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燕,郭雙喜,王聰聰
一氧化碳中毒后遲發性腦病(DEACMP)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的常見并發癥[1],其往往出現在病人病情顯著好轉的假愈期后,主要以錐體系、錐體外系神經障礙及癡呆等癥狀為主,導致病人生存質量嚴重下降。目前,DEACMP 病理機制仍不夠明確,盡管ACOP 程度與DEACMP 發生存在一定的關聯,但仍無法較為準確地對DEACMP發生進行預測。本研究對既往研究認為與神經損傷機制相關的血清心肌肌鈣蛋白Ⅰ(cTnⅠ)、神經元特異性烯醇酶(NSE)、中樞神經特異性蛋白(S-100β)進行檢測,旨在為ACOP程度評定和DEACMP的早期預測以及尋求有針對性臨床診療方案提供依據,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7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收治的68 例ACOP 病人為ACOP 組。納入標準:均符合內科學(8 版)有關ACOP 的診斷標準[2];(2)發病至入院時間<6 h。排除標準:(1)合并急性腦血管病、腦創傷、神經系統感染、癲癇等疾病及嚴重心、肺、腎臟的器官功能障礙者;(2)既往有精神疾病、錐體外系及智力障礙等疾病者;(3)治療過程中死亡、處于植物生存狀態以及失訪者。ACOP 組男31例,女37例,年齡范圍18~73 歲,年齡(46.71±11.93)歲,發病時間范圍2~5 h,發病時間(4.21±0.76)h;同時選擇此期間在該院體檢的40 例健康受試者為健康對照組,其中男19 例,女21 例,年齡范圍20~68 歲,年齡(45.32±11.64)歲,兩組納入病例在性別、年齡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4,P=0.847;t=0.59,P=0.557),具有可比性,病人或其近親屬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符合《世界醫學協會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入院后均立即常規給予高壓氧并配合銀杏達莫、丹參注射液靜脈滴注,茴拉西坦、尼莫地平口服及對癥治療。
1.2.2 相關指標檢測 所有病人均于入院2 h 內采集靜脈血5 mL,立即以3 000 r/min 于離心機中離心15 min,取上清液在-20 ℃冰箱內保存待測。cTnI、NSE 及S-100β 應用采用羅氏Elecsys-2010 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及配套試劑進行檢測,均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觀察并記錄ACOP病人入院2 h 內及健康受試者血清cTnⅠ、NSE 及S-100β水平,分析各檢測指標與ACOP程度的相關性以及對一氧化碳中毒后遲發性腦病(DEACMP)的預測價值。
1.3.1 ACOP 程度評價標準 輕度:碳氧血紅蛋白<30%,意識清楚,以搏動性頭痛為主的癥狀,脫離現場癥狀迅速改善。中度:碳氧血紅蛋白為30%~50%,有意識障礙(譫妄、躁動)及淺昏迷,頭痛劇烈、嘔吐、物理,經治療意識迅速恢復。重度:碳氧血紅蛋白>50%,中重度昏迷,合并有腦水腫、肺水腫等,神經系統陽性體征(肌張力增高,病理征陽性)[3]。
1.3.2 DEACMP 診斷標準 ACOP 病人經一段清醒期后再次出現精神異常、智能改變肌張力增高和大小便失禁等癥狀為主的神經功能障礙,且頭顱CT或MRI 提示有廣泛性腦白質損害即診斷為ACOP 后遲發性腦病[4]。
1.4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 18.0 統計學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多組之間兩兩比較采用SNK-q檢驗的方法;各檢測指標與ACOP 程度及DEACMP 發生的相關性采用Spearman 相關分析;各檢測指標對ACOP 后遲發性腦病的預測價值采用受試者工作曲線(ROC 曲線)分析,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ACOP病人血清cTn I、NSE 及S-100β 水平檢測結果顯示,ACOP 組病人血清cTnⅠ、NSE及S-100β 水平均較健康對照組明顯升高,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病人與健康體檢者血清cTnⅠ、NSE及S-100β水平比較/(μg/L,)

