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濤
綜合考慮內外形勢,3月16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下稱“金融委”)針對宏觀經濟穩增長、房地產企業調控、平臺經濟治理、中概股跨境審計、香港金融市場穩定等熱點問題作出積極回應,其后“一行兩會一局”就會議精神進行了具體部署,提振了市場信心,促進了資本市場回暖。
此前,資本市場的連環下跌,反映了累積的市場負面情緒的集中爆發。
俄烏沖突是情緒的放大鏡。隨著西方對俄制裁的螺旋式升級,市場情緒越發脆弱。即便3月初全國“兩會”重申穩增長是首要任務,在外圍市場動蕩的情況下,A股仍難以獨善其身。3月份首周的A股下跌還較為理性,“陸股通”項下外資也是有進有出。不過,同期港股和中概股大幅下挫已是“風雨欲來”。當地時間3月10日,五家中概股被列入美國證監會“預退市名單”,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地緣政治風險”外溢的擔憂。此前積累的市場負面情緒瞬間被點燃,引發中概股、港股和A股連環下跌的惡性循環。
市場投資最怕不確定性。去年上半年,瑞幸咖啡造假事件和教培“雙減”,損害了毫無準備的海外投資者;下半年展開的針對平臺經濟的治理和給資本設置“紅綠燈”雖本意是好的,卻沒有具體的定義和執行計劃。看不清行業的未來就無法給予準確定價,稍有風吹草動就是拋售。對此類問題,此次金融委會議提出,有關部門要堅持穩中求進,通過規范、透明、可預期的監管,穩妥推進并盡快完成大型平臺公司整改工作,紅燈、綠燈都要設置好,促進平臺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對市場關注的熱點問題要及時回應;凡是對資本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的政策,應事先與金融管理部門協調,保持政策預期的穩定和一致性。
此外,應該看到,港股的流動性難以支撐中概股回歸。技術上看,港股和美股的成交量不是一個量級,回港后的流動性溢價要大打折扣。由于在美中概股和港股建立的相關性,投資者甚至會兩地同時做空,進一步影響港股的穩定性。同時,美國、香港兩地上市的公司存在信號風險,自帶“美股即將退市”的標簽。隨著赴港上市增加,一旦在美中概股遭到做空,港股的系統性下跌風險就會明顯上升。如何處理中概股和香港金融穩定,需要多方努力。金融委此次會議明確要求,在香港金融市場穩定問題上,兩地監管機構要加強溝通協作。證監會表示,要繼續加強與美方監管機構的溝通,爭取盡快就中美審計監管合作達成協議;抓緊推動企業境外上市監管新規落地,支持各類符合條件的企業到境外上市,保持境外上市渠道暢通。
除了“情緒面”因素外,穩增長壓力上升也是觸發資本市場大幅震蕩的因素之一。如果經濟足夠強勁,投資者不會一面倒地逃離。俄烏沖突導致全球通脹壓力進一步上升,海外主要央行緊縮預期強烈。在外需不確定性上升的情況下,中國房地產調控的陣痛期還未徹底過去,加上三月份第2周吉林、深圳和上海等地疫情集中暴發,今年實現5.5%左右的經濟增速目標的難度陡升。
盡管前兩個月經濟數據超預期,但是穩增長壓力并未下降,尤其是貨幣信貸數據疲軟、房地產銷售下降、就業壓力仍舊不小,經濟復蘇的基礎仍不穩固。因而,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先立后破。
此次金融委會議也釋放了一系列積極信號,指出為切實振作一季度經濟,貨幣政策要主動應對,新增貸款要保持適度增長;對房地產企業要及時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風險應對方案,提出了向新發展模式轉型的配套措施。人民銀行提出要大力支持中小微企業,堅定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堅持穩中求進,防范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銀保監會強調,要積極出臺對市場有利的政策,大力支持直接融資,促進融資結構優化。證監會、外匯局也表示,要繼續支持實體經濟合理融資,配合有關部門有力有效化解房地產企業風險,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3月16日金融委會議之后,從A股、港股、中概股的止跌反彈、“陸股通”項下外資重新回流來看,金融委的“定心丸”緩解了市場的短期焦慮。向前看,發展是解決任何問題的關鍵。歷史上中國經濟開年的悲觀預期和看似難以完成的目標,最終都會取得不錯的成績,這是國內資本市場健康平穩發展的根本保證。