,臨床治療方案主要包括藥物療法配合氧療、機械通氣等對ALI/ARDS 病人進行治療,但部分病人因病情較重或治療方式不當,治療效果較差[14]。但目前臨床關于影響ALI/ARDS 發生發展因素及其作用機制尚未明確,而相關研究表明炎癥反應可能是影響ALI/ARDS 發病的重要因素之一[3]。本研究對大鼠進行ALI/ARDS 模型培養,并給予部分ALI/ARDS 模型大鼠CD14 模擬物、TLR4 模擬物以及NF-κB 模擬物靜脈注射,旨在觀察CD14-TLR4-NF-κB 信號傳導通路在脂多糖誘導ALI/ARDS中作用及機制。
本研究結果顯示,ALI/ARDS 模型組大鼠造模后的RR 明顯高于正常組大鼠,而PaO2則明顯低于正常組大鼠,尤其是經模擬物轉染組大鼠,其變化幅度進一步擴大,這與武昊天等[15]研究結果相一致。RR 是指單位時間內的呼吸次數,其呼吸頻率明顯加快表明機體出現呼吸窘迫現象,是ALI/ARDS 等肺部疾病的主要癥狀之一[16]。PaO2即動脈血中氧分子物理溶解時出現的張力,主要反映了機體是否缺氧以及缺氧的程度。PaO2明顯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機體存在缺氧狀況,同樣是ALI/ARDS等肺部疾病的常見臨床癥狀[17]。因此,研究結果表明了大鼠ALI/ARDS 造模成功,而經CD14 模擬物、TLR4 模擬物以及NF-κB 模擬物轉染后,大鼠病變程度進一步加重,反映了這3 項因子對大鼠機體炎性活動和ALI/ARDS病情惡化的促進作用。CD14作為脂多糖的受體,由糖蛋白構成,能夠識別、結合脂多糖,還可作為革蘭陰性或陽性細菌等其他產物的受體,在炎癥反應、內毒素休克等病理反應中均具有重要作用。TLR4作為TLR4家族的主要成員之一,對獲得性免疫應答反應具有調控作用,其活化后將激活機體抗微生物防御系統,產生IL-6 和TNF以及趨化型細胞因子,并最終參與機體炎癥反應。NF-κB P65 作為NF-κB 家族重要一員,參與細胞對外界刺激的響應,如細胞因子、輻射、重金屬、病毒等,在炎癥反應、免疫應答等過程中均起到關鍵作用。Ness T 等[18]在研究中發現,CD14-TLR4-NF-κB信號傳導通路與機體炎癥反應和免疫應答等密切相關,本研究結果表明增強CD14-TLR4-NF-κB 信號傳導通路能夠加劇ALI/ARDS 模型大鼠的病情惡化程度。
本研究對造模后三組大鼠的CD14、TLR4、NFκB P65 和脂多糖蛋白表達做出比較,結果顯示,大鼠ALI/ARDS 造模后,其CD14、TLR4、NF-κB P65 和脂多糖的蛋白表達均明顯上升,尤其是給予模擬物注射組模型大鼠,其變化幅度更大,這與Wu 等[19]學者的研究結果相一致。本研究還對模擬物注射組模型大鼠的脂多糖蛋白與CD14 蛋白、TLR4 蛋白、NF-κB P65 蛋白的相關性作出探討,結果顯示均呈正相關。脂多糖主要由多糖和脂質構成,脂多糖主要通過誘導存在于目標細胞的細胞膜中的TLR4 來表現其作用[20]。TLR4 與內毒素結合蛋白共同作用捕獲脂多糖,并將其然后將其輸送給CD14 和NFκB P65 分子,最終作用于機體炎癥活動與免疫反應[21]。研究結果說明,增強CD14-TLR4-NF-κB 信號傳導通路能夠通過誘導脂多糖類因子的表達上升,并最終加快機體ALI/ARDS 病情發展與惡化。本研究還對三組大鼠造模后的肺組織切片進行染色,結果顯示經模擬物轉染后,其肺灶性出血、肺泡和肺間質水腫以及炎性細胞浸潤情況較普通ALI/ARDS模型組大鼠更為嚴重,而其肺組織損傷程度也更為嚴重。上述研究結果說明經模擬物轉染后,大鼠的ALI/ARDS相關炎性活動更加顯著。
綜上所述,CD14-TLR4-NF-κB 信號傳導通路能夠增強脂多糖表達并促進機體的炎性活動,參與ALI/ARDS 的發生、發展。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本研究僅對CD14-TLR4-NF-κB 信號傳導通路在大鼠ALI/ARDS 中作用及機制進行了探討,未來的研究中可以取手術治療的ALI/ARDS 病人的病變肺組織切片進行轉染,觀察其轉染后病變情況,以便更好地為臨床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