表1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病人與健康體檢者血清cTnⅠ、NSE及S-100β水平比較/(μg/L,)
注:cTnⅠ為心肌肌鈣蛋白Ⅰ,NSE 為神經元特異性烯醇酶,S-100β為中樞神經特異性蛋白。
2.2 ACOP 程度與各檢測指標的相關性Spearman 相關分析結果顯示,ACOP 程度與血清cTnⅠ、NSE 及S-100β 水平呈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0.718、0.734、0.875,均P<0.001),血清cTnⅠ、NSE 及S-100β水平越高,ACOP程度越重。見表2。
表2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程度與血清cTnⅠ、NSE及S-100β水平的關系/(μg/L,)

表2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程度與血清cTnⅠ、NSE及S-100β水平的關系/(μg/L,)
注:cTnⅠ為心肌肌鈣蛋白Ⅰ,NSE 為神經元特異性烯醇酶,S-100β為中樞神經特異性蛋白。
2.3 各檢測指標與DEACMP 發生的相關性ACOP病人DEACMP發生率為27.94%(19/68),DEACMP病人血清cTnⅠ、NSE及S-100β水平均明顯高于非DEACMP 病人(P<0.01),經Spearman 相關分析結果顯示,DEACMP 的發生與血清cTnⅠ、NSE 及S-100β 水平呈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0.447、0.458、0.736,均P<0.001),血清cTnⅠ、NSE及S-100β水平越高,并發DEACMP的可能性也高。見表3。
表3 一氧化碳中毒后遲發性腦病(DEACMP)發生與血清cTnⅠ、NSE及S-100β水平的關系/(μg/L,)

表3 一氧化碳中毒后遲發性腦病(DEACMP)發生與血清cTnⅠ、NSE及S-100β水平的關系/(μg/L,)
注:cTnⅠ為心肌肌鈣蛋白Ⅰ,NSE 為神經元特異性烯醇酶,S-100β為中樞神經特異性蛋白。
2.4 各指標單獨及聯合檢測對DEACMP預測的效能參數及ROC 曲線通過繪制ROC 曲線確定血清cTnⅠ、NSE 及S-100β 診斷DEACMP 的臨界值,大于臨界值者為DEACMP 陽性,否則為陰性,計算各指標臨界值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約登指數以及ROC 曲線下面積(AUC)。進一步通過計算cTnⅠ、NSE 及S-100β(分別計為X1、X2、X3)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確定DEACMP 預測概率值方程為:P=1/[1+e-(-4.439+1.832X1+0.268X2+3.312X3)],同時確定三指標聯合檢測預測概率的預測變量PRE_1,將每組cTnⅠ、NSE 及S-100β 數值代入以上回歸方程得到預測概率值P,若P 值≥預測變量PRE_1 的臨界值即診斷為DEACMP。見表4、圖1。

圖1 各指標單獨及聯合檢測對一氧化碳中毒后遲發性腦病(DEACMP)預測的ROC曲線

表4 各指標單獨及聯合檢測對一氧化碳中毒后遲發性腦病(DEACMP)預測的效能參數
ACOP 是臨床常見的危重癥之一,在意識清醒后一段時間,部分病人會并發以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損害癥狀為主的DEACMP[5],有報道顯示,我國DEACMP 發生率達10%~30%,而重度中毒者其發生率可達40% 以上,且其致殘率較高[6]。但僅憑ACOP 病人早期的臨床癥狀、體征及中毒程度很難對其臨床預后進行準確判斷。因此,探索與ACOP程度及DEACMP 相關的檢測指標,對尋求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改善ACOP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cTnⅠ是一種僅存在于心臟的心肌結構蛋白,在心肌受損后能快速釋放入血[7],可作為心肌缺血損傷的標志物,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8]。有大量研究發現cTnⅠ的異常升高也與神經功能受損關系密切。馬明遠等[9]報道顱腦損傷病人cTnⅠ異常發生率可達57%,鄭元回等[8]的研究也得到了類似的結果,認為顱腦損傷早期病人普遍存在cTnⅠ的異常升高,且與損傷程度及預后密切相關。另有研究發現,ACOP 病人普遍存在心肌損害,表現為血清心肌肌鈣蛋白等指標的明顯升高,且與DEACMP發生具有明顯的相關性[10]。本研究結果顯示,ACOP 組病人血清cTnⅠ水平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且與ACOP 程度及DEACMP 發生呈正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0.718、0.447),與以往的研究結論一致。分析原因可能與ACOP 所致的顱腦損傷使機體處于應激狀態,影響下丘腦功能,以致交感神經-腎上腺髓質系統異常興奮,促使血漿中兒茶酚胺分泌增加,同時一氧化氮、精氨酸加壓素及血管緊張素Ⅱ也明顯升高[8,11],造成機體出現冠狀動脈痙攣,心肌細胞損傷或壞死,促進心肌酶及cTnⅠ的釋放,從而導致血清心肌酶及cTnⅠ的異常升高有關。
NSE 是一種特異性可溶性蛋白,主要分布于神經內分泌細胞及大腦神經元中,對神經元具有營養及保護作用[12],常在中毒及神經損傷后大量釋放進入腦脊液及血液[5],能客觀地反映腦損傷所致的神經元損害程度[12]。有研究認為,NSE 是預測ACOP是否可能導致病人意識喪失的敏感指標,NSE 水平變化對ACOP 所致大腦缺氧性損害程度具有一定的評估價值[13-14]。劉書花等[15]的研究發現,ACOP 病人在中毒后24 h 血清NES 水平明顯升高,且隨病情的好轉而逐漸降低。而張秀明等[16]的研究發現,DEACMP 病人腦脊液中NSE 水平明顯升高,對DEACMP 病人神經元損傷程度的判斷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本研究結果顯示,ACOP 組病人血清NSE 水平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且與ACOP 程度及DEACMP 發生呈正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0.734、0.458),其相關性程度與cTnⅠ接近,與以上研究結論基本一致,提示NSE 水平的升高可作為ACOP 病人神經損傷程度及不良預后的客觀指標。
S-100β 是一種主要由神經膠質細胞合成和分泌的酸性鈣離子結合蛋白,其主要功能是調節能量代謝、細胞生長以及細胞內信號傳導[14],但S-100β的過度分泌往往會增加炎癥因子的表達導致細胞凋亡[17],是腦損傷程度和預后判斷的重要標志物之一。何國厚等[18]的研究發現,腦梗死病人早期血清S-100β 水平明顯升高,且其變化程度與梗死面積呈明顯的正相關,認為S-100β 可以作為神經損害程度的定量指標。靳平燕等[17]的研究結果顯示,ACOP病人血清S-100β 水平較健康體檢者明顯升高,且隨病人意識障礙程度的升高而逐漸增高。而Park等[19]的研究認為,S-100β 水平對ACOP 病情評估及DEACMP 的預測均有重要價值,其對DEACMP 預測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可達90%和87%。本研究結果顯示,ACOP 組病人血清S-100β 水平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且與ACOP 程度及DEACMP 發生呈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0.875、0.736),其相關性程度與明顯高于cTnⅠ和NSE,與以上研究結論一致,均體現了血清S-100β 檢測在ACOP 病人病情評估及DEACMP預測中的重要價值。
本研究通過繪制ROC曲線對以上3種檢驗指標對DEACMP發生的預測價值進行了定量評價,結果顯示,血清S-100β 以0.175 μg/L 作為臨界值,其診斷DEACMP的靈敏度、特異度、約登指數以及ROC曲線下面積(AUC)均明顯高于cTnⅠ和NSE,而后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S-100β:0.947、0.878、0.825、0.943;cTnⅠ:0.737、0.694、0.431、0.787;NSE:0.789、0.694、0.483、0.795),與Park等[19]關于S-100β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而進一步對各指標聯合檢測的預測價值進行分析顯示,AUC、約登指數、特異度分別為0.988、0.875、0.980,均較單獨檢測有不同程度提升。提示單獨檢測血清S-100β 對DEACMP 的預測價值較高,而cTn Ⅰ、NSE 及S-100β 聯合檢測能進一步提高對DEACMP的預測價值,值得在DEACMP預防中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